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找不到早年卡带机出色的音效?

大学第一次买松下随身听RQ-SX91,还记得当时的兴奋。带着一笔巨款,八百块钱(几个月从牙缝里攒下来的)去了同学介绍的走私店,在那里自己买的。谈了半天,价格便宜了十块钱,他却乐了。

科学的线控,纤薄的机身,实用的插件,凸出耳道的耳塞,让我兴奋不已。

第一次和他一起听歌,难以形容。噪音被压制,歌曲无声,自动翻页,快速播放下一首歌。。。

音质震撼。这种音质我还真没听说过。唱腔清晰,低音有弹性,关键是低音强,其他的还是很清晰的!

现在前端和耳机更好了,音质肯定更高了,但是当初的震撼没有了。

前几天升级了前端平衡口,还是有点小激动,但和上面的感觉不太一样。

在数字音乐主导全球音乐产业的今天,我们听歌的方式已经和十几年前有了很大的不同。现在是移动设备时代,手机成为绝对主流,对音质有更高追求的用户选择HiFi播放器。曾经给七八十代人带来无限回忆的磁带,已经成为历史。

如果你用过磁带,那么你

至少我已经到了初三的年纪。如果你能在家里翻出几盘磁带,那么你的孩子可能都是打酱油的。80后是受磁带影响最大的一代。我们从小接触到的音响设备是录音机和磁带,后来有了随身听和“话筒磁带”。如果你有过为了在随身听上省电而用铅笔手动倒带的经历,恭喜你,我们都老了。

你可能不知道,其实世界上第一盘磁带早在1928年就诞生了(德国人发明的),随后录音机、双声道录音技术、多声道录音技术相继诞生...但是磁带和录音机一直都很庞大,无法便携。直到1963年8月30日,改变磁带(音乐)行业的飞利浦公司,给世界带来了第一个小磁带,音乐第一次可以装进口袋。

同五年后(196

8年)世界上第一台随身听(飞利浦el 3302)的诞生,正式开启了磁带40年的辉煌历史,当然还有充满回忆的两代(三代)。不管你有没有用过一盘磁带,今天我们就乘坐时光机回到过去,重温那盘磁带的故事。....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21世纪科技发展迅速。

首先,MP3的出现迅速取代了卡带播放器,因为体积小,便于携带等诸多因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后来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出现,很快取代了MP3。智能手机有更多的功能,如播放歌曲,视频和打电话,这很快满足了我们客户的需求。而且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尤其是2016以来,很多听歌软件都开始收费了,流行歌曲,好歌,经典歌曲,下载一首高质量的歌曲需要一个会议会员。

所以,不是找不到优秀的音效,而是需要更多的钱。然而,或许卡带机也是一种记忆,毕竟也承载了那几代人的记忆。歌曲的回忆是最好的...时间一去不复返了。

因为模拟设备成本太高,磁带和放音设备比数码产品高很多倍,一张CD唱片的制造成本也就几毛钱,但一盘高质量的磁带成本却是CD的很多倍。很多人觉得CD比磁带好,但是高质量的磁带音质比CD好,因为市场上劣质的磁带导致了人们对磁带的误解。

磁带是模拟信号,声音是连续的,声音没有那么冷。说磁带不如CD的朋友,一定没听过高质量磁带和高质量播放设备播放磁带的声音。如果你听过开机和金属带的声音,你会立刻否定CD是最好的。

机械部分的成本是mp3播放器的很多倍。

我真的很感动。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说这盘磁带的音响效果很好................................................................................................................................................还记得1990第一次听CD机。太棒了。我下巴都快掉了,音质好了10多倍...如果一定要说磁带的音质好,那就是录音棚里的原盘,堪称大饼大脸的那种...

回到音质不好的问题,应该是抢CD后MP3压缩。因为存储空间和网络传输的原因,文件被压缩,音质受损很大。在不损失音质的情况下,一首歌曲大约需要40M。

但是下载无损音乐是听不到好音乐的。普通计算机中的声卡是音质损失的一半原因。一个真正好的声卡和一个好的显卡价格差不多。谁的个人电脑会有千元以上的声卡........................................................................................................

