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建新的科研成就

《资本主义起源新论》,三联书店,2014版。

《中世纪政治制度》,《世界历史》(多卷本),第10卷,侯建新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版。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北师大出版集团,修订组第一召集人。

《当代西方史学流派》(与徐浩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京台省1996,2001,2002,2009年再版。教育部研究生推荐使用教材。

《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教材为教育部研究生推荐。获第四届中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6年)。

英文《庄园生活》(译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负责整本书的修订,撰写中文版序言。《中国读书报》将这本书评为2005年最受欢迎的65,438+000本书。

《农民、市场与社会变迁:透视冀中11村并与英国村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获天津市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4年)。

主编《经济社会史:历史研究的新方向》,商务印书馆,2002年。

《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第一版),济南出版社,2001版。

《欧洲中世纪城市、乡村与文化》,人民出版社编辑,2014版。

现代化的第一块基石:中世纪晚期农民个人力量的增长与社会变迁,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版。获第五届天津市优秀社科成果奖二等奖(1993),全国高校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成果奖(1995)。

《经济社会史评论》主编

主编《欧洲经济社会史研究系列》,人民出版社1。《西欧近代社会转型开端新论》,《世界历史》第4期,2014。

2.《对欧洲文明的再认识》,《历史理论研究》第2期,2014。

3.《了解欧洲,定位中国》,《光明日报》2014年9月17版16。

4.《论“中世纪”的概念》,《历史教学中的问题》,第2012期。

5.《中世纪英格兰农民土地产权研究》,《历史研究》第4期,2013。

6.《欧洲文明形成中的宗教因素》,《历史教学问题》,第4期,2013。

7.《民国时期冀中村民的消费:吃什么》,《光明日报》,2013-8-8。

8.《新视角:资本主义起源再探讨》,《历史理论研究》第3期,2013。

9.《反抗的权利:欧洲封建主义的历史遗产》,《世界历史》第2期,2013,《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第9期,2013。

10.《英国议会最高权力的确立》,《历史资料汇编》第2期,2013(与鲁·

11.《英国工业化前的农民饮食革命》,光明日报2012-7-5,新华文摘(2012第17期)。

12.“近二十年来英国中世纪经济社会史研究的新趋势”,《历史研究》第5期(与龙合作),《新华文摘》第4期,2012。

13.《英国工业革命前的人均产值与消费》,《经济-社会史评论》(第六辑),三联书店,2011.02版。

14.“中西转型期社会变迁的深入研究”,(侯建新、邹·),《历史教学问题》,第4期,2012。

15.《交融与创造:西欧文明的三个源头》,《世界历史》第4期,2011,人大重印,《世界历史》第11期,历史

16.《中国公民需要世界史知识》,《历史教学》第7期,2011。

17.“抓住机遇,面对现实,大力推进世界历史学科的发展”,《世界历史》第2期,2011。

18.《经济社会史:欧洲社会转型研究的重要平台》,《历史理论研究》第4期,2011。

19.《前近代中英农业雇佣劳动比较》,《英国历史新探》,钱乘旦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版。

20.前近代中国和英国农业雇佣劳动的比较研究,英中历史会议论文集,钱乘旦和威廉编辑。迈尔斯·泰勒,伦敦大学历史研究所,2011

21.“家庭教育:英国现代小学教育的助燃剂”,《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第6期,2010(与张晓晗合作)。

22.“加强对文明多样性和生动性的研究”,《世界历史》第2期,2010。

23.《新中国世界史研究六十年》,《河北学刊》2009年第4期。

24.《世界史研究三十年》,《历史研究》2008年第6期。

25.《跳出老巢,走出新世界——中国世界史研究3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报,2008-12-2。

26.《从经济史到经济社会史》,2008年世界史增刊(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27.《西欧的崛起:经济社会互动史及相关学科》,《社会科学前沿》2008年第4期。

28.“高效农业是英国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新京报》B3版,2008年6月5日438+10月8日。

29.“史学若失其真,则失其命”,天津日报学术版,2007-6-25,10。

30.《让历史的解释更有说服力:从经济史到经济社会史》,《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22期。

