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建筑形式及其历史?
镇江近代建筑风格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最终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转化为近代建筑风格。在近代早期,传统的建筑方式和理念仍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大量商业建筑、弄堂建筑和民居建筑的建设中,已经出现了“西化”的倾向。传统建筑的商业化趋势出现,如钱庄、酒店内院的后廊空间;受家庭结构变化和西式居住方式的影响,里弄建筑有着独特的本土化发展道路,即以传统院落为单位的空间形态;建筑局部造型西化,如将双坡硬山屋顶改为四坡瓦屋顶,增加外墙窗户数量和阳台外观。随着租界的建立,殖民风格突然植入镇江,其过程也体现出本土化的特征。殖民风格被称为中国现代建筑的起源。游廊式是其重要特征,主要建于租界。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英国领事馆建筑群。受其影响,许多建筑采用本土化的外廊形式,如美孚石油公司、亚洲石油栈等。但由于不适合镇江地区的气候,在20世纪初并不常用。镇江没有真正的西式石建筑,几乎都是仿西式或者中西合璧。西式建筑充分体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入侵和本土建筑的适应性,表现出强烈的本土化特征。虽然有模仿西方古典建筑的,比如少宗图书馆;仿哥特式建筑,如福音堂;巴洛克式的建筑,比如老邮局;不拘一格的建筑,如江怀仁的诊所,往往模仿当地的西方建筑元素(如柱、勒脚、拱门等。),而不是采用系统化的西方建筑方式和空间组织,仍然保留着强烈的传统建筑痕迹。近代后期,现代建筑成为一种大趋势,但这种趋势在镇江的演变并不完全。新结构和新材料的应用使建筑焕然一新。但新建建筑规模和数量较小,仅限于个别工业和市政建筑,由于城市落后现状等多重原因,建筑现代化不彻底。总体而言,镇江近代建筑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特点,呈现出简单、低调、中庸、实用的特点。
二、镇江近代建筑的七种空间模式
1.空间的形态与大小镇江传统建筑的空间多以天井为核心进行布置。三合院户型约10m,各单间长宽比大致为2: 1。有些建筑也因地制宜。现代建筑平面组合丰富,主要有“一”、“口”、“凸”、“凹”、“L”形或不规则形,单间形状为方形,既提高了空间利用效率,又有利于通风采光。传统建筑大多是一层,有的是两层。建筑内部,体量分解,尺度宜人;建筑外部相对封闭。一般来说,空间的体量和尺度都比传统建筑大。
2.空间结构模式结构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是物质存在的骨架。它是一个系统中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组合方式。镇江现代建筑有七种空间结构模式。1)传统的医院共享模式。传统的合院模式,即“三室两厅”,是现代建筑演变的重要原型之一,从中可以引申出“三明四暗(五)”和“亩”四合院。通过单院式、直联式、院联式等组织方式,产生了一个完整的建筑群。2)车道空间模式。里弄的空间模式是由三和医院的组织结构变异而来的一种居住形式。以巷为核心,沿巷两侧布置建筑,建筑入口朝向巷。巷是一个半开放的灰色空间,巷内的生活场景经常在这里发生。其中一种是纵向串联式,即三进院落沿中轴线垂直方向串联,如李继清。另一种是大部分弄堂使用的水平并联式,即三进院落在垂直于中轴线的方向上并联,如吉安里、东长安里。3)内部回马走廊模式。内廊模式是近代镇江随着商埠的繁荣和服务业的发展而逐渐兴起的一种公共服务的空间模式。以内天井为核心,通过周边的回廊组织小空间,提供了多人共同使用,互不干扰的集体居住模式。现代很多酒店建筑都采用了它,如新旅社、新中国旅行社、镇江公寓等。4)单间并联模式。单间平行模式是指多个独立的矩形空间平行重复出现。通常这类建筑都是居民楼或者沿街商铺,充分体现了镇江商埠的特色,比如京畿路85号、87号的居民楼,吉瑞里的沿街商铺。通常单间平行模式并不单独建房子,往往与线形或集中式空间结合,形成更为复杂的空间结构。5)线条布局模式。线性布局模式主要通过廊道连接空间,是现代最常用的空间组织方式之一。走廊作为组织空间的核心,紧凑合理,各个空间单元沿着走廊的垂直方向并排布置。这种连接方式的建筑主要适用于大小、体量、功能、作用相近的多个空间,尤其适用于公共建筑。