我觉得题主的迷茫更多的是那个年代深厚的感情和低起点的听歌。老一辈人听中波和FM收音机,自然觉得卡带机音质更好..........

“现在的电子产品这么先进,声音效果却不如当时”,这是个伪命题。首先,我是一个音响发烧友,我是一个DIY爱好者。我有30多年的发烧经验。从模拟时代的前置放大器到数字时代的DAC解码器,晶体管前级、电子管前级、晶体管后级、胆结石后级、信号线、喇叭线、扬声器都可以独立设计制造。在模拟时代,由松下AN360制成的前置放大器击败了许多著名的名牌制造商,赢得了口碑。

但是磁带模拟设备有致命弱点,背景噪音很大。普通机器的信噪比只能达到30-40db,优秀的设备在50左右,顶级录音棚设备不会超过70。动态差,失真大,即使使用廉价的杜比B或昂贵的杜比C系统也未能取得好的效果。昂贵的杜比A系统只能是录音棚设备,磁带系统太容易受影响。磁带的质量,磁头的磨损,清洁度,方角,录音都会损害音质。我收藏的音质最好的是飞利浦的一盒保罗·莫里哀的音乐,还有一些宝丽来的磁带,但是只能密封收藏。

有人会说:如果你觉得磁带不如CD,那你一定没听过高质量磁带和高质量播放设备播放磁带的声音。如果你听过开机器和金属带的声音,你会立刻否认CD是最好的。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准确。应该说顶级的模拟系统和顶级的CD播放器可以完美的还原声音。你永远无法用一台优秀的CD机识别出所谓的数字声音。事实上,家用磁带机的声音在经过普通CD机的高低音衰减后,几乎一样或者更差。现在玩家用磁带机只是为了感觉,但是声音真的不敢恭维,就像人捂着嘴蹲在地上唱歌的感觉。他们只是在演开幕式的时候炫耀一下,但是有客人来的时候让你听一会儿。每天有多少人听开幕式2-3个小时?有多少软件?来源呢?是转录在CD上的吗?那就更可笑了。

当然,廉价CD机的声音有很多缺陷,但不能武断地认为CD机比不上磁带的声音。有动手能力的发烧友完全可以通过合理的摩托车骑行来提高CD机。在我的摩托车骑行体验中,飞利浦950-951可以得到完美的效果,解码是DAC7,也就是SAA7350+TDA1547。只能说高音不刺耳,低音不浑浊,声音更自然,但总感觉不如喉咙和肺,有毛病。而英国deltec公司也是654.38+万元。重点不是1547不好,而是不好。1547芯片不仅左右声道独立,而且是数字的。

我现在用的系统是飞利浦CD951(四个变压器擦,两个是模拟输出左右声道,一个是TDA1547解码芯片的数字电源,一个是TDA1547的模拟电源,全部采用有源伺服电源,机内跳线全部换成特氟龙皮的单银线)+自制胆囊前级(。四个变压器,240V高压左右通道各一个,灯丝左右通道各一个。国产6N110J达到了完美的音效,微弱的声音更有磁性)+自制晶体管后级(左右声道独立供电的两个变压器,差分输入,输出管2SC5200和2SA1943,无保护电路)。开机无冲击)+自制双频实木全封闭式音箱(低音为hivi的D6,高音为铝带,分频器自制,经过近一年的调试取得了完美的效果)。所有信号线和音箱线都是用单根特氟龙包银线编织而成,整个系统轻松挑战65438+万元的设备,绝对没有数码声音。

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美化过去,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那是我们的过去,即使那时候不太美好,但那毕竟是我们的童年经历,或者说那是我们的青春——而童年或者青春总是美好的。

问题里说卡带的音效很优秀,堪比现在的音响设备。恕我不能苟同。

客观来说,科技进步才是硬道理。今天好的耳机和音响系统,效果肯定会远远好于过去的。只是我们现在几乎没有机会听卡带机了,所以想象一下音效很美。

不过我相信卡带机一开始对人的耳力影响是巨大的,这种影响可能真的比多年后听其他耳机要好。

在我们听到随身听耳机之前,我们是通过广播和电视来听歌的,我们的耳朵从来没有这么近距离地听到过歌。而当那些熟悉的旋律响起,却近距离撞击耳膜的时候,我们的体验是从未有过的,因此印象深刻,以至于多年后想起那一瞬间,仍会感到些许震撼。

