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有哪些历史功过?…
工作:
1.统一六国
战国后期,秦国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通过战争不断吞并东方邻国的土地。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发生了一场空前激烈的长平之战。赵军40多万人去秦国,大部分被杀。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抵挡不住秦军的进攻了。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灭了东方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封建,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统一战争的秩序:
(1)秦汉魏楚大事记:
前290年,韩与秦武绥(在今山西南部)相距200里。
楚初280年,秦汉北(今鄂西北)和尚勇(今鄂西)。
前275年魏与(在今河南温县)。
前273年魏与秦南阳(今河南省济源至获嘉一带)。
【提示】从上表可以看出,在统一中国的前六七十年间,秦国的军事力量已经扩张到了中原地区。
(2)秦国灭六国的时间表:前230年灭朝鲜;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赵、灭燕;221年前,被消灭。
(3)战国末期六国抗秦大事记:
前269赵将军赵奢击秦,破秦。
前257年,魏新灵救了赵,池被释放。
前247年,辛率领五国在河外打败。
前233秦攻池里、依安,被李牧击退。
前232年,秦攻我,被李牧击退。
前227年燕太子丹令荆轲刺秦王。
可见,《六国论》中诸如“六国相悼”、“齐终迁灭五国”、“燕国亡后为小国”之类的话,都是以上述史实为依据的。
2.专制集权统治的建立
嬴政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他规定最高统治者应该被称为皇帝。
皇帝,国家一切大事都由皇帝一人决定,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在中央政府,有总理,秋和皇帝以下的帝国顾问。在地方上,秦始皇接受了大臣李斯的建议,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分为36郡,郡在高郡之下。郡县制在中国沿用已久。
3.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货币、度量衡都不一样,影响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秦统一后,小篆被视为国家规范文字,后来以更简单的笔画在民间流行起来。秦始皇还规定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的秦铜丝;同时,程度、数量、平衡是统一的。这些措施有利于巩国和秦朝的统一,有利于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影响深远。
4.取河套地区防守匈奴。
匈奴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游牧部落,最初分布在蒙古草原。战国末期,他们逐渐强大,占据了水草丰美的合纵河套地区,并不断南下。北方国家的农业生产经常遭到破坏。秦始皇末年,匈奴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国家。他们的首领叫“可汗”。
秦朝统一后,蒙恬将军率军从匈奴手中夺取了河套地区。政府还从大陆重新安置了一些人在那里耕作和防卫。秦始皇还招募农民,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城防,抵御匈奴。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5.越族地区交通水系的发展。
越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分布在东南沿海和珠江流域。秦统一六国后,出兵征服越国地区。在那里,建立了桂林、南海和项峻等几个县,并从中原迁来50万人保卫那里,并与越南人生活在一起。为了解决交通困难,秦始皇派人挖了一条运河,把湖南水和水连接起来,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建造交通工具
秦在原有车马六国路的基础上,以都城咸阳为中心,修建了一条宽阔统一的道路。
7.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自商鞅弃矿开楼以来,秦逐渐允许土地私有制和自由买卖。全国统一后,秦国更加重视农业生产,让占有土地的人申报所占田地的数量并纳税,正式承认土地私有制的合法性。
通过:
1.过度征收和过度征税。
为了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和工程建设,满足奢靡的生活,始皇帝不惜向百姓征收重税,全国出现了“男耕不辍,女食不果腹,女衣不蔽体,耗尽天下一切资源为其政府服务”的严重局面,以至于民不聊生,民不聊生,“衣不蔽体,牛马不蔽体,食不果腹”。"
2.喜出望外,滥用人民的力量
秦始皇急功近利,对人的感情毫不同情。他修建阿房宫,在首都附近修建骊山墓供自己奢侈,消耗了70多万民夫。据估计,当时服兵役的人数远远超过200万,占壮年男性的三分之一以上。如此沉重的税收和繁重的劳动实在是人民难以承受的。
3.严刑峻法,民怨沸腾。
自秦代商鞅变法以来,法律法规就非常严格。一人被判死刑,三族受罚。一个家庭违反了法律,人们经常受到苦役或酷刑的惩罚。
4.克制思想,焚书坑儒
为了防止人民造反,秦始皇还实行严格的思想控制,如颁布禁书令,大规模藏书焚书,杀害批评国家大事失败的儒生400余人,史称“焚书坑儒”。
