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意义

1.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的步伐;

2.北伐战争的迅速发展,威慑了帝国主义列强和北洋军阀;

3.党的成员和组织有了很大的发展,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工农武装;

4.合作失败后,党开始成长成熟,懂得了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后来反帝反封建的民族革命运动迅速发展,北伐就是其中之一。国共合作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阶级,共同反帝反封建,壮大了革命力量。但由于党的不成熟,轻易放弃了武装,导致了后来的反革命事件。

孙中山在合作

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孙中山始终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榜样,竭力争取他们对中国革命的支持。但这些国家对中国革命的态度让孙中山越来越失望,尤其是1922年6月,陈炯明在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支持下发动武装叛乱,炮轰总统府,迫使孙中山离开广东前往上海。从他的困境中,孙中山深深感到,他过去对军阀的幻想和企图是不可靠的。与帝国主义的态度相反,苏联政府并没有因为孙中山的失败而改变对他的支持。陈炯明叛逃时,苏联政府全权代表达林正在广州,与孙中山讨论国共合作事宜。孙中山决心采取联俄政策。当达林离开中国时,孙中山请陈友仁转告达林他所说的话:“在这些日子里,我对中国革命的命运想了很多,我对我曾经相信的一切几乎都失望了。现在我确信,中国革命唯一真正真诚的朋友是苏联。”

此时的孙中山也已经看到了中国和工人阶级的新兴力量,在他处境艰难的时候,中国给予了强有力的政治支持。所以他采取了联合共产党的政策。而中国* * *从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失败中,进一步认识到工人阶级不能单独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与国民党合作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1922年6月,中国* * *就时局发表声明,明确指出中国政党中只有国民党是革命民主主义者,并提出* * *应与国民党共同建立民主统一战线。7月,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提出与国民党等民主人士合作,组成民主统一战线,主张党外国共平行合作。同年8月,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召开对日会议。马林传达了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的建议,成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民主统一战线。会议决定,只要孙中山重组国民党,* *成员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会后,陈独秀等人在上海会见了孙中山,并正式向孙中山提出中国实行国共合作的设想和具体办法。孙中山不顾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对,对此表示同意,并同意按民主原则改组国民党。随后,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张等中共中央* * *相继加入国民党,开始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但大部分成员没有加入国民党,对国共两党实行党内合作的方式持怀疑态度。1923 65438+10月12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作出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决定所有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便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同时要求中* * *绝不与国民党合并,不得以取消中* * *独有的政治面貌来换取合作。党必须保持原有的组织和严格的集中领导。

为推动国民党改组,中国* * *于10月24日至25日在上海召开了三届一中全会。会议解决了党的* * *成员在国民党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三个尚未解决的问题。决定加入国民党的成员,要争取“站在国民党的中心位置”,也就是争取领导权。为此,我们应积极推动国民党的改组,并在全国扩大其组织。同时决定* * *在国民党内组织自己的领导班子,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发挥领导作用。同月,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发表了《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进一步阐述了国民党改组的必要性和基本要求。接着,在广州和上海开始了党员登记工作,为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做准备。

1924 65438+10月20日至30日,在孙中山的主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许多加入国民党的成员参加了会议。李大钊等* * *人士也参与了大会的领导工作。大会通过了* * *人起草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重新解释了旧三民主义。重新阐释的民族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主张。民权提出民权是普通人共有的,不是少数人私有的;民生主张“地权平等”、“资本克制”,规定制定劳动法改善劳动者生活。实际上,大会决定了联俄共助农工三大政策,将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结合起来,使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和中国民主革命的政纲基本相同。因此,它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共斗争的共同平台。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成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决定。

改组后的国民党实际上开始成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联盟,成为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这次代表大会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加快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以后,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革命运动有了初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