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铜像今不在——西天黄鹤楼一老朋友辞

东川以产铜闻名于世。号称天南铜都,东川人自称铜都,东川文化自诩铜文化,东川视铜为东川之宝,位列东川新三宝古铜、奇石、红土地之首。

东川开采铜矿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代有马塔露铜,战国时期有铜矿开采和冶炼。西汉时用铜和木炭冶炼铜锭铸造钱币。东汉以后,为历代王朝提供了铸币原料,康干史圣70%的铜钱由东川铜业铸造。

东川铜矿是一个层状铜矿,属于海相沉积铜矿。其矿石成分主要为绿色锡蜡-铜、紫色锡蜡-杂色铜(颜色似青铜,并伴有深蓝色、紫黑色和红色斑纹,故称杂色铜)和金箔-黄铜。紫锡蜡是制作杂色铜的原料。

紫铜是一种天然铜,最早是人类发现并应用的。中国在三皇时代开始使用紫铜,夏朝进入青铜时代。商朝早中期,中国的青铜冶炼越来越成熟,生产出比纯铜更坚硬耐用的铜锡合金制品。《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堂产银、铅、白铜。”塘朗就是滇东北的东川、会泽一带。殷商时期,商朝国王武定公主,死而贤妻,葬有大量青铜器。据科学资料分析,这些青铜器的原料来自今天会泽、东川、巧家一带的金沙江。东汉时期,会泽的“唐郎铜版画”远近闻名,铜版画的铭文和图案记录了中原文化和滇中文明的深厚渊源。

斑铜源于青铜,始于明代,始创于东川。宋明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500年前明朝宣德年间,朝廷铸造宣德炉,东川工匠参与其中,实现了“金银铜锡混为一团,命为铸炉”的技艺。在此基础上,东川工匠世代反复实践,最终确定了将稀有分散的贵金属成分聚集成较大晶粒的冶炼工艺,并总结出选料、提纯、粗胚、成型、点烧、整形、精整、点蚀、点煮、点曝、擦洗、抛光等一整套独特绝技,创造出了优于青铜的点铜制品。

斑铜可分为生斑和熟斑。斑,即由天然铜矿石制成,胎薄,焊缝,条纹小,有角斑,锐角,折射强,立体效果,错金,铜中有斑,似红金水晶,色彩瑰丽斑驳。现货因工艺精湛而被称为稀世珍宝,但现货矿石稀少,原料不易,产品少。清末,昆明的工匠发明了熟斑,即在熔化的纯铜中加入适当比例的其他金属,以“混而不相容”的状态,经过铸造、抛光、化学着色、点斑等工艺加工而成。斑纹略呈放射状,形状和大小分布均匀,生动自然,造型细致复杂,更显优雅丰富。熟斑制品较厚,无焊缝,条纹花纹较大,呈红色,斑点多为不规则的圆形或条状,斑点暗淡无立体感,多做成工艺品供爱好者收藏。

东川斑铜制品制作精美,“美在斑”,“贵在简”,被称为“金属宝石”。从工艺上看,斑铜的制作吸收了中国历代工艺技艺的精华,有铸、敲、锤、刻、凿、嵌、镀、捏,还有独特的表面处理工艺。东川精美的传统斑铜工艺曾引起周总理的注意,指示他尽快探索这项工艺绝技。沿袭丞相遗志,东川(包括东川府旧址会泽)多年来一直在探索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了动物、花卉、瓶、器、香炉、壁饰等六种斑驳铜制品,享誉海内外。

东川铜最后的辉煌是在20世纪50-80年代,国家组织大规模勘探,成立东川铜矿管理局,进行大规模开采。东川曾经是云南省的直辖市。1980期间,东川铜矿采选能力全国第三,铜精矿产量全国第五。但短暂的辉煌之后,是资源枯竭后的迅速衰落。起初东川1999撤市,后东川铜矿管理局2001宣布破产。东川开始了经济转型,曾经提出东川老三宝土豆、面条、张凤仪到新三宝古铜、奇石红土地的发展方向。然而,经济转型并不那么顺利。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东川依然无法摆脱对铜矿的依赖。铜矿文化深深影响着东川人的思想,矿产至今仍是东川经济的支柱产业。令人担忧的是,随着环境治理和环保标准的提高,东川的矿产经济还有很多路要走。

铜矿文化在东川人心中根深蒂固,采矿选矿的思维固化了东川的经济转型。2000多年的铜处理和铜加工在东川已经消失,几乎没有企业在青铜制品和现货铜技术上形成规模。相反,曾经是天南铜都东川州的会泽,在现货铜技术的传承与创新上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现货铜的产业化、企业化已经初具规模。张的杂色铜已经传给了第十三代传人张伟。张的杂色铜厚重、古朴、典雅、辉煌,让人爱不释手。就连出身工匠家庭,热爱雕塑、绘画和传统技艺的马永义,也凭借多年的经验和技艺,努力钻研金相,创新斑铜工艺,成为斑铜工艺大师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会泽斑铜工艺传承人。

老朋友从黄鹤楼辞职。东川人还陶醉在天南铜都的铜文化中。他们刻意将铜文化融入社会生活,追溯东川铜文化的历史,追忆东川铜文化的过去,但辉煌已经过去。如何突破这种文化传承,成为了对东川人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