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银行剥离坏账给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后发生了什么?
从1999开始,信达、华融等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奉命处理四大商业银行万亿不良资产。十年后,这些“坏银行”利用市场跳板,把更多的票据交到国家手里。这样折腾的后果就是坏账不减反增,所有纳税人都在买单。为了理解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这次效仿“信达模式”设立的共管账户的性质,我们必须知道这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在中国的前世。亚洲金融风暴时期的1999,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决定果断剥离工、农、中、建四大行1.4万亿的巨额坏账,成立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对应的四家资产管理公司(AMC),以换取金融业和整体经济的轻改革。财政部作为唯一股东向每家公司注资6543.8+00亿元,并担保四家AMC从央行获得6046.5438+00亿元再贷款,然后向四大国有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发行总额为8654.38+065.438+00亿元的金融债券,以1:1的对价购买不良资产在华尔街,处置不良资产的公司通常被称为“秃鹫”。他们靠那些“腐肉”为生,为整个经济清理垃圾。这些金融秃鹫在中国的目标是在十年的存在期间“最大限度地保全资产,减少损失”。央行行长曾经说过,第一次剥离1.4万亿不良资产“50%是各级政府行政干预造成的,30%是扶持国企,剩下的20%是银行自身经营造成的。“简单来说,AMC的成立抹杀了中国金融业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而正是这四家“坏银行”的存在,才使得四大国有银行成为“好银行”。2006年底,官方公开数据显示,AMC已处置不良资产1.21万亿,占总受理量的83.5%,回收现金约21.1亿元,回收率约20%。关于资产管理十年的成绩,众说纷纭。尽管处理不良资产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尽管四大国有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成绩位居全球银行业前两位,显示了当初“放下重担”、“以时间换空间”决策的正确性,但20%左右的现金回收数据仍然说明AMC努力了十几年,银行体系内的不良资产仍有654.38万亿以上,只是从商业银行转移到了AMC的口袋里。考虑到20%回收率背后的成本,AMC成立时从国有银行借调人员,回收现金的成本率为8.65%。AMC前期处置相对优质的不良资产后,后期回收率逐年降低,但管理成本却逐年提高。AMC管理层曾披露:“如果你回收100元,你只能得到1元作为奖励,而你可能得到20元作为制造100元成本的回扣。你选择哪一个?“甚至出于对10年存续期结束后不确定未来的担忧,一些AMC保留不良资产,以赚取其他业务的钱,以免坐拥空口袋。在AMC运营过程中,关于国有资产流失的争论一直很普遍。首先,“大限将至”的时间压力迫使AMC实施“大甩卖”,以达到后期快速清空库存的目的。参与过AMC资产包拍卖的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在行政指令下,因经济周期形成的不良资产必须在2006年底前处置,坑肯定会导致“贱卖”。他还透露,AMC在与私人打交道时,为了防止道德风险,更愿意卖给政府,价格自然很低。最极端的例子发生在2006年,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沈阳办事处低价转让654.38+0.867亿国有金融不良资产,不到654.38+0%的债权。买方仅依靠其中一项债权(约65438+总额的0.4%),不仅收回了18万元的投资,还另外赚了800万元。甚至有业内人士斥之为“卖叶甜不心疼”的行为。事实上,AMC掌握了不良资产处置的全部成本和收益信息,掌握了资产折价权,但回收率没有硬性指标,经营亏损由国家承担,这就形成了“寻租”空间。2005年初,国家审计署披露,已发现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存在各种违规和不规范的管理问题,资金超过700亿元,发现38起案件,涉及资金67亿元。时任审计署署长李金华在通报中指出,一些AMC财务管理不严,存在虚报冒领、挪用追缴资金的情况,甚至采用虚报、截留收入、虚列费用等手段发放高薪和奖金补贴。