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修养
“若古欲明明优于天下,先治国;如果你想治理你的国家,你应该首先把你的家人聚在一起;要想家人团聚,先修身体;欲修身,先正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治国,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对一个有德之人的人生价值的最高最完美的概括。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最高境界,自然是人所不能及的,但在我们自己的事业范围内,就应该把它当作一种价值追求。而“修身”是做人的基本追求。
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都与修身有关。修养在《论语》中体现得尤为淋漓尽致。毫不夸张地说,《论语》有一部分讲的是“修身”。所以《论语》堪称教人修身的百科礼。无论是日本、新加坡还是香港,他们的学校用《论语》作为修身教材,绝不合适。他们有远见。
修身养性,第一,修德,第二,培养智慧,德才兼备,是修身养性的理想结果。而修德的首要任务就是修身养性。子曰:“弟子,进则孝,出则诚,信则信,无时爱人,而慈。有多余的精力,就去学文学。”都说要先了解“孝”、“诚”、“仁”,再了解“学文学”,这就明确告诉我们,修德应该是第一位的。“仁、义、礼、智、信”被称为中国伦理的“五常”,儒家为修德提倡“仁、义、礼、信”。走进《论语》,你会发现修德之道无处不在。比如“立志为仁,无恶不作。”“君子比喻义,小人比喻利。”“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交朋友不信?”这已经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说法。《论语》也告诫我们,庄重、慷慨、诚实、勤劳、善良(礼、容、信、敏、善)是人类的“五德”。关于培养智慧,《论语》不仅指出了“好学而不耻下问”的正确态度和“举一反三”、“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而且明确了书本知识与实践的关系。孔子说,即使“背诗三百首”,也不能用于实践(“以政教之,不可为之;有什么用(“虽然很多,我也觉得”)?所以他主张学者要做“实学君子”。他还教导读者不要知识面窄,要知识面广,提出“游于艺术”(即学“六艺”:礼仪、音乐、射箭、书法、数学)。
由此可见,《论语》对修身的评价是相当高的。所以,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这么一句古话:“从田字到庶人,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学校是育人的圣地。修身养性自然是学校的主要任务。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要“修身为本”,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