31.“封建”概念的探讨,《中国历史边疆》第2卷,第1期,2007年1月,第1-24页

32.“史学的时代性和永恒历史性”,《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3期,全文转载。

33.“‘封建主义’——观念错位的原因及其对策”,《历史教学》2006年第1期。

34.“对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生产和消费的再评价”,《世界历史》2006年第4期,《经济史》,NPC抄,2007年第1期。

35.“解读‘主体权利’及其对西欧历史研究的意义”,《历史理论研究》2006年第1期。

36."原始积累的秘密:为什么英国佃农抵制过度侵占?"《经济-社会史评论》(第二辑),三联书店,2006年,10版。

37.《富户:英国现代化的最早引领者》,《历史文集》第4期,《高校文科学术文摘》第5期,2006年。

38.《20世纪初中国农村市场分析:来自庆元县的报告》,冯崇义主编,《20世纪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39.“学科创新与交融的平台——经济社会史评论的创立与经济社会史研究的发展”,《中华读书报》,2005年2月2日。

40.《经济社会史评论‘为什么要办这个刊物’第一次座谈会》,《历史理论研究》2005年第2期。

41,《封建主义概念辨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人大重印,2006年第1期,发表于《新华文摘》2006年第2期,获第十一届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42.《工业化前中英农村借贷比较研究》(与赵文君合作),《历史月刊》2005年第2期,《光明日报》2005-4-6介绍了本文;人民网论点摘录

43.“新世纪世界史学术前沿研讨会纪要——西欧的‘封建’观念”,《世界史》2005年第6期。

44.“提升中国文化竞争力:吸收、参与、升华”,《人民日报》,2005-4-1,15版。

45.《中国封建主义观念的起源》,《天津日报》(文史版),2005-12-12。

46.“原始个人权利:解读中西传统社会的异同”,载于《历史比较的新视野——中西历史比较研究学术论坛》,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47.“臣民权利与西欧中世纪社会的演变”,《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第1期。

48.《个人权利与中西社会转型》,《历史理论研究》2004年第1期。

49.《读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中文版后》(与孙利天合作),《历史理论研究》2004年第4期,转载于《光明日报》2004年第3版-11-25。

50.《二十年不变的追求》,《历史教学》2003年第10期。

51.“从非经济因素看西欧和中国的社会转型——兼论经济社会史导论”,《历史理论与历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52.“开拓历史研究的新领域——经济社会史”,载《中国历史学会:21世纪中国历史展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53.《人文的、整体的历史:西方经济社会史初探》,《世界历史》2002年第1期,《经济史》2002年第3期,NPC抄。

54.《原始个人权利与西欧封建政治制度》,载《河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转载于《世界历史》2002年第8期,NPC复印本。

55.《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中地区的人口流动与从业人员》,《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年第5期。

56.《近代冀中土地管理与土地所有权转移的趋势——与前工业化英国土地所有权转移趋势的比较》,《中国经济史研究》第4期,2001,转载于《经济史》2002年第2期,NPC抄录。

57.西方经济社会史研究,天津日报(学术版)2002-1-21。

58.“民国时期冀中地区的农业成本、农民负担与盈余——来自11村的定量分析”,《理论与现代化》第5期,2001,转载于《经济史》第6期,2001。

59.《西欧与中国社会转型比较研究》,《历史理论研究》第4期,2001。

60.《20世纪上半叶冀中农村市场分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第2期,2001。

61.《20世纪上半叶冀中农业生产状况考察》,《历史教学》第2期,2001。

62.《工业革命前英国农民的生活和消费水平》,《世界历史》第2期,2001。

63.《民国时期冀中农民劳动生产率研究》,《中国农业史》第1期,20065438。

64.《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研究中的若干误区分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第1期,《经济史》2001期,人大复印,转载于第6期。

65.《中世纪英国农民个人力量的增长与自然经济的解体》,20世纪中国学术经典文库?历史?世界历史卷,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

66.《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调查研究述评》,载《历史月刊》2000年第4期,转载于《中国近代史》2000年第12期。

67.《中英封建后期乡村组织比较》,《历史理论研究》2000年第3期。

68.《民国时期冀中农民生活消费水平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69.《西欧富农-士绅阶层的形成与农业资本主义的兴起——与明清士绅阶层的比较》,《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世界历史》2000年第8期,NPC复印本。