综合点评: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才华横溢的君主,在非凡的成就上,中国只有少数几个皇帝能与他相比。虽然他在晚年建造了伟大的建筑,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但他对中国历史的贡献远远大于他的错误。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评价的:“至于秦王,六世之后,继续凶悍,作长远之策,攻克皇宫,吞两周而死的诸侯,取至尊之位使六合,杵鞭天下,鼓舞天下。取南方百越之地,以为桂林,百越王项峻勒颈,任命官员。于是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把守围墙,匈奴却在700多里之外。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士子不敢俯首称臣。所以王之道被废,百家之言被焚。攻陷名城,杀郝军,收咸阳,天下兵聚之地,卖锋铸重金,以为金人十二,以先削弱百姓。再伐华威城,因河为津,据城一亿尺,不期流固。一个好的将军会用强弩守卫要害,一个忠臣会是陈利炳,谁是谁?这取决于世界。秦王之心,以为关中固,金城千里,帝王子孙亦千古。”而秦第二年才去世,历史教训足以警示后人,引以为鉴。
秦始皇最重要的历史功绩是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中央集权国家。
当然,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形势为统一创造了条件。秦始皇在统一果实成熟时来到果园。但这种历史必然性并不意味着个人的作用无足轻重。为什么统一是由秦国实现的?为什么要在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在这些方面,显示了秦始皇的个人作用。
秦始皇对统一的贡献,除了做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策外,还在于善用人,勇于亡羊补牢。有评论家称赞秦始皇的“军事指挥能力”,这种评价依据不多。与他的前辈如秦穆公、秦武公等君主相比,秦始皇几乎从来没有直接指挥过战争;但秦始皇取得了比他的前辈们更辉煌的成就,除了历史造成的运气之外,主要是因为他善于用人,勇于变革。在中国统一前夕,秦国聚集了中国几乎所有一流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有王健、王本、廖伟、李斯、姚佳、敦伟等。大部分不是秦国人,但都在为秦国打拼。战胜敌人的一切军事进攻和政治战略计划,都是由他们制定和实现的。秦始皇的作用就是要善于发挥他们的作用,听从他们的劝告,勇于纠错。比如楚国被灭,就开始误用李信。失败后,他马上改弦更张,邀请王建出征,把全国的兵都交付给王建。结果他赢了。这种情况,如果和不信李牧,齐信谗言,导致亡国的情况相比,可以看出秦始皇作为君主,善于用人,勇于亡羊补牢,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是很大的。
秦始皇的贡献还在于奠定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基础。秦统一后实行的一些政策措施,不仅影响了此后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也影响到了现在,比如文字的统一。秦始皇采取的统一措施和制度是对当时历史发展的大胆创新。他不仅改变了割据政权的政治文化,而且使封建社会经济顺利发展。而且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秦国固有的历史传统。例如,秦国一直被中原国家视为西方的落后地区,秦孝公也为此而困扰。秦国势力虽在赵王之后进入中原,但主要统治区和根据地仍未出关。到了秦始皇时期,其疆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面对这种情况,秦始皇在秦国制度的基础上创造了各种制度,但他并不囿于秦国固有的制度和传统,可见他的政治眼光是深远的。秦朝制定的制度,大部分都是后来继承下来的,可以证明这些制度和措施是适应当时的历史情况的。创造这些制度的秦始皇,如果他的政治视野没有超越秦国在西部边疆的局限,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在秦国历史上,秦始皇是继秦穆公、商鞅之后,秦国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也是开创一个时代的代表人物。
但是秦始皇仍然是一个罕见的暴君。秦始皇的残暴,不能只用“地主阶级性质”这一普遍原因来解释,唐甄曾说:“自秦以来,帝王皆贼”(《隐书室语》),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但秦始皇这个“贼”似乎比其他皇帝更暴虐,更有罪。他不仅穷奢极欲,还造成广大人民的苦难;有利于统一的是措施。虽然从长远来看有利于社会发展,但在当时却成了一场大灾难,比如修建长城,几十年来有几十万人被招募从事极其繁重的工作。从下面的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摇摆劳动的负担所带来的痛苦有多可怕。阿清作家杨廷烈在《房县志》中写道,有人发现了一个多毛的“毛人”。据说他们的祖先是逃避秦始皇修建长城劳动的民工。因为他们躲在深山老林里,所以浑身长毛。据说他们遇到长毛男的时候,他先问你:“长城修完了吗?”秦煌还在吗?”就回答:“长城没有完,秦始皇还在!“长毛男会吓跑的。当然,这个记录只能算是民间的一个传说。但是,如果历史上没有如此残酷的现实,这个可怕的传说永远不会出现。反映了秦始皇的所作所为是建立在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之上的,远远超过了社会所能承受的程度,使社会的简单再生产难以维持,所以即使是一些有利于历史发展的措施也给当时的人民造成了灾难。
秦始皇统治的残酷与秦国的历史传统密切相关。秦国是作为游牧民族建立的。建国以来,秦国一直处于与敌作战的环境中。“秦人吃苦”是历史造成的,统治者的“残忍”也与这场战争的残酷现实相吻合。从秦襄公到商鞅再到秦始皇,其统治手段一直极为残酷:“伊三祖”和“夷九祖”,这在其他诸侯国极为罕见,仅秦的记载就有数百烈士。秦始皇完成了前朝君主统一中国的计划,同时也将秦国的残酷统治发展到了顶峰。但是,强调秦国的传统,并不意味着免除秦始皇个人的罪责。他残酷的个性、野心和成功,尤其是统一后的刚愎自用、独断专行、肆意享乐,是加重人民灾难的重要原因。正因为如此,也正因为他把当时的社会经济推到了崩溃的地步,使得秦朝成为了历史上一个极其黑暗的王朝。
秦始皇就是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他不仅是一个有巨大贡献的政治家,也是一个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