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简介

《三国志》是一部记述魏、蜀、吴鼎立时期的纪传体民族史。其中《舒威》30卷,《舒舒》15卷,《兀术》20卷,《* * *》65卷。它记录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60年的历史。作者是西晋初年的陈寿。

陈寿(233-297),西晋时巴西韩安(今四川南充)人。他不太好学,师从同郡秀才乔舟,在蜀汉作《关哥史》。当时宦官黄浩专权,群臣纷纷效仿。陈寿因为不肯向黄浩屈服,屡次被免职。入晋后,历任文学家、学者、御史。280年,金灭,结束了割据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写《三国志》。

陈寿是晋国大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在舒威,曹操写了一个传记,而舒舒和兀术只是传递,没有纪律。刘备被称为一代宗师,孙权被称为一代宗师。这是编纂史书为政治服务的一个例子,也是《三国志》的一个特色。

陈寿虽然名义上尊魏为正统,但实际上他写了一部《魏蜀吴书》,如实记录了三国鼎立的情况,显示出各自独立,互不隶属,地位相当。就记载方法而言,《先主传》、《武传》也与年表相同,但不叫年表。陈寿的这种处理方式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显示了他杰出的学识和独创性。总的来说,三国志还是比较简单的,这可能和史料数量有关。陈寿,三国时人,蜀亡时三十一岁。他所编辑的《三国志》在当时属于近代史,他亲身经历的、听到的、看到的很多东西都相当真实,所以推测他是有条件收集史料的。但因为年代近,很多史料没有公开;同时,由于积怨未消,很难做到公正,也给材料的选取和历史的修订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比较魏、蜀、吴三部书,只有十五卷,比魏、吴简单。这大概就是魏、吴史料比蜀多的原因。陈寿撰写《三国志》时,魏有的,吴有的,这为陈寿收集史料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蜀汉既没有史家,也没有现成的史书可以借鉴,史料的搜集非常困难。陈寿很努力,甚至注意搜寻一些零碎的文章。舒舒只拿到了十五卷。舒舒许多重要人物的事迹都记载得很简略,可见蜀汉的史料相当缺乏。另外,因为政治原因,陈寿可能舍弃了一些材料,比如涉及司马懿的一些不光彩的事情,不便写,不得不舍弃。

三国演义

在《三国演义》出现之前,中国的小说普遍短小精悍,有的甚至只有几十个字。《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小说。我们应该关注中国的小说是如何从短篇发展到长篇的。原来宋代盛行评书,评书成了一种职业。说书人喜欢用古代人物的故事作为题材,陈寿的《三国志》是讲故事的最佳素材。一些零散的三国故事片段也一直在民间流传。再加上说书人取材时间长,内容越来越丰富,人物形象也越来越丰满。最后,许多独立的故事逐渐组合成长为一部杰作。这些孤立的故事在社会上口耳相传了很久,最后被加工整理成一本书,成为中国第一部小说。这是一个伟大的集体创造。它在形式上不同于单一作者写的小说,值得我们关注。这部源于杰出人才的小说,继之以鬼故事小说《西游记》和另一部历史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对后来的小说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历史文学的起源,这部巨著本身的文学价值以及对后世的影响,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三国演义》在中国古代很受欢迎。宋元搬上舞台,金元演了30多种三国戏。元代至直年间,新安俞氏出版的《三国志平话》问世。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戏曲、剧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等史料,基于个人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创作了脍炙人口的《三国志演义》。现存最早的版本是明代嘉靖年间出版的,俗称“嘉靖版”,共24卷。清朝康熙年间,毛伦、毛宗岗父子对历史事件进行校勘,增删文字,修订成现在的120本《三国演义》。

1330-1400之间,罗贯中是明代通俗小说家。他的籍贯是今山西太原,今浙江杭州钱塘,不太确定。相传罗贯中曾做过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屏客。除了通俗的《三国演义》,他还写了《隋唐演义》等通俗小说和《赵太祖龙虎相会》等戏剧。

