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民间文学的田野调查

(1)调查方案的设计是实地调查的基础;

(2)准备工作是保证野外调查顺利进行的保证;

(3)脚踏实地的调查是人们获得宝藏的最佳途径;

1.虚心学习。虚心学习,就是在某些问题上抛弃自己原有的偏见甚至认同,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求教的学生。因为即使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积淀的人,在生活感知上也很难超越在那里生活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当地居民,他们的文化已经融入到手势中。所以,在实地调查中,调查人员只能默默观察、倾听、思考,然后再观察、倾听、思考,有时无论大小都需要记录、捕捉每一条信息。例如,在贵州,我和辰巳民俗文化考察队的八位学者一起工作了十多天。这些日本学者严谨认真的态度和发现问题的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日本学者很多都已经60多岁了,有时候一天要听10多个小时的故事,但他们总是一丝不苟,认真记录。即使不懂各国语言和汉语,他们也始终保持着认真倾听的态度。在田野调查中,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对象和内容,总是不厌其烦地查阅一些发现的细节。代表团中有一位63岁的范元·幸子女士。她总是随身带着一把尺子。她要把艺人所有的乐器、砸米的石臼,甚至打布的木棍、纺线的纱锭都测量记录下来,晚上通过对比民间故事作品中涉及到的相关叙述,一一验证。第二天,她会问解说员一些问题。这些实践可能正是我们今天的许多研究人员所缺乏的。

2.注意面试方法和技巧。实地调查离不开对受访者的采访。有两种常见的面试类型。一种是问卷面试,分为回答型和选择回答型两种形式。其中,问答式要求调查人员根据调查大纲向一定数量的受访者提出一些大致相同或相似的问题,以扩大调查问题的广度;选择性问卷是被调查者在表格上列出他们想知道的问题的几种不同答案,被调查者可以自由选择。应该采取哪种形式,因地而异,因人而异。最好做好两个准备,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问卷方法。另一种是非问卷面试。这种形式不需要事先设置表格,也不需要问具体的问题。相反,调查员可以在现场就某些问题与受访者自由灵活地交谈,并在交谈中获取信息。无论什么样的面试,都是有利有弊的。调查人员要结合以往的实地经验,采取自己的方法,以免浪费宝贵的调查时间,使问题流于形式。

调查过程也要讲究调查技巧。这些技能包括许多因素,如提出问题、交流感情、启发诱导、捕捉信息、发现问题等等。笔者在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山寨采访当地的拉祜族神话时,一些被采访者对自己的神话很了解,但不知道什么是神话,也很难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神话故事表达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循序渐进地启发受访者讲述他们的古代祖先的故事,一些当地的神是如何被经常崇拜的,关于神的故事等等,这样当地的艺术家就可以开始讲述了。尤其是涉及到艺术家比较忌讳的东西,更需要创造条件,寻找机会,启发诱导叙述者,不能把自己当成话语的主体,导致调查工作本末倒置。

3.努力做好现场记录。现场记录是实地调查中最基本的资料,也是形成调查报告最直接的依据。现场记录包括笔记、录音、录像等形式。这些手段的综合运用,对以后还原野外场景很有帮助。一般来说,田野笔记必须思维敏捷,目光敏锐,能记录尽可能多的稍纵即逝的信息,形成足够的视听注解素材。绝大多数调查人员都有每天记录野外日记的习惯,但在记录野外笔记的同时,也要进行记录、思考和整理,积极发现调查中的疏漏和不足,以便在当地找到机会及时补充和解决。尤其是涉及到数据的典型性和准确性,更是需要反复验证。对于那些有疑问或者不同面试官有不同看法的问题,最好能得到大多数人的确认。否则一旦离开调查区域,这些材料就成了无法利用的悬案。如果一天之内形成各种形式的调查资料,一定要争取时间,及时整理或标注,如采访录音、调查视频等,要随录音编目,避免一段时间后,很多资料没有妥善入座,成为调查垃圾。

(D)全面详细的调查报告是实地调查的最终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