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历史演变和发展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和君主专制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要内容。1.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的“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崇尚“礼”,维护周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文化。?(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主张仁政,提出“重民轻君”的思想;主张“政治依靠人民”,反对暴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3)西汉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采用百家争鸣,创立了理学。其核心是“天人合一”和“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在天人三策和春秋时期的众多暴露。?(4)魏晋时期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易经,是一种为士族辩护的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被称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言和、王弼和竹林七贤。?(5)中唐时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的角度,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原则来反对佛道的观点。?(6)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道思想的理学,是宋代的主要哲学思想。朱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来被称为朱成理学。其核心内容是:“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首要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物质,是次要的。他把“义”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万恶之源,所以提出“存义灭人欲”,这实际上是在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7)明代中期,王阳明反对朱关于心与理是两回事的观点,创立了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学说——心学,与朱相对立。理学从客观唯心主义到主观唯心主义的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向了极端。?2.进步思想家批判传统儒学?(1)元朝的邓牧:自称三教外人,著书大胆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无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2)明朝:李贽是明末“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不是“古往今来至高无上的理论”,揭露道家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压制商人。他是中国反封建的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色彩。?(3)清初:①黄宗羲:明朝亡后隐居写作,激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主张“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他的思想震惊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顾: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学知识。他主张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相结合,力图扭转晚明不切实际的学风。他以《天下郡国皆有益于疾病》一书,倡导“实学”,目的是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顾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王夫之是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他提出了“气为理之本”、“天下唯器”的唯物主义观点,批判了朱的理学和王阳明心学,还提出了“静即动,动不舍静”,否定了理学的形而上思想。他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与时俱进”。王夫之的思想闪耀着创新的光芒。同步引导?中国古代的治国思想选择:历史学家认为,从汉武帝到清末,中国的统治阶级选择了一种学儒、学道的治国模式。即儒家点缀政治,法家支持政治,道家调节政治。这种治国模式的形成在秦汉以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选择和探索过程。?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生活原始粗放,民风淳朴,没有私人观念,人人平等,盲目,过着美好无忧的生活。在管理氏族公社和部落联盟事务中享有充分的民主,主要依靠部落联盟首领的智慧和美德来教育人民,治理国家的思想处于萌芽状态。在奴隶社会,王位世袭制取代了“退位制”,产生了阶级和国家。统治者一方面制定宗法等级制度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另一方面又以武力作为其统治的后盾。?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奴隶制崩溃和封建制确立的时期,历史正在发生划时代的变化。周朝皇族衰落,诸侯大。维护奴隶主宗法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不安。此时,代表各阶层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方案,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儒家、法家、道家影响最大。他们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治理国家的方案,为秦汉以后封建社会治理国家的选择奠定了基础。?西汉建立之初,由于长期战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导致人口锐减,农民流亡,经济衰退,国库空虚。鉴于这种情况和秦的覆灭,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与民同息”的政治来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生产力,以巩固自己的统治。一方面采取“轻税”、“重赏农织”、缓刑等政策,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稳定民心;另一方面,在当时郡国并行的体制下,采取不过度干涉地方诸侯的政策,巩固封建统治。与此形势相适应,黄老思想广泛流行,成为西汉初年治国的主导思想。其核心是清静主义,亦步亦趋。实践证明,它完全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起到了促进生产恢复和发展的作用,出现了著名的封建盛世“文化风光之治”。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每次发生重大政治动荡后,统治阶级往往采取以道治国的策略与民同息,以保存国力,安定民心,巩固国本。除了汉初,唐宋初期也有类似的做法。?西汉武帝时期,封建国家强盛,为封建统治的稳固创造了前提。为了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相应的思想体系。