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江苏高考历史答案
CDDBAABCCD
ACABCDBDAD
2.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60分,包括必答题和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21至23题为标题必答题,考生必须每题作答。24号题目是“选题”。共有4道小题,考生只能选择其中两道。
21.答案要点:(12分)
(1)政治背景:官僚腐败;政治暴政(或政治混乱)。
(2)外观:自定义。
功能:提高学者的素养;净化社会风气;稳定政治秩序;建立道德规范。
(3)取舍:走孔孟之道,弃宋明理学。
原因:孔孟是儒家思想的基础。
(4)学风:务实(或务实)。
时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2.要点:(13分)
(1)经济因素:洋务企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
(2)表现:收入的减少;传统谋生手段的消失;不适应新的生产方式;无聊;对衰落世界的感受。
(3)省略。
23.要点:(15分)
(1)原因:君主立宪制(或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的政治保障;资本的原始积累;圈地运动提供的免费劳动力;国内和国际市场的扩大;手工业作坊时期生产技术的进步。
(2)建立:通过光荣革命(或权利法案)建立。
特点:议会取代了王权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贵族控制议会;工业资产阶级未能充分参与政权。
(3)新斗争:1832议会改革运动。
原因:经济发展与政治体制存在矛盾;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地位的提高;工业资产阶级参政愿望的增强。
(4)关系:政治变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经济发展将促进政治变革。
24.
一个关键答案分:(10分)
(1)模式:官方阵营。
原因:民众缺乏创业意愿;发挥官办企业的示范效应。
(2)变化:从政府经营到政府支持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原因:官办企业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官办企业阻碍民营企业发展;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竞争力增强;经济学家对政府官办政策的不满。
(3)认识:政府干预经济是必要的;政府干预的方式应该根据情况而改变。
b要点:(10分)
(1)基本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工业的发展。
(2)实践: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大规模工业化。
(3)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理解:经典理论指导实践;完善科学实践发展理论。
c要点:(10分)
(1)地点:①埃塞俄比亚②肯尼亚
之前日期:③400万年以上(或450万年以上)。
物证:④早期人类化石(或最早的人类近亲化石)
(2)关联性: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古人类从非洲向全球扩散。(或者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的某些地方,传播到世界各地。)
(3)方法:跨学科史学。
历史观:种族优越论;欧洲中心主义。
证据:考古证据。
d答案分:(10分)
(1)原因:侵华日军集体屠杀遗址;遇难者的埋葬地之一。
人数:30万;年份:1937。
(2)规定:具有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能引起共鸣,与具有一定意义的事件密切相关的历史遗产。)
特殊作用:具有警示意义。
(3)规定:真实性和完整性。
意义:反映了人类过去犯下的不可挽回的错误,警示世人不要重蹈历史覆辙。(或者铭记历史,防止历史悲剧重演,培养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