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宥箴是一个有很高声望的清廉的人。他为什么被杀?

按照我们过去的常识,既然是“还乡团”,必然会做出杀人放火的事情,这是必然的。毕竟人家不是旅行团,也不是探亲团,徐宥箴等人也是牢记“返乡团”的宗旨,坚决干了几件坏事。

当天,徐宥箴下令逮捕了于谦和王文,并把他们关进了监狱。对徐宥箴来说,他已经忍受得太久了。如果他这时候不举报,那会是什么时候!

然后内阁发生了大变动。陈迅、江原、鲁尚、程潇等人都被开除和赶走了,而徐宥箴也很受爱戴。他怕对手陈迅、姜渊失业后找不到工作,就专门找人照顾,给他们安排了工作,让他们继续为国效力(流放辽东)。

当然,有些被处罚的人是罪有应得,比如金刀案中的卢忠。这家伙背叛朋友后没有得到任何好处,现在却得到了他应得的——砍头。

还有人建议朱祁钰砍倒树木,让朱祁镇晒晒太阳。当年,他心血来潮取笑朱祁镇,此时他的头被砍了下来。事实上,除了砍伐森林,他什么也没做。

看来那些破坏环境的人真的没有好下场。

内阁被还乡团扫地出门后,只剩下高枢纽,于是徐宥箴安排自己的亲信徐彬和薛瑄入阁,至此他完全掌控了内阁和国家大事的大权。

这时,内阁中有四个人和徐宥箴。也许徐宥箴太少了。2月,他召集另一位“自己人”右侍郎李习安进入内阁。

然而,徐宥箴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名叫李习安的人竟然不是他的亲信。当徐宥箴、石亨、曹吉祥这些人盛气凌人、目中无人的时候,他却保持沉默,默默观察这些同学会的动向,寻找他们的弱点和矛盾,等待时机的到来。

不管后来发生了什么,至少在当时,徐宥箴等人是真的威风了,尤其是徐宥箴,他不遗余力地打击一切反对他的人,而他导演的最大的冤案就是著名的于谦案。

徐宥箴曾经认为只要他掌权,杀死于谦就很容易,但现在他发现除掉于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理由是他没有理由杀于谦。

于谦清廉,威望高,无劣迹。他真的找不到任何借口,既不是经济问题,也不是生活作风问题(那时候这都不是问题)。很难扳倒他!

但最终,对恩谦的深仇大恨让他想到了一个办法。

于谦是提拔朱祁钰和朱祁钰亲信的主事大臣,而朱祁镇最恨他的弟弟朱祁钰。决定利用这一点加深对钱的反感,也编造谎言,说于谦有意邀请外国藩王进京继位,坚决反对继位。

做好这些准备后,他去见朱祁镇。在他看来,朱祁镇肯定会同意杀死于谦。

但事情的发展远远出乎他的意料。

徐宥箴在朱祁镇面前慷慨陈词,说于谦不要和谈,拥护新君,要杀太上皇。这样的人应该赶紧杀了等等。

然而,朱祁镇只是笑着摇摇头,对徐宥箴说:“于谦有功。”

徐宥箴目瞪口呆。

他认为朱祁镇太简单了。太上皇深谙徐宥箴的动机。他知道徐宥箴想通过这样做来为自己报仇,但他想借刀杀人,让他背负杀人英雄的名声。他怎么会做这种亏本的生意?

徐宥箴很着急。如果他留着于谦,将来一旦康复,就丢了性命。无奈之下,他又想出了一个杀死于谦的理由。

他相信只要说出这个理由,于谦就会死!

于谦必须死!

徐宥箴趾高气扬,大声说:“不杀于谦,就无名了!”

朱祁镇被惊醒了,他突然意识到徐宥箴是对的。

所谓夺门之变,是政变,并无专名。据徐宥箴说,于谦和其他大臣都准备让外国诸侯王做皇帝,这是违背他们自己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不杀死于谦,成立典型的小集团,向全国展示你行为的强制性和正义性,夺门之变的正当性就不复存在了。

没有出路了。这个恶名不背,就得背。

于谦,你必须死!

徐宥箴笑了。他知道皇帝已经动了侧翼,但是皇帝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居然是自己中了圈套,因为所谓的于谦必须死,不过是一个复杂的逻辑陷阱,而这个陷阱之所以奏效,完全是基于于谦要让三藩之王当皇帝的谎言。

这的确是一个复杂的逻辑陷阱,直到两年后,另一位智者李终于为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不久,在狱中的王文和于谦都知道他们的罪名——欢迎外国诸侯。这是非常严重的罪行,不仅需要斩首,还需要灭绝种族。王文听到这些后很焦虑。他跳起来准备自卫。

王文是自信的,他有充分的理由为自己辩护,因为所谓迎藩王首先要用金牌召藩王入京,而他和于谦都没有碰过金牌,所以在他看来,这个罪名很容易反驳。

然而,于谦却丝毫不为所动。他只是笑着对王文说,“这是石亨等人订购的。辩解有什么用!”

果然不出于谦所料,本案主持人最终没有找到证据,只好向徐宥箴请示如何处理这一难题。

徐宥箴毕竟是个老政治流氓。他不假思索地说了一句话,就解决了问题。估计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句话会成为千古名句,被后人唾弃。

他的一句话是:“虽无痕迹,却有意义。”

官员们把他的意思浓缩成两个更形象的词——“意图”,最后给他定罪。

在中国历史上,唯一足以媲美这句话的恶名昭彰的就是“莫须有”。

“不必要”杀了岳飞,“意图”杀了于谦。

多么精彩的闹剧!

而徐宥箴也凭借这句话登上了历史上最无耻之人的榜单,与秦恒齐名。

一个伟大的人。

正月二十三,于谦被押到崇文门,就在他誓死捍卫的城池前,他得到了他最后的结局——斩首。

历史:天下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