《三国演义》描述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近百年的历史情况。书中反映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三国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的渗透和转化,总结了这个时代的历史变迁,塑造了一批英雄人物。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的倾向,以刘备集团为描写中心,歌颂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力图揭露和鞭挞曹操。今天,我们应该辩证地理解作者支持刘、反对曹的倾向。尊刘反曹是罗贯中时代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隐含着人们对汉民族复兴的希望。

《三国演义》塑造了近200个人物,其中以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最为成功。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圣人”的化身。他有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有着近代帮助人民重建和平繁荣世界的雄心壮志。此外,作者赋予了他发号施令和巧妙计算的奇特能力。曹操是个奸诈的人。他的人生信条是“宁可教世人负于我”。他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不要和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混为一谈。关羽“勇猛刚毅”,“义如山”。但他的忠诚是基于个人恩怨,而不是国家大义。刘备被作者刻画成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一个品德高尚的下士,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三国演义》描写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大,手法多样,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幕幕血淋淋的战争场面。其中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描写跌宕起伏,跌宕起伏,读来惊心动魄。

书不深不俗,简洁明快,气势十足,生动活泼。

《三国演义》带来了中国历史小说创作的热潮,其系列人物在中国家喻户晓。

《三国演义》版本众多,主要有:明弘治版《三国演义》,文字简单,内容朴实;《三国演义》是清代毛宗岗的增删注释,成书于康熙初年,是社会上流传最广的一部。人民文学出版社多次重印。

概述

《三国演义》聚焦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以蜀汉与魏国的矛盾为主要线索展开全书情节,塑造了一大批政治、军事、外交上的王侯将相和英雄人物。主要人物有诸葛亮、曹操、关羽。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在民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有句话说:“三个臭皮匠,造一个诸葛亮”,可见他的影响之深远。从诸葛亮初出茅庐开始,他立刻成为蜀汉-刘备集团中的核心人物。刘备曾经说过,得到诸葛亮“如鱼得水”,不仅听命于他,还付出了几乎所有的军事大事。刘备死后,诸葛亮实际上成了蜀国的最高决策者。为了报答刘备照顾草堂的恩情,诸葛亮真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诸葛亮身上,有很多政治家的美德和超人的智慧。他的智慧和足智多谋更是被人们津津乐道。像博望坡战斗,草船借箭。不仅如此,他还能随机应变,比如运用“空城计”一句话,诸葛亮是中国人最喜欢的人物。

《三国演义》通过错综复杂的初级斗争,揭示了皇宫搬迁内部、集团之间、同一集团内不同势力之间的政治斗争,以及以贪欲和霸权为目标的军事斗争,再现了三国时期动荡不安的现实。书中描述了大大小小数百场战争,其特点是注重表达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战略战术的运用。赤壁之战是本书描述的一场精彩的战争。

赤壁之战中,周瑜、诸葛亮等人正确分析敌我形势,通过一系列有步骤、有计划的行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同时巧妙、正确地确定和运用火攻等战术,最终以弱胜强。反观曹操这边,骄横自大,盲目轻敌,决策屡屡失误,优势逐渐丧失,最终惨败。

《三国演义》还描写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不同集团和派系。为了实现自己的私利,他们费尽心机搞阴谋诡计,广泛运用战略力量,进行激烈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这一点贯穿全书。

为了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孙权不惜以自己的妹妹为诱饵,采用“拉关系”的伎俩,企图使刘备“赚得南徐”...被囚禁在狱中,却使人求荆州抽刘备”。这个计划被发现后,他谎称“国太病”,骗孙夫人带着刘备的小儿子阿逗回东吴,企图用阿逗换荆州。关羽死在荆州后,孙和刘的联盟破裂了。孙权怕刘备报复,就派使臣给曹操送了一封信。信中孙权奉承曹操说:“臣孙权早知天命已至君,我得势。我派我的将军去剿灭刘备,剿灭两江,我马上引一伙投降。”孙权劝曹操废汉称帝的企图有两方面:一是可以唤起刘备等支持汉朝的势力揭竿而起反对曹操;二是转移刘备对东吴攻陷荆州、杀死关羽的注意力,用心非常险恶。难怪曹操说:“这小子是不是想把我烤在炉子上?”不过,以仁义取天下的刘备也很会耍手段。吕布被曹操俘虏时,曹操问刘备如何处置。刘备帮忙打坐,然后提醒曹操:“你见过丁建阳和董卓吗?”吕布被刘打败,当即被杀。曹操在煮酒论英雄的时候,假装听到了雷声,失身以掩饰自己的失态,甚至愚弄了一代奸诈的曹操。赵子龙攻打长坂坡,奋力救回少主阿逗。刘备当着赵子龙的面把阿逗扑倒在地,正如民间寓言所说:“刘备扑倒了阿逗——收买人心。”

