圆周率的历史
ππ是数学史上最著名的常数。π是一个无限非循环小数,理论上永远无法得到它的精确值。但π与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形状——圆密切相关,它代表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所以三千多年来,人们一波接着一波,不断追求更精确的圆周率数值,从而书写了一部传奇的数学史。
割圆法
中国古代《周髀算经》中有“三周之道为一”的说法,说明中国人最早定义的圆周率值是3。西汉末年,刘欣制作圆柱形测量仪器“吕佳量胡”时,使用的圆周率约为3.1547。东汉张衡计算球体体积公式所用的圆周率为3.1622。以上pi值虽然精度不同,但都来自实践经验。中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刘徽、祖冲之,确实是用严格的数学方法计算圆周率的。
祖冲之
魏晋数学家刘徽用“割线法”求圆周的近似值。从圆的内接正六边形开始,他逐渐把边数增加了一倍,正十二边形和正四边形...圆周率的近似值为3.14。
大约在刘徽之后200年,大学者祖冲之进一步把圆的内接边数增加到24576,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人。他还发现了一个355/113的分数,非常接近π,大约1000年来一直是世界上最精确的圆周率值。
随着数学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出现,圆周率的精度越来越高。现在,人们已经能够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万亿位。
现代科学与圆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