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美学的发展史

苏联和东欧国家:苏联的美学研究从50年代中期开始就异常活跃。苏联可以说是最早从政府层面关注体育美育的国家,教育部门也一直重视体育与美育的合作。苏联体育美学研究的特点是起得早,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但后来逐渐允许发表不同的学术见解,展开激烈的争论。在研究中,注意力集中在竞技活动的欣赏上,而忽略了身体动作的基本审美特征。东欧国家的体育理论与苏联一脉相承,深受其影响。民主德国、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的理论研究各具特色,其中民主德国的体育美学更为突出。

欧美体育美学研究:西方国家的美学流派和理论较多,善于吸收哥大领域的最新成果,微观研究严谨,但对一般性和整体性的宏观理论研究较少。65438-0972,国际运动哲学研究会在波士顿成立。部分研究成果如下:体育具有一定的艺术特性,寻求从体育表演中生产艺术作品的媒介,探索艺术和体育体验的本质,探讨体育竞赛的目的和附加美问题。1984奥林匹克科学大会在美国西北部尤金的俄勒冈大学举行,主题是“运动与美学”。1974《运动美学》在伦敦出版,这是一本关于早期欧洲社会的集体观和审美观的散文集。进入21世纪,欧美学者对体育美学的研究正朝着更细致的领域发展。

日本体育美学研究:1950年,日本主要从哲学美学的形而上学角度观察体育美学,主张“意象美学”,认为体育就是体育教育,体育美学类似于艺术教育的美学。20世纪60年代,日本结合生理学探讨人体的形式美,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整理出一些有价值的健美运动方法,强调美学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从解剖学方面探索身体的美。20世纪下半叶,许多论文讨论了竞技体育的美学问题和竞技美学的现代意义。

中国体育美学的兴起与发展:美学在中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直到20世纪初才从西方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