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有哪些艺术成就?

《红太阳》在用艺术形式表现重大战役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它以65438年至0947年山东战场连续发生的涟水、莱芜、孟良崮三次战役为情节发展主线,体现了作者在现实主义战争小说中“史诗性”的艺术追求,即力图以宏大的结构和全景式的描写展现战争的独特魅力。在这三场战役中,解放军有输有赢,各有特色,作家的描写也细致贴切,各有侧重。在描写历史事件的过程中,体现了其在小说结构上的独创性。

作品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以一波一波的先退来表现当时双方实力的悬殊和解放军面临的严峻形势。发生在1946年底的涟水战役,以国民党军队攻占涟水,人民解放军因伤亡惨重被迫撤退而告终。涟水撤退只是全国军事冲突中的一个插曲,但作家从一开始就把它展现给读者,使整部作品充满了悬念和吸引力,也使后面战争的发展成为读者关注的焦点。而且作家通过解放军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不仅生动地展现了当时山东战场上的力量对比,而且为解放军的最终胜利造成了强烈的反差,以表明战争的胜利来之不易;同时也为两国人物的进一步刻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编剧一开始就把解放军置于“将死不死”的绝境。这样的结构布局,在当时习惯于描写解放军“全军覆没”的文学作品中,是独特而真实的,体现了作家在当时表达现代战争的独特眼光。然后,作品以莱芜的胜利为过渡,最后以孟良崮歼灭国民党“王牌军”第74师的战斗描写为重点,达到高潮。三场战役虽然各有主,各有时代,但却是一体的。在历史事件的叙述中,作家生动地印证和阐述了时代的名称:那就是中国* * *产党领导的现代革命战争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困难。

《红太阳》的突出成就是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多肉的艺术造型。在我军英雄中,军长沈振新和副军长梁波是两个引人注目的人物。沈振新是我军从长征中培养出来的高级指挥员。这部小说通过概述他在几次重大战役中的军事指挥活动,生动地展示了他的思想性格。作为指挥官,他坚定、勇敢、冷静、沉着。作为战斗队的普通一员,他有着和军人一样丰富的感情。他曾经吃过失败的苦头,也为胜利而欢欣鼓舞。作者既表现了他作为一个指挥员的原则性和刚毅严肃的气质,又刻画了普通人多方面细腻丰富的感情,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可亲可敬的军事指挥员形象。副指挥梁博性格开朗,乐观幽默。他指挥战斗,教育下属,甚至做爱,处处表现出一个军事家和政治家的风范。应该说,沈振新和梁波两位统帅形象的塑造,为当代文学英雄画廊增添了新的光彩。

小说对队长刘胜和连长石冬根的形象塑造也相当成功。和所有英雄一样,他们身上也有很多英雄壮举:刘胜锲而不舍,化险为夷,临死还记得活捉张;史冬根身先士卒,英勇杀敌,在枪林弹雨中坚守阵地。他们是真正惊天动地的英雄。但作为来自农民背景的中下层统帅,小生产者的狭隘思想伴随着简单的阶级感情。作者既能真实地揭露他们的缺点,又能反映他们一步一步克服缺点、不断进步的过程,所以更让人感到亲切可信。

此外,小说还描绘了敌人将领的真实形象。作者摒弃了公式化、脸谱化的简单手法,不仅写出了他们残暴的真相,还将犀利的笔伸向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揭示了他们色厉内荏的本质。何莽的凶残奸诈,李的老谋深算,尤其是张的嚣张跋扈,都刻画得淋漓尽致。这些反派人物通过各自的性格特征,揭示了他们注定的命运。在艺术表现上,《红太阳》也有鲜明的特色。首先,作者注意在一个广阔的画面上选择描写的重点。作品以解放战争初期我军由防御转入进攻的背景和鲁东战场为描写对象,既描写了整个战役的宏大场面,又突出了孟良崮那场至关重要的决战。既从总体上展现了英雄铁军的全貌,又详细描述了师、团、连、班的战斗生活;既表现了战局整体的战略布局,又表现了不同战役的战术特点,从而收到了宏观而不模糊,具体而不狭隘的艺术效果。其次,小说人物众多,事件复杂,场景多变,但结构紧凑完整,情节发展节奏感强。无论是前方与后方,我军与敌军,军民,友情与爱情,都被安排得张弛有度,疏密相间,读起来并不沉闷单调。再者,作品在斗争的交织中,在各种人物的联系中,注重以各种方式刻画人物。在表现军人英雄本色的前提下,通过他们与敌人、战友、老乡的互动,典型的情节和交往细节相互辉映、相得益彰,展现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特征,达到个体与一般、* *与人格的统一。总之,《红太阳》是一部成功的现实主义作品,是新中国军事文学创作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