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因素,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加入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客观上有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以及社会的稳定。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正统思想。在过去的两千多年里,儒家思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一方面,其思想核心,即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大一统的政治主张,从根本上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思想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着时代的需要不断改变面貌。先秦儒学不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甚至遭到秦始皇的毁灭性打击,这是其创立时自身的理论缺陷造成的。先秦儒家的内容体系充满了浓厚、温和、淳朴的伦理家族色彩,看似“迂腐而广于物”如孔子的“仁”旨在通过“正名”来还原“李周”所代表的时代,因此孔子的思想不会受到新兴地主势力的青睐。孟子的“仁政”论已经转移到新兴地主势力的立场,但其“仁政”论是建立在“民重君轻”的基础上的,过分突出了小农的利益,因而不会得到统治者的赏识。历史发展到汉武帝时期,封建国家强盛,为封建统治的稳固确立了前提。为了维持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相应的思想体系,儒家思想才会有恢复活力的条件。?儒家主张德治、礼治、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主张“脱离法律”,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主张顺其自然和“无为而治”,两者有很强的互补性。通过秦初和西汉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的年代,用儒家路线很难实现国家统一,而法家路线却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动乱之初,人口凋零,生产被毁,应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同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下来,走上正常运转的轨道,就可以不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儒家路线是合适的。三者之间有相互融合的趋势。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奠定了以儒家路线为主,法家路线为辅,吸收了道家理性思想的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儒家伦理为核心,法家苛法为补充,以道家政治为基础的法国模式,基本符合中国古代国情,成为历代统治阶级治国不可更改的法则。?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理解:西汉初年,封建统治者迫于经济衰退、人心执政的社会形势,以退为进,奉行黄老之学为执政思想,力图做到无为而治。然而,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有为政治,统治思想势必面临新的选择。?自汉代以来,除了黄老之学,儒学也一直活跃发展,吴京的董仲舒是西汉儒学的代表人物。元光元年(公元前134),董仲舒采取了德政措施。他在《天人三策》中提出,思想统治也要遵循“合一”和“经义不变”的原则,而“今之师道不同,人之论不同,百家之义不同,谓之以上为死之合一”。因此,他建议“非六艺之科者,孔子之术,俱必独异,故不求上进。“董仲舒从理论上阐述了尊儒的思想统治原则,得到汉武帝的赞赏。后来,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而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元初五年(公元前136年),汉武帝任命儒教五经博士,同时罢黜其他博士,将儒教以外的百家学派排除在官学之外,史称“抑百家,扬六经”。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梁武帝下诏,批准董仲舒、龚在长安设立国子监,用经学教育幼童的建议。从此,儒学成为官办学校的主要内容。汉武帝改革选官制度,规定博士生时学习成绩优异者可被任命为郎官,精通一技之长者可被选拔担任要职。他还打破常规,起用布衣儒生公孙弘为丞相。这样,随着儒家地位的上升,封建政治和儒家思想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西汉的诏令和议事中,经常引用儒家学说,在司法过程中,以《春秋》为例判狱。汉武帝沿袭儒学时,举行了关禅、正朔、修郊、定历等重要的礼制活动,初步形成了儒家政治的历史传统。?需要了解的是,梁武帝的这一政策与秦朝有很大不同。其他的思想流派并没有被禁止,因为官方的学校是唯一的。所倡导的儒家思想本身也广泛吸收了法家、阴阳家的学说,大一统思想具有一定的综合倾向,因而取得了成功。儒家提倡学习,把教育、考试、选官结合起来,这是武帝的创造,客观上促进了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范式。但本质上还是封建专制的文化政策。汉武帝利用皇权干涉学术思想,抑制了民族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违背了思想与真理相统一的规律,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如何正确看待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近代以来,在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出现了两种对立的思想倾向:一种是国粹派,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对的,甚至不加批判地充分肯定二十四孝;另一种是洋务派,把中国落后的一切根源归结于文化传统,主张彻底抛弃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西化。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继承。但是如何做到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呢?我们认为:(1)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哪些优秀的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比如《周易大传》中“天兴剑,君子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忘义,临危受命”的品质,《孟子》中提出的“士要自强不息,任重道远”的历史使命,“富贵不能淫”。特别是强调大一统的思想传统,更有实际意义。(2)对于某些内容,我们可以提取其封建思想内核及其有益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中有益的思想元素。如“以人为本”的思想。从西周初年的“尊天护民”到孟子的“民为重,国为次,君为轻”,再到“君,舟也;庶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如果我们摆脱其封建内核,我们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改造古代的民本思想,并将其发展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理念。儒家提出的“修身”“养性”等命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今天,我们仍然需要提高我们的修养和对社会主义的奉献精神。(3)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比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不变”的自然观,“不要居高临下,要高贵卑微”的封建等级观。

参考资料:

儒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