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灯笼起源于哪个朝代——历史笔记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

春节挂灯笼起源于西汉。灯笼是一种笼灯。它的外层多由细条或铁丝制成,上面覆盖着透明的东西,如纸或纱,以及内燃灯和蜡烛。用于照明、装饰或享受。《宋书·武帝夏姬》:“头上有瓦竿,墙上挂葛灯”。

中国灯笼,又称灯笼,是汉族古老的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象征团圆的红灯笼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前后悬挂,以营造节日气氛。后来,灯笼成了中国人民幸福的象征。经过历代花灯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精湛的工艺。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看,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除此之外,还有供人们欣赏的灯笼。

春节挂灯笼起源于西汉。中国的灯笼结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装订,缝纫和其他技术。在中国古代制造的灯笼中,宫灯和纱灯是最著名的。灯笼与中国人民密切相关。寺庙和客厅里到处都有灯笼。仔细算了一下,中国有灯是在秦汉以后,有纸灯笼是在东汉发明纸以后。

中国的灯笼不仅用于照明,也是一种象征。吴敦厚说他以前做新娘灯笼(也就是宫灯)代表婚礼庆典;竹灯笼宣布这是一个葬礼场合;伞灯(字姓灯),因为“灯”和“丁”读音相同,表示人丁兴旺。所以,以前家家户户都有一盏姓灯挂在屋檐下,挂在客厅里。时至今日,神头前仍有两盏大灯笼,是这一习俗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