还有一种布局模式是通过连续的走廊或环形走廊。6)集中布局模式。集中布局模式是一种上下两层垂直交通连接的组织模式,连接的空间具有共同的属性。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凝聚空间,使建筑功能合理紧凑。当然,在一个建筑中经常采用集中式布局和线形布局,将内部空间单元连接在一起,以获得更好的可达性。7)过渡空间连接方式。过渡空间连接方式通过过渡空间连接两个空间,在体量较大的中西建筑中常用。这两个相连的部分往往具有中西不同的造型特征。比如江苏省会世界红十字会就是最典型的案例,建筑的北部是传统中式的马辉廊院;南部是西部线性和集中布局相结合;两部分由一个西式的入口空间连接过渡,入口空间具有多变但有序的空间节奏,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空间特色。
三、镇江近代建筑造型的特点及演变
1.建筑立面从结构变化到设计。传统建筑很少有建筑立面的概念,多为结构立面造型。现代建筑已经有了设计的概念,所以呈现多元化的立面造型。1)有结构传统建筑立面。传统建筑多为双坡硬山屋顶,正面立面变化少,侧面立面变化丰富。从传统的观音斗山墙到巴洛克式的观音斗山墙,再到几何形的山墙,这种变化凸显了传统建筑在现代的演变。传统建筑的立面比较封闭,窗户很少,形成了图底关系,门窗面积一般占墙体的2.5% ~ 16%。2)以游廊为特征的殖民地建筑立面。游廊增加了立面的层次,建筑分为基座、一层、二层(或以上)、屋顶等部分,呈现出水平延伸的构成。同时非常注意利用材料变化的反面来划分构图,也起到很强的装饰作用。从图底看,门窗占墙体的30% ~ 45%,大大增加了立面的开放性。3)设计感十足的西式建筑立面。西式建筑一般都是四坡屋顶。因为设计的介入,对于立面没有统一的模式,而是追求个体的独立。在强调建筑横向层次关系的同时,更注重模仿西方风格的竖向构图。西式建筑的立面已经设计了一定的比例。通过对绍宗图书馆建筑立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建筑遵循着严格的比例关系,说明西式建筑中存在着明显的理性设计倾向。这两类建筑的窗户强调功能性,门、窗、墙的比例大多在14%-26%之间,比较均衡。4)中西合璧的建筑立面。中西复合式建筑的立面是上述建筑立面的整合,既有传统建筑封闭的立面特征,又有西方建筑横向或竖向分割建筑的设计方法。通过对以三进院落形式开发的几座中西合璧建筑立面的研究,发现现代中西合璧建筑基本上都有一定的模数和比例。5)简约的现代建筑立面。平顶作为重要的造型标志之一,墙面笔直,没有过多的装饰。注重建筑比例和对称均衡的立面布局,但大多局限于水平维度,没有出现中高层建筑。
2.建筑门窗具有中西合璧的特点。最常见的传统风格门是地面砖门,平面;外墙窗主要有两种做法:窗孔窗和砖花窗。到了现代,西式门窗一般用拱券代替过梁。拱券和柱是常用的形式,柱的细节也有局部的演变。比如柱体上的凹槽几乎都消失了,柱头上做了各种简化和变异。中西式门窗通常采用中西造型元素叠加的方法,如将草纹漩涡换成类似江怀仁诊所三层柱柱头上的兽首图案。现代门窗造型相对简单,尊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注重功能,已经体现出科学化、风格化的趋势和明显的设计特点。此外,与传统建筑不同,现代建筑多为室内吊顶,在顶面与竖墙的交接处布置多层线脚作为装饰。现代建筑中,楼梯的位置非常重要,通风、采光、日照都很讲究,种类繁多,规定详细。随着阳台、平台或游廊的出现,铸铁栏杆也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出现。
第四,镇江近代建筑的建造模式及其演变。
1.新材料和新结构的出现。建筑材料从材料层面决定了建筑的结构形式。比如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西方建筑,最合理的结构是拱券,而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中国建筑,最合理的结构形式是梁柱。到了近代,除了木材,水泥、机制砖、机制瓦、钢筋混凝土、玻璃、陶瓷等新型功能材料的出现,都为建筑的变革提供了物质支持。首先,镇江的传统建筑是“框架”结构体系,而现代建筑是“承重墙”砖木结构体系,由砖墙和柱子分担荷载,部分建筑也采用三角形木桁架结构。其次,施工技术发生了变化。传统建筑的墙体主要采用乱砖砌成的空心墙,清末发展为青砖清水墙的“三走一丁”砌筑。近代早期建造的殖民地建筑主要采用“一皮光一皮小”的英式砌筑方式;近代中后期多采用青砖或水泥砖进行“一顺一丁”砌筑。