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草原历史
阴山脚下的敕勒川。天如穹苍,笼盖四野。天苍苍野,风吹草动见牛羊。
——北方民歌《智利之歌》
说到大草原,你是否和我一样跳出这首《智利之歌》?
“天苍苍,旷野茫茫,风吹草低牛羊。”哪些朴实无华的话语,组成了一个富有感染力的语句,豪迈、直白、壮阔、开放,就像草原人的性格。
《敕勒川》中描绘的草原究竟在哪里,至今尚无定论。有人说在山西朔州、宁武,有人说在内蒙古阴山下呼和浩特黑河流域,有人说内蒙古土默川平原赤乐川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内蒙古东北有一片大草原,完美的体现了民歌的形象,甚至弥补了民歌的空白。......
我说的是——呼伦贝尔草原。
当我们想欣赏草原风光时,内蒙古是大多数人的首选。自古以来,这片狭长的土地一直是水草丰美的游牧天堂:汉武帝曾在这里种田养马,匈奴、鲜卑、女真等少数民族曾在这里狩猎繁衍。蒙古战士从此建立了横跨欧亚的英雄帝国。......
平缓起伏的地形,1,000米以上适宜的海拔,造就了牧草的理想家园,在内蒙古东西部1,654,38+0,800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诞生了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乌拉盖、阿拉善等众多草原。由于地形和气候的不同,有的是森林相伴,有的是沙漠相依。
呼伦贝尔草原不仅是内蒙古最美的草原,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位居其中之首。我查了一下世界四大草原,发现有两个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和呼伦贝尔草原),另外两个是新疆的那拉提草原和南美的潘帕斯草原。所以我觉得上面的说法不太恰当,应该是:因为呼伦贝尔草原是内蒙古最高的,所以是世界最高的。这就好比说:因为一个乒乓球运动员是中国最好的运动员,所以他是世界第一;因为一支NBA球队是美国的冠军,在世界上无人能敌。
那么,世界上最美的呼伦贝尔草原到底有多美呢?
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内蒙古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以西。不是一眼就能完全看出来的草原,而是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奇、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旗、海拉尔区、满洲里市、额尔古纳市南部、牙克石市西部的草原。它是一个东西宽约350公里,南北长约300公里的草原群。这里有3000多条大小河流纵横交错。
这里呈现给你的是海拉尔区北部的草原。
初秋的早晨,下着中雨,天气阴沉。我从海拉尔出发,乘车南下,来到了草原地区。好在天气很好,到了草原,万里晴空。
在路上,我遇到了矗立在道路两旁的两座雕塑。导游说他们是一男一女,男的叫“贝尔”,女的叫“呼伦”。
(呼伦)
(钟声)
原来“呼伦贝尔”是一对年轻人的名字。自然,有一个浪漫的传说:
很久以前,蒙古部落有一对青年男女,他们彼此相爱。这个女孩的名字叫呼伦,她擅长唱歌和跳舞。这个年轻人的名字叫贝尔。他非常强大,骑术和射击都很好。他们的生活原本无忧无虑,后来恶魔曼格斯带着呼伦,吸干了草原的水,导致草原变黄,牛羊死亡。为了拯救草原和他的爱人,贝尔拿起他的弓为曼格斯报仇。在与恶魔的战争中,英勇的呼伦为了避免被曼格斯侮辱,吞下了曼格斯头上的绿珠,将它变成了一个浩荡的湖泊。贝尔趁机杀死了曼格斯,但由于爱人的牺牲,他非常伤心。他拉断了弓,突然草原崩塌了,贝尔也变成了一池清澈的湖水。
就这样,一对恋人化作了呼伦湖和贝尔湖两个大湖,把自己炽热的爱情献给了草原。草原也偷偷地裂开一条乌尔逊河,连接着两颗年轻的心。
草原又繁盛起来,人们为了纪念呼伦和贝尔,把它命名为“呼伦贝尔草原”。
连接呼伦湖和贝尔湖的乌尔逊河属于中俄界河埃尔贡河的水系。这是一条蜿蜒的河流,有九个弯通向回肠。草原上的大部分河流都是这种弯弯曲曲九转回肠的形状。然而,一个“九转回肠”却翻出了“天下第一水”的美誉,让饱尝过这一切的游客“流连忘返”、“流连忘返”
磨子格勒河也属于埃尔贡水系,发源于大兴安岭西麓的陈巴尔虎旗,由东北流向西南,最终汇入海拉尔海。
1961年,叶圣陶、老舍、曹禺、端木蕻良等作家应邀游览呼伦贝尔草原。当他们看到九曲十八弯的磨子格勒河时,都惊叹不已。端木蕻良说:“我跨过了多少条河,却从来没有跨过这样的河。我见过多少水,没见过这样的水。”老舍甚至称赞这条“迂回、明如玻璃带”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曲水”。