欣赏和评价

《三国演义》不仅是一部较早的历史小说,而且代表了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小说用的是朴实的文言文,生动流畅,高雅通俗;笔触充满了变化、对比、冗余、曲折、摇曳。结构恢弘,把百年左右的事件和众多线索错综复杂的人物组织得完整而紧密,叙事有条不紊,前后呼应,相互关联,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能写出每场战争的特点。注重描写特定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引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功较量上。比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每一场战争的写作也随着战争的特点而变化。在书写战争的同时,也将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辅助手段来书写,使紧张刺激、惊心动魄的战争显得轻松缓慢。如赤壁之战前孙与刘的合作,诸葛亮与周瑜的矛盾,曹操的试探,孙刘联军诱敌深入的准备等。在人物塑造方面,小说特别注重将人物置于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其言行或周围环境表现其思想性格。如曹操的背信弃义,一举一动似乎都隐藏着阴谋诡计;张飞口无遮拦,一无所有,只有天真和鲁莽;诸葛亮胸有成竹,面对事情总能得心应手,从容不迫。关羽“温酒杀华雄”、“过五关杀六将”、张飞“威震长坂桥”、“赵云独骑救少主”、诸葛亮“七擒孟获”、“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等名篇更是广为流传。

《三国演义》虽然以历史为题材,但毕竟不是历史书,而是文学作品。因为经过了艺术加工,所以有很多虚构。《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1.它成功地创造了许多角色。书中写了400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个性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各种角色都有自己的* * *;同类人各有各的性格。作者在描写人物时,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一方面,夸大其词,运用对比、对照等方法,使人物性格鲜明生动。这是作者人物塑造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小说中应用这一原理的最好解释,就是人们一直所说的“三绝”,即曹操的“奸雄之术”——奸雄;关羽的“绝对义”——“义重如山”;孔明的“独特智慧”——过人的机智。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主要有:将人物置于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置于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进行塑造。对于主要人物来说,他们复杂的性格往往是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出来的。2.它擅长描述战争。这本书* * *写了四十多次战争,展示了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最为突出。对于决定三国兴衰的几场关键战役,作者总是着重描写和书写战争的方方面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换等。,色彩斑斓,千变万化,独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了战争的激烈、紧张和冒险,又不显得凄惨。一般都是意气风发的风格,有的还很淡定,安静,轻松。3.它的结构宏伟而精致。时间长达百年,人物上百,事件复杂,线索复杂。描写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性。所以安排结构是很困难的。但作者可以写得有条不紊,脉络清晰,每一章都可以独立,全书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这主要得益于作者宏大严谨的构思。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组织了全书的故事,既曲折又连贯。有主有从,主和从紧密配合。4.语言简洁流畅。这种语言在今天看来是半写不白的,但在当时已接近白话文;用这种语言写小说是一个创举,相对于过去一些小说语言的粗糙和杂糅,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三国演义》在艺术上最大的缺点是人物固定,缺乏发展变化。这可能是受到民间传说中千篇一律的人物形象和史料局限性的影响。第二,想象和夸张有时候是不合理的。鲁迅先生说:“我想表现刘备的长而厚,但他看起来像个假的,他看起来像个恶魔。”这个批评很中肯。

