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的影响
1,对近代军事的影响:洋务派一致主张向洋人学习,以充实强兵,抵御外侮,挽救民族危机。洋务运动始于军事自强。为了实现军事自强,洋务派主要着眼于三个方面:
第一,建立现代军事工业;二是建立现代化的海防海军,改善陆军的武器装备和训练;三是建立现代军校,培养陆海军新型人才。
在李鸿章等人的主持下,一大批大型现代军事工业相继问世。海军衙门,成立于1885,掌管海军和海防,促进了海军和国防的现代化。
清军战斗力提高,抵御外侮,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使中国军队以现代化的新式武器装备投入到抗日战争中。开启了中国军队的现代化进程。?
2.对近代经济的影响:洋务运动建立军事工业的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是资金、原料、运输等。于是洋务派在“自强”的口号下建立军事工业后,在“求财”的口号下开始建立民用企业,以采矿、冶炼、海运、铁路等一系列支持军事工业的项目为主。
3.对近代政治的影响:洋务运动创始人的封建腐朽性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使其他有志之士看到了洋务运动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缺陷,刺激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4.对现代文化的影响:洋务运动是现代教育的开端。发动洋务运动,需要有精通洋务的人才,而中国传统的科举制度教育远远不能满足洋务运动对人才的需求。
洋务学堂向西方派遣了200多名留学生,为洋务事业培养了大批具有西学知识的新型人才。一方面,它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准备了初步的文化条件。
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中国和日本,几乎从同一时期、同一情况出发,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取得了如此不同的结果。原因是什么?
虽然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都是为了实现“军事强大”和“经济繁荣”而将西方的科技文明移植到中国,但两者在性质和历史阶段上有着根本的区别。在日本,“改革”是天皇政权坚决的基本国策。
在清朝,洋务派只是政权内部的一个派系,朝廷内部有强大的反对势力。在宰相衙门,虽然长官是皇族的恭亲王,但实际上李鸿章等汉族出身的高官影响力很大,在晚清政治史上意义重大,但并不意味着清朝国家结构本身的改革只是统治官僚之间的权力更迭。
明治维新是一场系统的改革,涉及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结构、学术、技术、文化、教育。说到底,洋务运动只是在军事和经济的某些方面采用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并没有触及政治制度和经济结构本身。
明治维新与民众直接相关,导致了统治阶级与民众之间激烈的阶级斗争。“复辟”是在两个阶级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中进行的。相比之下,洋务运动与人民没有多少直接关系,始终局限于统治者的内部斗争。
扩展数据: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洋务运动最根本的指导思想是“自强”和“求富”。其分类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和“中体西用”。前四个字“师夷长技以制夷”表明了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关系,即学习西方技能以抵御西方侵略。
最后四个字“中体西用”,表明了洋务运动与我国传统封建文化的关系,表明了中学和西学在洋务运动中各自的地位,即中学为主,西学为辅。“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也是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处理中西民族关系和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原则。
在洋务运动中,从冯桂芬的"以中国伦理为本,以国家富强之术为辅"到薛福成的"师夷长技,守尧、舜、禹、唐、文、吴、周、孔之道",都作为一种理论服务于洋务运动的主导思想。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洋务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