监管层也注意到,回收资产的最大化和处置成本的最小化似乎并没有被放在AMC日常业务最重要的位置。AMC拥有数万家企业的债务处置权,设立了涉及租赁、证券经纪、房地产和信托业务的分支机构。华融官网曾显示,其拥有300家企业的股权,拥有10家金融平台公司,2009年利润同比增长102.9%。但是,AMC的所有业务信息,包括最重要的资本回收率,都没有定期公开。《红色资本主义》的作者卡尔?沃尔特直言,从不良贷款被剥离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那一刻起,政府和这些资产管理公司之间的资金流动仍然没有完全透明。总结过去十年的“坏账银行”,明显的特点就是国有银行万亿不良资产处置成效不大,坏账刚动但钱没清算完。更何况AMC本身在十年的经营中也不断产生新的债务。据统计,包括四家AMC在成立初期和2005年再次剥离不良资产,央行为AMC提供的再融资高达1.2万亿;AMC向四家银行发行的865,438+065,438+0亿元债券,65,438+00年后无法偿还。也就是说,四项AMC政策性业务回收的现金在扣除各种费用后,大部分用于支付央行再贷款和金融债的利息,剩下的能偿还本金的非常少。以华融公司为例,根据银监会的数据,到2005年底,华融公司共收回现金543.9亿元,而同期华融公司向工商银行支付了全部金融债券累计应付利息,向人民银行支付再贷款利息45.78亿元,累计费用289654.38亿元,三项合计达46.3亿元。旧账还没处理,超过一万亿的政策性业务亏损挂在AMC的账上。这就是十年后“坏银行”面临的尴尬现实。但在选择AMC选择后续改革路径时,事业单位政府的优越性再次体现。2009年,中国建设银行宣布持有信达资产管理公司2470亿债券十年。随后,中国银行业跟进将债券展期65,438+00年,利率维持在每年2.25%不变,财政部继续为债券提供担保。此外,AMC欠央行的5739亿再融资贷款被暂停。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资产负债平衡,央行要为每一笔额外的债权支付相应的纸币。每还一笔钱,就要注销一个基础货币。挂在账上意味着左边的AMC不用还贷,右边的不减钱。如果流动性停留在市场上,可能会导致全社会的通货膨胀。与上述政策类似,对具体资产管理公司实行“全管理”,在信达向市场化转型时会产生一个“共管账户”。2010年,国务院批准信达在财政部设立“共管账户”,将历史上2000多亿元的巨额亏损剥离到这个账户中,期限为10年。实质上,“共管账户”是用未来的收益来偿还当前的债务。做法是将剥离的不良资产置换为优质资产,财政部向信达发行等额附息债券,作为信达唯一股东未来的预期股息和所得税减免。“共管账户”方案出台后,财政部作为不良资产的债权人,不需要马上支付现金来化解损失,但信达的财务报表会变得干净甚至“健康”,最终新账旧账留给未来。《证券市场周刊》2010的文章指出,AMC接收不良资产以来,所谓的“政策性收购”就是一场数字游戏。十几年后,AMC欠央行约1万亿,签下四大国有银行8200亿,原来1.4万亿的不良资产只有20%以现金收回。无论这些欠款是进入“共管账户”,还是债券延期或暂停发行,都只是在国家资产负债表的不同科目下“左口袋换右口袋”。但是,债务就是债务,企业核销取决于利润,财政核销取决于税收,央行核销取决于通胀。这些坏账隐藏在中国的GDP效益中,真正成为中国经济的泡沫。仅以“共管账户”剥离剩余坏账,如果长城、东方都按照信达、华融的方式,未来十年仍有近万亿不良资产未处置,最终结果全国所有人分摊,将花费近1,000元。在西南财经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看来,包括农行股份制改革的成本在内,我国渐进式金融改革的成本已经累积到3.2万亿元。如果一笔勾销,2009年中国GDP总量的10%就没了。每一次资本运作,都要有一个集团为之付出代价。央行和财政部不是盈利企业,只是纳税人承担成本的隐性说法。分析中央财政拯救银行坏账的具体方法,也可以证明如何为坏账买单。当坏账积累到一定程度,银行只有用自己的利润核销坏账,才能直接支付。如果国家用外汇储备向银行注资,相当于直接向市场注入更多的基础货币,以隐性通货膨胀的形式稀释所有人民币使用者的福利,以铸币税的形式搜刮国民来填补银行的无底洞。此外,AMC向四大行发行的金融债券由中央政府担保。这种隐形担保虽然不是直接一次性支付,但最终是间接支付,由中央政府延期支付。虽然目前央行的再贷款已经停止,但最终还是通过流通领域的通货膨胀造成物价上涨,老百姓要买单。一般来说,银行最初的不良资产在被AMC处置后并没有减少。如今,通过市场化改革,它们又被塞回了金融体系。坏账在被转移和递延的同时还在被放大和恶化,最后只能由所有纳税人来接手。
第二,国有银行坏账剥离给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后发生了什么?