的确,不要说那些对美极其敏感的作家,就算是我这样的普通人,也不禁有些陶醉:在蔚蓝的天空和秋色初染的草甸下,我看到了这样一条连续的细带,从绿色和蓝色交汇的天空蜿蜒而出,然后向着无尽的远方蜿蜒而去,凹成W形,弯成S形,又盘绕起来。如一缕婀娜多姿的雪花挂毯镶嵌在翠绿色的地毯上,再加上点缀在江边的小蒙古包和斑驳的牛羊马群,我不禁奇怪地想起了张飞。书上说他粗犷细腻,呼伦贝尔草原辽阔美丽。
磨子格勒河畔有一个名为“世界草原蒙古魂游牧部落”的景区,是草原上为数不多的文化景区。在这里,你可以了解成吉思汗的历史故事和蒙古人民的风俗信仰。
进入雄伟的大门后,首先看到的是成吉思汗骑马的雕塑。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曾在此备马,与各部角逐,最终占领呼伦贝尔草原。马下的半球,展现了蒙古帝国昔日的疆域,展现了一代天骄的雄姿。成吉思汗曾说:“我的鞭子所指向的地方,都将成为我的马牧场。”当勇敢的蒙古战士把战争带到欧洲时,信仰基督的欧洲人认为这是上帝派来惩罚他们的鞭子。雕塑前有传说中的“上帝之鞭”——一条9.9米长的鞭子,用俄罗斯红木手工打磨而成。
在伍德路的两边,有草原人民的神圣动物和蒙古帝国的开国英雄的雕塑。比如成吉思汗的传奇故事——“战神从天而降”就描绘在下面的青铜圆柱上:成吉思汗出生于5月31162,出生时手持战神之矛,被称为“草原狼王”。
下图为Bolshoy的雕塑:Bolshoy加入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的战争,多次将铁木真从险境中解救出来。他立志勇敢,善战知兵,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是蒙古帝国十大功臣之一,被封为太师,广平王,谥号忠义。
世界草原景区还有一个世界最大的敖包——腾格里敖包。
“敖包”是蒙古语,意为“世杰”。它是蒙古族祭祀的重要载体。祭祀敖包是萨满教的源头,敖包上的树枝代表着蒙古人心中的森林之神。对敖包的祭祀可分为血祭、洒祭和火祭。血祭就是宰杀牛羊,在敖包面前献祭。洒祭就是在敖包前洒鲜奶、奶酒等祭品。火祭是在敖包前点燃干树枝或牛、马、羊粪。祭祀者围着火堆排三圈,一边念着自己的姓氏,然后把整只羊扔进火里。越火越好。
这个腾格里敖包建于2016,直径50多米。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敖包。“腾格里”在蒙古语中是“永恒的天堂”的意思,是蒙古人心中的神,主宰着万物的生命。腾格里敖包的建立,表现了对永恒天道的崇敬和对天道庇佑的感恩。据说这个敖包的材料里有来自布尔汗山的圣石。(布尔汗山:蒙古圣山,成吉思汗龙兴之地,因三次救成吉思汗一命而闻名中外。《蒙古秘史》记载,当年逃脱抢劫杀人的铁木真只身前往布尔汗山,向圣山鞠躬九次,并许诺子孙每年都要祭拜圣山。)
草原上的另一处文化景观是金帐汗蒙古部落,这里的布局再现了当年成吉思汗征战时的帐。公元1202年,铁木真对蒙古贵族的保守势力发起讨伐,讨伐地点在磨子格勒谷地的回屯山一带,所以这场战役也被称为“回屯战役”。战役中,铁木真佯装战败,将敌人诱入深处,然后用箭雨破敌,取得胜利。这场战役巩固了他的可汗地位,征服了蒙古高原东部。为了庆祝,铁木真在美丽富饶的莫孜格勒山谷搭起了金色的帐篷。现在很多关于成吉思汗的影视作品都是在这里拍摄的。
如前所述,呼伦贝尔草原是许多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摇篮。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大草原并不像现在这样宁静。想要了解众多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最好的去处就是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所以接下来,我们将转战海拉尔,探寻呼伦贝尔的过去。
(海拉尔成吉思汗广场雕塑)
呼伦贝尔不仅是大草原的名字,还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呼伦贝尔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海拉尔区,我们要去参观的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就在这里。
历史学家简伯赞曾说:呼伦贝尔草原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大多数游牧民族——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都是在这个摇篮里长大的。
