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江书画纸的制作工艺
夹江手工造纸技术应该是天时地利人和。其制作工艺与明代《天宫吴凯》中记载的工艺完全一致。从原竹到一张完整的纸,需要15个环节。前人总结为24个字:“斩其麻,除其青,染其灰,火煮,水洗,臼捣,帘抄,墙刷”。即竹麻切碎、打浆、蒸煮、漂洗、沤制、捣实、漂白、造纸、压榨、刷洗。其中造纸工具主要有纸槽、纸帘、纸臼、纸刷、纸撕标、竹麻刀、纸槽锄、竹麻锤、料耙、料刀、纸矛刀、切纸机、切纸机。
早在上世纪初,夹江宣纸就因其洁白、紧实,被张大千与安徽宣纸一起称为“国二宝”。夹江竹制纸工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昨天,县里举行了手工造纸72道工序的演示会。
在夹江县马村乡,伴随着富有当地特色的原生态音乐——竹麻喇叭的“哟嗬”声,9位德高望重的当地老人正手持竹竿、木棍,有节奏地围着一口高约3米的大锅敲打。他们做的是造纸过程中最基本的竹麻蒸煮。当传承了几千年的古老技术再次展现在人们面前,在场的人,
"蜀纸之乡":手工纸的千年传承。
说到夹江县的造纸历史,就不得不说说被评为全县“造纸状元”的老杨曼詹耀。他告诉记者:“我们家从湖北孝感搬到夹江县。因为当地竹林茂密,所以产生了造纸的想法。现在已经到我13代了。”事实上,杨家并不是夹江县第一个造纸世家。据史料记载,中国在晋代出现“新竹纸”时,聪明的夹江人就开始手工制作竹纸了。
夹江的环境适合竹子生长。到了唐代,当地开始用竹子材料手工造纸,竹子造纸技艺兴盛于明代,兴盛于清代。自唐代以来,夹江就享有“蜀纸之乡”的美誉。夹江纸以质量好、品种多、规模大、工艺精而闻名,曾被清朝康熙皇帝定为贡品纸。
至于夹江手工造纸技术,据报道,一张白色的手工竹纸需要造纸工人三个月以上的时间,要经过锤打、打浆、蒸煮、浸泡、发酵、捣固、漂白、沉入、抄纸、压榨、刷洗、整理、切割等复杂工序才能制成。夹江古佛寺于清道光十九年所立的《蔡翁碑》,对夹江的造纸技艺有较为简明的描述。上面刻的“切麻、去青、沾灰、火煮、臼洗头、帘抄、刷墙”24个字,概括了夹江手工造纸的沤、蒸、捣。
72道工序:展现精湛技艺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造纸机的出现,夹江县已经很难看到上世纪末的手工造纸作坊了。夹江手工纸生产面临危机,由于对原料和造纸工艺的严格要求,许多手工作坊面临困境。在手工造纸最繁荣的马村乡,由于生产工艺复杂,生产速度慢,许多大型造纸商放弃了手工造纸技能,转而采用机器生产。因此,夹江县虽然有1000多家造纸作坊,但严格意义上的传统手工造纸生产却凤毛麟角,严峻的形势让这项传承了几千年的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据夹江县某知名手工造纸商介绍,夹江制作的宣纸韧性好,吸水性强,易写易画。自古以来就有“立如镜,展如丝”的说法,使得造纸成为手工造纸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工序。从纸槽中取浆时,每张纸的厚度都是凭经验控制的。如果纸浆抄得不均匀,一张纸就会有厚有薄。
但是,手工造纸技艺一旦失传,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因此保护、抢救和挖掘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十分必要的。
在乐山人的期待中,夹江竹制纸技艺成为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得知这个消息后,夹江县马村乡最古老的造纸世家杨占耀激动地说:“作为一名造纸村民,能为这项传统的传承尽一份力,我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
日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夹江竹纸制作技艺72道工序展示在夹江县马村乡金华村举行,证明了夹江人的不懈努力。
保护与发展:夹江书画纸应该东山再起
对于书画纸的未来,夹江造纸人有自己的想法。马村乡金花村造纸大户马告诉记者:“为了续写夹江书画纸的辉煌,我们一方面与国内外专家学者合作,组建技术攻关团队,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开发各种规格、系列的竹纸产品。”此外,马村乡的造纸大户还计划联合附近的一些手工小作坊成立加工企业,并以此为龙头成立造纸纸浆合作社,联合数万单户纸农走品牌发展之路;同时,他们还打算将造纸工业的发展与旅游业的综合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以农家乐休闲和旅游的形式促进造纸工业的繁荣。
此外,记者从夹江县政府了解到,该县已设立专项基金并制定相关保护政策,对相关文化活动和文艺演出形式进行梳理和保护,建设“纸乡风情旅游区”,确保夹江造纸技艺永不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