《三国演义》是古代历史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品。它广为流传,魅力无穷,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人民生活中有着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和《三国志》中的真实人物也有很大差距。这里有几个人物来说明。

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能力,济世爱民的性格,谦虚谨慎的为人,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君主、知识分子、百姓,都从不同的角度赞美他、赞美他、爱戴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力,已经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的人格、道德、功绩等积极方面,但却无限夸大,把他描述成智慧的化身和忠诚的代表,把他神化成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价说:“诸葛亮的智慧接近魔鬼。”所以《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

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为人豪爽,知人待士,披着高祖的风范,是个英雄。”而把整个国家托付给诸葛亮,却胸怀无异,诚君臣以公,古今昌盛。如果你没有权利做某事,你就抓不到吴伟。是因为基数太窄了。然而,他“坚持了下来,他永远不会这样做。“《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者的代表,是汉朝皇权的正统继承者,所以极力描写刘备善良、慷慨、与人为善的性格特征,这是极其夸张的,但在突出他善良的同时,又陷入了无能的一面,给人无能、虚伪的感觉。电视剧中的刘备经常是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义,但却给人一种刘备的世界都在哭的印象,扭曲了刘备作为“枭雄”、“杰出人物”的真实形象。

关羽:历史上的关羽是“万人敌”的虎将。他自傲无悔,恩怨分明,以忠厚著称,但他“义傲”,勇多智少。马超投降刘备后,被封为平西将军。关羽主荆州时,曾与诸葛亮著书,“问谁能与超才比。”诸葛亮回信说,马超是天下伟人,但不如关羽的“绝世群雄”,关羽“存书自娱以示宾客。”这是典型的有勇无谋的武将性格。但在《三国演义》中,由于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一员,具有忠厚的特质,所以被刻画成了仁义的化身。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难险阻。下邳被俘,投降了曹操,但他牵挂着刘备,只因为曹操对他很好,所以在离开曹回到刘之前,替曹操杀了袁绍的大将阎良,解除了白马之围。但《三国演义》里写了,关羽在丕投降时三次相遇,曹操第三天小宴,第五天大宴,却是假的。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关羽描绘成了一个“大义之士”,所以他的形象被严重扭曲了。

曹操:历史上曹操的性格很复杂。陈寿认为曹操是“三国史上第一”。“申请和交易的神奇,韩白的独特策略,官方授牌的材料,各有各的工具,多愁善感,不忘旧恶。”曹操治军三十余年,却放不下,登高必赋。他更擅长诗歌、草书和围棋。生活俭朴,不讲究穿着。和别人讨论,谈笑风生。“荣誉应该得到奖赏,慷慨的女儿;什么都做不了,什么都做不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而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和道德的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他残忍奸诈的一面被夸大了。所以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一个典型的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派。

周瑜:历史上的周瑜“豪爽”,谦和顺从,“坦荡而有野心”。刘备称他为“文武之计,万人之英。”孙权称赞他为“王佐的首都”。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底层人物。写周瑜是为了养诸葛亮。所以《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心胸狭隘,在智慧上始终不如诸葛亮,不像苏轼所称赞的周瑜“英姿飒爽,英发逼人”,是“千古风流人物”。

鲁肃:如果说《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的人物形象被扭曲,但还是有一定依据的话,那么在《三国演义》中,鲁肃除了名字之外,几乎完全是杜撰的。历史上的鲁肃是“身在军中,寸步不离书”,“思想高瞻远瞩”,“才华横溢”。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踏足长江以东,北拒曹操,待灭黄祖,向长江中意外发现的刘表进发,再建所谓帝谋天下。这和诸葛亮的隆中对差不多。曹操大军南征荆州时,孙权部下全部投降,但鲁肃主张抗曹,劝孙权召回周瑜,以便在商战中捍卫计划。赤壁之战后,他力劝——曹。在吴栋的历史上,鲁肃是一个真正的诸葛亮式的人物,孙权也非常欣赏他。吴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按照鲁肃提出的政治战略和战略方针进行的。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却成了诸葛亮和周瑜斗智斗勇的牺牲品,典型的被忽悠被欺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