其实这个摇篮还包括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春秋战国时期,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被东胡人控制。汉初匈奴大败东胡,东胡部落联盟瓦解。有些东胡人躲在大鲜卑山(即大兴安岭),所以取名“鲜卑”。此时呼伦贝尔被匈奴控制,后来匈奴西迁。鲜卑人走出大兴安岭丛林,来到呼伦贝尔草原,然后“光宗耀祖中原”,建立北魏,统一天下。
(北魏拓跋焘皇帝派中文系侍郎李昌等人到鲜卑祖居祭祖。)
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其余的鲜卑人,如史维部、回纥部、突厥部、拓跋部、辽代契丹部、金代女真族等相继崛起,统治呼伦贝尔,直到公元12世纪,蒙古各部在呼伦贝尔悄然崛起。在成吉思汗南征和统一蒙古草原的战争过程中,他在呼伦贝尔进行了几次决战,消灭了政敌,最终统一了蒙古高原。从此,北方草原上诞生了蒙古族这个有着共同语言、地域和文化的民族。
(成吉思汗的金顶帐篷:蒙古人的“宫殿”)
元朝灭亡后,成吉思汗的后裔退守蒙古草原,而元顺帝的后裔则在呼伦贝尔草原流浪,直至加入金朝。清朝建立后,居住在这里的鄂温克族、达斡尔族、巴尔胡蒙古、鄂伦春族等民族组成八旗镇守边疆,抵御沙俄入侵。
清雍正十二年(1734),呼伦贝尔建城,城址在海拉尔区正阳街一带(即博物馆所在地)。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呼伦贝尔市商业贸易繁荣,出现了隆泰、金星等店铺,以及以缎布为主的瑞士富昌商行。
历史上,生活在这里的民族大多是森林狩猎民族和草原游牧民族。不同于农耕民族,他们的生活更加依赖自然,从而形成了深厚的萨满信仰。
(萨满仪式)
萨满是一种崇拜自然的信仰,崇拜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如天、地、日、月、星、山、水、火、风、雷、雨、树等。人们认为这些自然存在物表现出生命、意志、情感和灵性,所以对它们进行崇拜和祈求,希望能消灾、减灾、得到保佑。上面说的敖包就是萨满仪式之一。
(那达慕大会赛马排名卡)
除了萨满教,来自西藏的喇嘛教也对这一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外来喇嘛教在与萨满教的斗争中得以生存并迅速发展。
(喇嘛教乐器)
不同的环境和信仰造就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文化和艺术。以下图片反映了游牧民族的生活和文化特征:
(靠水草为生的游牧生活)
(桦树包:桦树皮是常见的工具材料)
(在大自然中拔起马头琴,与牛羊共享休闲)
(少数民族乐器)
离国家博物馆不远就是成吉思汗广场。刚从文献上了解到蒙古的崛起,看看广场上的成吉思汗雕塑就很不错了。
广场中央除了腾跃鞭笞的成吉思汗,广场一侧还有一组雕塑,名为“郑”。雕塑人物有成吉思汗、他的二哥、弓箭手格萨尔、博尔忽、木华黎、布尔什维、赤老温,被称为“四杰”,还有布泰、哲勒米、哲别、苏代来等“四獒”。他们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的战争中屡立战功,是成吉思汗麾下最杰出的猛将。
近代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原饱受创伤,草原人民饱受欺凌。东北沦陷后,呼伦贝尔成为日伪管辖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公园就是那段历史的见证。
纪念公园位于海拉尔铁路工人村北部。是5A级的战争主题公园。原来是日军海拉尔要塞。海拉尔要塞是日本关东军为了进攻苏联而设置的15军事工事中最大的两个要塞之一(另一个是黑龙江省的东宁要塞)。
纪念公园外停车场附近的草地上有许多苏军T-34坦克和苏军士兵的模型,展示了苏联红军攻克海拉尔要塞的战斗场景。
纪念公园还展示了那个时代一些武器和车辆:
(三七高射炮)
(细菌车)
纪念园的主要景观是海拉尔要塞遗址。进入遗址前,会经过一个博物馆,里面展示了海拉尔要塞的建造过程,苏联和日本的诺门罕战役的惨烈,也记录了要塞建造完成后,日本关东军为保密而杀害中国劳工的滔天罪行。
我一般在进入堡垒遗址前会租一件外套,因为地下堡垒的温度有20米深。我去的那天下着雨,外面已经阴沉沉的了。进入要塞后,我觉得更冷了。虽然堡垒内有医务室、烹饪室、厕所、办公室、军械库等各种房间和设施,但还是让人感到异常的寒意和恐惧,仿佛进入了《生化危机》中的恐怖游戏场景。
海拉尔要塞建于1934年,完成于1937年。是日本关东军在10多万中国劳工的威胁下修建的,包括敖包山、北山、西山、东山等阵地。完工后,关东军坑杀劳工。在今天北山和敖包山之间的一个万人坑里,还躺着成千上万具密密麻麻的白骨。
8月1945,18日,苏联红军攻破海拉尔要塞,日军无条件投降。......