我仍然清楚地记得我第一次用随身听耳机听歌的情景。初二的时候,一个同学给我带了一个随身听。休息的时候他让我放上来听听,说你感觉效果怎么样。当我戴上耳机,按下播放键,音乐喷涌而出,仿佛要将人包围、融化。那一刻,我意识到我还可以这样听歌。

按照我们当时的物质条件,随身听和耳机都是很便宜很低档的,但是在我们当时近视的情况下,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聆听体验。但若论实际效果,比现在的静音耳机差了多少级就不得而知了。

你可以主观肯定旧时光的美好,但也要承认客观事实。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是个数码爱好者,也是个穷烧。现在找不到这个关于音效优秀的问题了。我觉得很大一部分是工作中的感受。1 '实物拍摄,手机像素不高,请见谅。一个人的时候得静静听一会儿。因为年龄的原因,有些新粉丝根本没接触过md,因为MD播放器一直是数码音频播放器中比较小的一部分,MD walkman对于90后出生的发烧友可能接触不多。不过MD在存储、音频编码、功能等方面确实是有代表性的产品。今天回头看MD的产品,甚至可以认为是改革的先锋。兼具录音和放音功能,将压缩音频引入唱片行业[虽然有限],而且体积小,稳定性优秀,易于保存[用于广播等工业应用]。但是技术日新月异,MD本身的核心技术决定了它的前景非常有限。MD采用利用人耳掩蔽效应原理的ATRAC压缩算法(全称adaptive transform acoustic coding),因此音质几乎与CD相当(插曲:研究表明,当人耳同时听到两种不同频率、不同音量的声音时,音量较低的那种会被忽略。它将声音信号按照频响轴分为52段(低频细,高频粗),同时会忽略一些音量较低的频率段,不予记录。利用这一原理,ATRAC可以将记录的数据量减少到原来的五分之一。所以md是仅次于cd的好音源

2我们来说说mp3。我喜欢摇滚音乐,所以听摇滚音乐是rio+ Copper Turbo,因为Rio Karma不仅支持常见的mp3和WMA格式,还支持新的OGG Vorbis格式和FLAC格式,可以反向压缩。但是,mp3毕竟是MP3。目前大家对电脑中存储的MP3音乐文件了解最多。实际上,仔细对比CD轨上的音乐和MP3格式的音乐,我们可以发现,以128Kbps采样的MP3格式的音乐所占用的体积大约是CD轨上音乐所占用内存的1/10,也就是说MP3压缩格式是对CD音乐进行1: 10的有损压缩。而且和标准的ATRAC算法不同,MP3算法省略了很多人都能听到的高频声音,所以MP3的音质总是略显干涩,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说MD的音质比MP3好。但如果不是追求极致音质,这种格式的音质差异会微乎其微。以上是我的简短回答。综上所述,只是每个人发烧的程度不同而已。个人感觉才是王道。有区别,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好的设备,好的器材肯定比几十年前的好!

还有一篇关于这场争论的小文章,摘自豆瓣,供参考。

听力变了。

最初的随身听包括卡带播放器,cd播放器,md播放器,后来的mp3播放器,现在的手机,大砖头神器。

为什么觉得卡带机的音响效果好?

原本的低音效果被刻意加强。

另外,我以前听老歌,以旋律为主。

磁带使用模拟信号,但现在你能听到的大多是数字信号。

什么是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简单来说,每个人说话都会形成声波,就像一条上下波动的线。把这条波动的线记录下来,回放,就是整个记录回放的过程。

模拟和数字的区别在于模拟信号的记录方式是记录整个波形。数字信号(PCM)在一秒钟内采样44.1k次,即把波形分成44100个等份,记录并存储每个等份波形的上下幅度。模拟信号的缺点是还原和录音都容易失真,因为现有技术无法完全还原录音和回放。数字信号可以通过一个数字直接转换成波形,但是这个波形还是阶梯状的,不平滑。就算回放100%,录音的损失也是永远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