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云安区擂茶洲
擂茶粥历史悠久,饮食文化深厚。2006年6月5438+2月被列为云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7年2月被列为云浮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茶洞粥是用糙米、细绿茶、生姜、小葫芦、八角、砂仁、陈林皮、茴香、花生仁(炒熟去衣)、花生油、盐、山泉水制成。
做茶粥的工具只是一个沙盆和一根擀面杖。但是,擀面杖的材质很讲究。首选肉桂树,其次是油茶树或牛木,因为这些树又硬又香。
制作茶粥时,将细茶、生姜、小葫芦、茴香、八角、砂仁、果皮捣碎混匀,再将适量糙米、山泉水用明火煮成粥,再将配料与米粥混合制成茶粥。茶粥最好装在瓷盆里,半小时之内味道最好。“擂茶粥”也是一种用料上乘的“文化粥”。茶洞的村民给我们讲了一个“军爱民,民拥军”的古老故事。
相传明朝万历年间,以陈冬瓜为首的土匪横行,民不聊生。茶洞围附近有个山村,叫茶洞村,那里姓罗的人很多。这是东西向公路沿线几十里唯一的山村,是山民去县城的必经之路。每当山贼路过这个村子,他们都会抢劫,村民们深受其害。当地政府通知朝廷,明万历皇帝下令陈琳带领官兵进剿。
陈琳(1532-1607),广东翁源县人,明万历四年(1576)率军至落庞山,后率广东水师援韩抗日,历任湖广连长、左都司令,最后改镇。
有一天,村里人听说陈琳将军要率领一支军队从新沂经金鸡到富林,围剿陈冬瓜等土匪。还发现陈琳将军率领三千人马经过茶峒,在粮草到达后转向葛村(今高村)沿河向东进军。村民们决定热情对待匪军。但全村只收了一石糙米,三石黄豆,不到一担茶叶,花生,茴香,八角。陈琳有3000人的军队。这些食物怎么吃?于是,他们用糙米煮了十锅米粥,用黄豆做了两千多斤豆腐,挑了十几担野菜,用豆渣拌野菜煎了三千多块煎饼。然而,米粥的十大锅是如此罕见,以至于可以在镜子里看到。有些人建议将茶叶、花生、茴香和其他东西捣碎放入粥中,粥可能会变得粘稠...将茶叶等物碾碎后混入粥中,人们意想不到的奇迹出现了,不仅粥变得更浓,而且调料还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晚上,陈琳带领3000名士兵在茶东村扎营,村民们用他们东拼西凑的食物款待恩人。又累又渴的士兵们大口大口地喝着加了茶和香料的粥,胃口大开。
虽然行军打仗很辛苦,但陈林从没吃过这么东拼西凑的饭。吃了之后,他感觉不仅胃口大开,胸腹之间的郁结也完全消除了,感觉特别精神。长征的时候他也是浑身是劲,很奇怪。于是,他问村里的长辈,那种有味道的黑香粥叫什么,老人只好实话实说。
陈林听后连连道谢,并若有所思地说:这种用茶叶磨成粉混在一起的粥,可以叫茶粥。食用后能消暑解郁,补中益气,使人精神饱满,就像为我们打鼓一样...那就可以称之为“茶粥”了!
给这种食物起了名字后,陈林还特意挑选了村里几个年轻力壮的村民做部队厨师,和部队一起做茶粥。据说陈琳的军队士兵自从吃了这种食物后,体力恢复很快,士气大增。他们一口气平定了“三罗”(即以前的云浮、罗定、郁南地区),战功卓著。从此,茶洞的茶粥名声大噪,成为云浮一带的名吃。
事实上,茶粥的发明与当地的生活环境和习惯密切相关。相传明朝万历年间,石城镇茶洞罗氏家族的祖先从南雄珠玑巷迁至茶洞大塘尾(今上洞村委会)。当时整个茶洞还是一片未开发的原始森林,古树参天。罗氏祖先来此定居后,披荆斩棘,发展生产,种植粮食和茶叶。当时罗氏家族中有人经常出现肠胃不适、头晕、厌食等水土不服症状。当时有人建议,将家里的茶叶、生姜、茴香、八角、花生等香料磨碎,倒入米粥中,以达到消积健胃的目的。人们选择材料,放入用来研磨草药的沙盘中,用擀面杖捣碎,加入一些油炸花生拌匀,然后将煮好的米粥放入沙盘中搅拌,再加盐调味。整盘粥真的很好吃。身体不适的人闻到香喷喷的粥,食欲大增,精神恢复很快。从那以后,罗氏家族就经常这样熬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因为制作材料中有茶叶,制作工具是擀面杖,所以人们干脆把这种粥叫做“茶粥”。
擂茶粥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的产生和传承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存智慧和自强自立的精神。可以作为传统文化和饮食文化的优秀题材进行推广,因此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打造一系列茶粥文化品牌,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茶粥气味清香,除了食用价值外,保健价值也不容小觑。所选的茶叶、生姜、小葫芦、八角、陈林皮、茴香等材料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中,茶具有分解脂肪、帮助消化的功效,具有提神、解酒、利尿强心、护眼护牙、杀菌消炎等功效。生姜有驱寒、和胃、健脾的作用;砂仁、南瓜、八角、果皮、茴香等。具有理气解郁、暖胃的功能。因此,食用这些材料制成的茶粥,可以改善人的体质,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