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天坛历史
天坛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的地方。每年都要祭祀“三僧”,即孟春祈谷(正月初一),夏梦祈雨,孟冬祈天(冬至至日)。
祭坛有外坛壁和内坛壁。北面的外坛墙呈圆形,南墙与东西墙呈直角相交,取圆处之意。因为天坛是早期建造的,不仅是祭天,也是祭地。直到嘉靖九年(1530)才在北郊另建祭坛,分别祭祀天地。两个坛壁最初是用土坯砌成的,曾被称为天坛。用砖砌成土城。外面的祭坛在两堵墙之间。外坛墙一周11里,只有两道门。仙农坛对面的叫万丘门,太子坛对面的叫祷坛门。
皇家天坛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洗劫,1900年被八国联军蹂躏。当时盟军总部设在翟宫,瓦哈卡祭坛上架起大炮轰击前门和紫禁城。侵略军为了掠夺物资,曾在瓦哈卡祭坛外(天坛外)设火车站,在天坛设火车站,用于祈福谷。武器被运送到车站外。民国五年(1916),袁世凯即位,还在天坛上演了一出丑陋的祭天大戏。军阀混战时,辫子司令张勋把司令部设在祈年殿,与段在街上厮杀时,天坛成了战场。2008年,天坛作为公园开放。设施已经增加了。外坛北部已保留,原瓦丘门已不存在。这里曾建有住宅区,即现在的阜康里和李楠天坛。现在的南门是原来的内坛南门。经过改造,原来的皇家坛庙已成为北京一个有特色的旅游公园。
天坛
根据文化遗产选择标准C(I)(II)(III),天坛于199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天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雨、祈求丰收的专用祭坛。天坛坛区近正方形,南侧两个直角,北侧一个弧形,体现了中国古代对天地的认识。天坛坛区为双坛墙环绕,外坛墙南北长1650米,东西长1725米。内坛墙南北间距1243米,东西间距l046米。中间称为“内坛”,两坛壁之间的部分称为“外坛”。正门位于外坛的西侧。
祭祀建筑集中在内坛,分为两部分,南面是“球球坛”,北面是“谷祷坛”。南北祭坛由一条高出地面360米的砖砌隧道——单笔桥连接,形成天坛长1200米的建筑轴线。球球祭坛占地44.66公顷,由穹顶、邢星门、宫殿、神库神厨和祭祀亭组成。每年冬天的至日,这里都会举行“祭天仪式”。山谷祈祷坛占地72.34公顷。主要建筑包括祈年殿、皇宫、厨师、祭祀亭和长廊。每年春天,这里都会举行“祈福谷仪式”,祈求丰收。
内坛西天门南面有一座被城池包围的宫城,称为“斋宫”,是皇帝祭祀前“斋戒”时居住的宫殿。有无梁堂、睡堂、钟楼等建筑,占地4公顷。在外滩的西南面,有附属建筑“神乐部”(管理祭祀乐舞)和“祭祀屋”(饲养圈养动物)。
天坛的主要建筑是祈年殿。每年,皇帝都会举行祭天仪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年殿是一个有三重檐的金字塔形屋顶的圆形大厅。寺庙是按照所谓“尊天尊神”的“天数”建造的。庙高九尺,意为九五阳极数。寺庙屋顶的周长是30英尺,这意味着一个月有30天。正殿中间有四根高耸的圆柱,又名龙井柱(高18.5m,大头径1.2m),古镜柱基础,海水宝花柱身,美观雄伟,是一年四季的象征。中间层有十二根金柱,象征一年12个月,外层有十二根檐柱,象征一天12个小时。中外层的列数加起来是24列,象征一年24个节日。三层楼上有28根柱子,象征着天空中的28颗星星。加上顶端的八个童子军纵队(短纵队),是三十六个纵队,象征着36天的犁耕。殿顶有一根短柱,名为雷公柱,是皇帝“一统天下”的象征。
遗产价值
古代祭坛建筑群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天坛是明清建筑技术和艺术在建筑设计和建造上的杰作。祈年殿和御殿是木质构件的殿堂,平面呈圆形,造型巨大,工艺精细,构思巧妙,是我国古代建筑中不可多得的典范。天坛还营造了“天人合一”的生态环境,森林面积大,植被丰富。是研究古代建筑艺术和生态环境的实物,极具科学价值,是皇家祭坛建筑中的杰出典范。
另一方面,天坛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其更具特色。天坛的选址、规划、建筑设计、祭祀仪式、祭祀舞蹈都以中国古代《易经》中的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成功地将古人对“天”、“天人关系”的认识和对神的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如穹顶的尺度和构件的数量集中,反复使用数字“九”象征“天”,强调与“天”的联系。天坛的祈年殿呈圆形,蓝色,殿内的柱子和开间分别象征着一年的四季、二十四节气、十二个月和一天的十二个时辰(古代一天有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为两个小时),以及象征天空的星座,如星星。处处“像天地”是古代“唐明”(中国古代皇帝专用的祭祀建筑,处处像天地)仅存的范例,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