70.《民国时期冀中人口与教育研究》,《历史教学》2000年第2期。

71.《国外小农经济研究主要流派述评》,世界历史199第1期,转载于《农业经济》199第4期,NPC复印本。

72.《西方法律传统与资本主义的兴起》,历史研究第2期,1999,获天津市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0年2月被柯比科学文化信息中心(CICSC)评为优秀学术论文。人大抄世界史第6期,1999。

73.“中西封建后期农村雇工比较研究”(与赵文君合作),《历史月刊》第5期,1998。

74.《英国的边疆运动及其对旧庄园制的影响》,《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1998,转载于《世界史》第10期,NPC副本。

75.《从新人口论和均衡陷阱到‘过密增长论’”,《历史理论研究》第3期,1998。

76.《中世纪晚期中西农业劳动力迁移比较》,《南开大学历史系建校75周年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版。

77.《封建农民及其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马克·姚《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出版社,1997。

78.《明清农业雇佣经济为何难以发展:与英国封建后期农业雇佣劳动的比较》,《中国经济史研究》第3期,1997,转载于1998号,人大复印,获天津市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79.《中世纪晚期中英农业发展与现代化比较研究》,载《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点文库历史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80.《论陈翰笙1930年代农村调查的政治意义和学术价值》,《陈翰笙百年诞辰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81.《英国种族、语言与传统的起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5第10期。

82.《中英劳动生产率及其在现代化中的核心意义》,《世界历史》第5期,1994,转载于《经济史》第6期,1994。

83.《中世纪晚期的商业化与现代化》,《历史研究》第5期,1994,以及人大复印本,《中国古代史》第2期,1995。

84.《西方两性关系史述评》,《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1993,转载于《新华文摘》,1993-12。

85.《中西文化比较要有历史层次感》,《史学理论研究》,第1993期,第1期。

86.《中世纪后期中英农业发展趋势比较——农业资本主义萌芽的定量研究》,罗荣渠:国家现代化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87.《西方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动因》,《历史研究》第3期,1991。

88.《历史比较研究概述》,载《建国以来世界历史研究概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版。

89.《关于西欧中世纪城市公社的几个问题——评中世纪法国公社》,《城市史研究》第四辑,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版。

90.《从客观主义到主观唯心主义的等级学派》,历史教学,第1990+01期。

91.“西方社会史的界定与发展趋势”,《世界史研究动态》第5期,1990。

92.“加强农业基础的历史思考和现实选择”,《生产力研究》第3期,1990

93.《英国的骑士、乡绅、绅士不是贵族》,《历史教学》第3期,1988。

94.《论当代西方家族史》,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1990。

95.《个人发展与英国农村阶级结构的变迁》,世界历史1989第1期。

96.《从英国历史看传统农业的改革目标——兼论家庭农户成为中国农民企业家的主体》,《农村经济与社会》第4期,1989。

97.《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合作),天津社会科学,第1988期,第10期。

98.《鸦片战争前农民个体力量考察》,社科战线1988第1期。

99.《中世纪法国公社的界定》,《世界史研究动态》第4期,1987。

100.《中世纪英国农民个人力量的增长与自然经济的解体》,《历史研究》第3期1987,《经济史》第4期转载1991,人大复印,获天津市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教学成果”

2.博士论文《中西中世纪税制比较》获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09年)、天津市优秀博士论文(2008年)。

3.天津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8年)

4.第四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年)

5.天津市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4年)

6.天津市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2年)

7.天津市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9)

8.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第一届优秀成果二等奖(1995)

9.天津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3)

10.天津市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1)

11.天津市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理论征文一等奖(1988) 1。全国先进工作者(2010)。

2.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2009年)

3.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2009年)

4.天津德业双新十佳教师(2009)

5.天津市奖励专家(2005年)

6.全国优秀教师(2004年)

7.天津市劳动模范(2004年)

8.曾宪梓教育基金奖(2000年)

9.天津教育系统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998)

10.人事部国家杰出贡献专家(1996)

11.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

12.天津功勋奖章(1993,1995,1999,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