在纪念园的坦克远处,可以看到白色的佛塔和红色的佛寺,这是海拉尔的另一个景点——两江圣山。
两河指的是海拉尔的母亲河海拉尔河和伊敏河,圣山指的是神圣的敖包山。这个地方也被称为“一塔两庙”。一座塔是位于敖包山的慈济金刚塔,另外两座寺庙是位于山腰的达尔吉林寺和万佛寺。
慈济金刚塔是一座藏式白塔,由塔基、塔身、相轮、刹顶组成。白塔在远处非常显眼,近看更显圣洁雄伟。
达尔吉林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达尔吉林”意为“长生寺”,寓意呼伦贝尔草原繁荣昌盛。
(站在慈济金刚塔上俯瞰达尔金寺)
(天王殿,大耳吉林寺)
万佛寺是汉传寺庙,始建于清代。这里佛教氛围浓厚。时不时能听到诵经声和佛钟声,灵魂在绿草蓝天中得到净化。
作为市中心的海拉尔就在这里,下一站是扎赉诺尔,这里是猛犸象的故乡,上面提到的呼伦湖也位于这里。来和我一起看看吧。
如果你没去过呼伦贝尔,“扎赉诺尔”这个名字你可能会很陌生,但“满洲里”可能会有所耳闻,因为它具有鲜明的民族和时代特色。
其实现在满洲里管辖的扎赉诺尔比满洲里更古老,历史上更有名:“扎赉诺尔”是蒙古语,翻译过来就是“一个像海一样的湖”,也就是呼伦湖,意思是这片草原的名字来源于此,在几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生活在今天满洲里地区的原始人就叫“呼伦湖”。
既然到了扎赉诺尔,那就先去看看扎赉诺尔(呼伦湖)吧。
呼伦湖位于扎赉诺尔以南约20公里处,夹在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和扎赉诺尔区之间,周长447公里。是内蒙古最大的湖泊,中国第四大淡水湖。难怪蒙古人称之为“如海之湖”。
呼伦湖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腹地,被称为“草原之肾”,因为它在维护草原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动植物资源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呼伦湖又被称为“草原明珠”,可能与上文提到的呼伦贝尔传说有关:被劫的呼伦贝尔为了讨好魔王芒古斯,假意从魔王头上取走了珍珠。呼伦知道一颗珍珠是一泓清水,为了滋润被魔鬼吸干的草原,她把珍珠吞下,变成了呼伦湖。
(景区内有呼伦捧珠雕塑)
很多人来呼伦湖都是抱着很高的期望,但说实话,呼伦湖的景观并没有那么惊艳。草海与湖海相连,阴沉沉的让湖水有点暗淡。岸边没有多少明亮的建筑。我只是觉得自己在普通的湖边溜了一圈。只有湖中央那座打着彩虹伞的小岛,让人感觉有些独特的意境。
(湖心岛)
或许景区也觉得有所欠缺,在湖边布置了几组雕塑作为补偿。虽然看了《扶摇直上》,但是心情并没有扶摇直上。
也许是角度不对,天气不对。第二天天气好的时候,我在猛犸象公园看到了鲜艳多彩的扎赉诺尔。
如前所述,扎赉诺尔是猛犸象的故乡,于是在扎赉诺尔新区建起了猛犸象公园,其中“最大的猛犸象雕塑群”被授予吉尼斯世界纪录,共有87个造型各异的猛犸象雕塑,十分壮观。
有的是小长毛象在玩:
有的是长毛象在迁徙:
有些是巨大的,应该是巨大的领导者:
有的个头差不多,应该是青梅竹马:
除了猛犸象,公园里的建筑也很漂亮,比如右边的观光塔和儿童科技馆。
观光塔是欧洲的哥特式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