其实就是让四大国有银行有更好的报表,有利于上市时获得更高的市值。
三、为什么商业银行改制后会扩大国有资产的范围?
目前商业银行都是股份制的。从今年开始,我们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逐步全面改革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健全的金融体系,是金融机构完善的金融体系,其主体应该是多元化的。然而,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一直占据着70%左右的市场份额,其在国内银行业的稳定垄断地位正在显现,更难以与之进行大规模的公平竞争。由此产生的不规范甚至恶性竞争扩大市场份额,不仅造成了金融资源的巨大浪费,也为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积累了不足的自有资本,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应低于4%。中国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普遍达不到这个标准。从国际大银行的情况来看,2000年,全球前20家银行(不包括中国的银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1.52%,中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与国际大银行相比仍不足8%,增强了风险和扩张能力。从不良资产率来看,全球平均不良资产率仅为3.27%,其中花旗银行和美国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分别为1.4%和0.85%。不良商业银行的资本短缺严重削弱了银行吸收贷款损失的能力,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增加了承担过多政策性业务的独资商业银行产权不清的问题。在传统经济体制下,单一形式的国有产权具有政企合一的内在制度特征。在原有体制下,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承担了过多的政策性业务,导致大量对外开放。在此之前,国有企业最重要的融资渠道是金融。但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发展成为国有银行的历史责任。80年代以后,国有商业银行取代金融成为国家统计。改革以来,80%以上的国有贷款流向了国有企业。1996年末,国有企业占用资金7434.7亿元。没有银行的金融支持,国有企业的成长是不可能的,但支持却让国有银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999成立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在1995之前接收了国有银行产生的1.3万亿坏账。据官方估计,这只能将国有银行的坏账率降至20%以下。产权关系和现代金融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可以使中国银行。只有剥离才是搞活国有独资商业银行。4.选择O应对入世,意味着中国经济将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国企业将面临全方位的竞争,尤其是金融企业面临的挑战更加激烈。目前,面对外资银行的挑战,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面临着严重的弊端。首先,体制和机制的基本原则是公平竞争、减少和消除壁垒以及保护。如果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仍然不区分政企,带有浓厚的政府色彩,不仅会被视为违反WTO原则,也很难在竞争中胜出。其次是实力不足,能在全球扩张的外资银行大多是规模大、实力强、资本充足、国际业务经验丰富、业绩优秀的大型银行。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业务品种单一,金融创新的动力和能力较低。按照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现有体制,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其进行股份制改造。这符合现代金融企业的发展方向。
4.90年代银行坏账怎么处理?
1.按级别核销。
2.成立资产处置公司。
3.债转股。
到了90年代,随着改革的深入,体制内的不良资产越来越多,处理清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政部拨款400亿设立东方、华融、信达、长城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国有AMC),剥离商业银行表外不良债务。俗称“打包转让”,即通过债权转让的方式,将原本属于银行的坏账转移给AMC。
银行本金的损失基本是不可避免的(打包转让债权基本是在本金的基础上打折出售),这部分损失会消耗银行的拨备,俗称“呆账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