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育中落实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教育改革中的“坚持文化自信”,体现了一种信念、一种追求、一种执着的精神。具体而言,为了在教育改革中坚持文化自信,尤其需要在教育改革中凸显文化自觉、文化自省、文化自强和文化责任。“四个自信”的教育,要正视青少年通常会提出的三种问题,以令人信服的方式解疑释惑。要明确,青年不仅要有个人自信,更要有中国* * *产党自信,中国人民* * *自信,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中国和中华民族的自信。政党自信,国家自信,民族自信,才能积极参与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有道路自信,才能保持战略定力,避免在实践中犯颠覆性错误;只有理论自信,才能把握规律,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只有制度自信,才能获得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为人类探索更好的社会制度提供中国方案;只有文化自信,才能增强全国人民的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动力。当代年轻人没有经历过旧中国的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的完整过程。因此,不容易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就的珍贵,有时也不能正确对待经济新常态、贫富差距扩大、生态环境恶化、腐败频发等社会矛盾和问题。针对这种情况,要教育青少年用普遍矛盾的观点观察社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是主流,是本质,发展中的问题最终要靠发展来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最有道理、最有根据的人。如何有“四个自信”,实际上就是如何看待和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加强青少年“四个自信”教育,最根本的是教育青少年拿起马克思主义的“望远镜”和“显微镜”,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世界、分析问题。要让青少年更好地坚持“四个自信”,就要加强对青少年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教育,加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教育,加强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