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妃萍在WISCO的战斗

WISCO“一米七”轧机项目是毛主席亲自批准的国家重点项目。“一米七”轧机的引进,使WISCO成为新中国开放后第一个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的国家大型企业,是WISCO乃至冶金工业建设史上的一个创举。它为WISCO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世界。

所谓“一米七”工程,是指轧机的轧辊有效长度为1700 mm,产品板最大宽度为1550 mm,“一米七”轧机系统工程包括:主体工程(连铸车间、热轧带钢车间、冷轧薄板和冷轧硅钢片车间)、配套工程(第二炼钢厂、硅钢前工序改造工程等)。)、公共辅助设施工程(机修、检修、运输、仓储、电信、给排水、燃气、热力、规划控制、生活福利、市政。

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这项高技术、大规模的建设工程,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只有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动员一切力量,组织总战,才能又快又好又省地完成这项建设任务”,冶金部把WISCO的施工设计人员召集到北京,谷牧同志提出由李妃萍具体负责“一米七”工程。

1974年7月,在湖北省和冶金部的领导下,成立了“湖北省WISCO一米七轧机项目建设指挥部”,统一指挥施工现场的65438+万施工队伍,李妃萍任副总指挥。由于所有的技术骨干队伍都来自冶金工业系统,实际的日常工作自然就落在了李妃萍的肩上。根据工程建设的特点,李非平在这次战役中贯彻了“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方针,组织了以“三通一平”为主要内容的“歼灭战”。第二场战斗是土建安装;第三场战役是设备安装和试生产。

在“四人帮”横行的时候,各种干扰破坏不断出现。有人指责总部不抓革命,甚至给总部贴大字报。还有人不止一次在湖北省委扩大会议上点名批评李妃萍。当时冶金部内部也有一股极其“左”的思潮,认为“一米七”工程是崇洋媚外的产物,反对的声音不绝于耳。WISCO的叛军基本稳定,但施工单位仍在造反。当时,湖北的造反派在李妃萍住的宾馆开会,他们想和李妃萍打仗。有人劝李妃萍不要在招待所工作,并建议他去前线指挥所工作,但李妃萍拒绝了。当时,李妃萍顶着“苦干资本家”的帽子,在“一米七”的工地上挥汗如雨,上班抓生产,下班挨批评,晚上检查工程进度,在654.38+万的战斗大军中全心全意地支持和鼓励先进,以身作则,让工地充满了热情。

李妃萍一贯重视工程质量,遵循“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经过计算,设计院认为电力供应远远不能满足新建“一米七”轧机的需求,新建轧机的用电量是当时现有电力的20倍。李妃萍一听,觉得这里面有很大的问题。当时WISCO的电站只有26万千瓦,指挥部决定把WISCO的电站增加到49万千瓦。此外,还一下子增加了几个发电站。而且必须和河南电网联网,保证三套轧机的用电。

为此,他奔波于湖北、河南和北京之间,以实现电网电压和频率的稳定。他强调,水、电、风、气、油等能源中质工程质量要先于主体工程达到质量标准。当武汉气温突然升高,地面与地下室温差很大,出现结露现象时,李飞调整大量换气扇,改善地下室和封闭室内的环境,技术部门逐一检测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直至达标。为了避免屋顶和地下室漏水,他一次次组织大检查,采用和推广新技术、新材料,不仅在工程例会上汇报成果,还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投产前。

他珍惜来之不易的国家投资,提倡“重点项目重点节约”,反复宣传攀枝花建设艰苦奋斗的精神。他亲自组织实施“包干预算,结余分摊”的办法,调动基层的积极性,同时鼓励群众合理化建议。仅给排水改革一项的提出,就为国家节约了数百万元。

正确路线确定后,干部是决定因素。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他把干部一个个从困难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自己当家作主。与当时的“臭老九”交朋友。把那些有真才实学、吃苦耐劳的年轻人放到领导岗位上,继续培养,弥补文革造成的人才缺口。

在“一米七”工程指挥部工作的五年间,李妃萍一直住在WISCO一间普通的客房里。在这里,他用极大的耐心说服各方协调物资和施工机械的缺口、运输力量的调配、中央部委和地方;他需要与北京、省市各级部门联系,与日本、德国代表洽谈,与各设计单位冶金建设公司安排工作、解决问题...而他花的最多的时间就是深入工地了解实际情况,和货车司机、专业工人一起解决问题。任何要求见他的人都会在晚上来到他的办公室和住处。无论什么问题都能及时解决。送走最后一位来访者后,他经常去工地获取第一手资料。我半夜一两点才休息。筹备第一年,和工人一起做了水、电、炼钢、设备存放、场地搬迁等一系列工作。尤其是夏天,李非平经常冒着40度的高温,光着膀子戴着大草帽,拿着毛巾擦汗,一拧就能拧出水来...年近花甲的老人以身作则的作风,影响了工地上的一代干部。在人们心中,他不是一个严格的统帅,而是一个忠诚的长者。

65438年6月至0977年6月,李妃萍任冶金工业部副部长兼基建工程兵冶金总部政委。1980年7月任冶金工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3月,1981兼任上海宝钢总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