外墙处理的主要形式有露、刷、刷、水刷、贴瓷砖。地板不再是传统的“空铺”方式,而是木板或者彩色地砖。此外,水、卫生、暖气、电等现代建筑设备的出现,充分体现了建筑技术的时代性和进步性,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2.设计师和建筑师的出现。中国传统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匠人”的创新和对建筑独立性、个性的追求。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扩张和影响,新材料、新结构的应用和新功能的需求推动了设计师的出现。镇江的设计师群体具有本土化和矛盾文化选择的特点,导致了镇江近代建筑的中庸性和非典型性,也影响了镇江近代建筑向现代建筑的发展。作坊是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传播而逐渐产生的一种新的专业组织形式,水电、厨卫系统等新行业也随之出现。此外,管理模式、制度、法规的完善,各种建筑规范的形成,设计思维的完善,使现代建筑焕然一新。总之,镇江近代建筑的建造技术是进步的、科学的,同时西方的建造方法又带有地方色彩的妥协与折衷。新兴技术应用范围小,技术发展程度低,建筑技术发展不平衡,是镇江没有出现上海、南京、南通等新式建筑和现代建筑的直接原因。
5.镇江近代建筑形态的演变特征、路径和动因。
镇江近代建筑形态的演变并不局限于某些建筑的演变;多于表面的抄袭和模仿;不仅仅是建筑本身,还有整体的特点。由于建筑结构和建造方式的变化,其演变具有从封闭形态走向开放形态、从单一走向多元的特点。建筑的本质不再以封闭的家庭为模型单位,而是从家族性转变为社会性。其演变一般表现为突变、渐变、再转化,其独特性是渐变过程中的文化矛盾。首先,这种进化是一种被动的、侵略性的文化传播,表现出突变的特征;其次,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方式和风格正在逐渐西化。到了近代后期,现代建筑的转型已经成为建筑发展的大方向。镇江近代建筑形态的演变路径呈现出一种非典型的"本土化演变"方式,即基于中国传统建筑造型元素和建造技术元素的"西化"表现,以及一种"不完全"的现代转型方式。一方面,传统建筑在近代的“西化”是一种非典型的、平民化的本土演变;另一方面,西方建筑风格也融入了传统的建筑技术元素,经历了“本土化”的演变。近代后期,镇江近代建筑向现代建筑的转化并不彻底,没有形成典型的现代建筑。镇江近代建筑现代化的路径是从最初的中西“二元并存”到前期的“自下而上”模式和中后期的“自上而下”模式。起初,中西文化共存了一段时间。随着商埠区的发展,中西文化的融合经历了从民间到官方的逐步扩展。直到省城迁到镇上,现代建筑的端倪才出现,也就是从官方到民间的转变,如图5所示。镇江近代建筑的特殊演变路径,为探索中国近代中小城市建筑的起源、定型和演变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从建筑发展演变的非物质动力来看,镇江近代建筑的产生和演变历史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必然结果。中西文化的冲击与融合,社会政治因素的变化与发展,交通区位的变化与交通方式的发展,经济体制的转型,影响了近代不同时期现代建筑的发展。此外,人们的心理、思想和行为的相互作用和转化也是现代建筑产生和发展的动因之一。它们是建筑形成的非物质因素和决定性因素。
不及物动词结束语
作者通过广泛的资料收集和大量的实地调查分析,系统地、动态地构建了镇江近代建筑形态演变发展的系统框架,并分析了其背后的非物质动因,提出镇江近代建筑的主要形态是“四种风格”和“七种空间模式”,建筑造型普遍采用“兼收并蓄”的设计方法,确定了近代镇江建筑的“基本模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近代镇江地区。指出镇江现代建筑演化路径的“非典型”和“本土化演化”方式;本文总结了镇江近代建筑的演变路径,为下一步镇江近代建筑的遗产保护和地域建筑的创新发展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基于此案例研究,将为其他类似城市的类似建筑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更多工程/服务/采购招标信息,提高中标率,可点击官网客服底部免费咨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