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京剧的起源
形成与传播:京剧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的徽班,以唱吹调为主,打高音,演黄儿。徽班流动性强,与其他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上相互交流渗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它也搬演了许多昆曲,也吸收了罗罗腔和其他杂剧。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高浪亭(著名月官)为首的第一批徽州班(三清班)进京参加乾隆八十寿辰庆典演出。《扬州画舫录》载:“高浪亭入京,与安庆花部,合京秦,其班称三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出版的杨茂建《梦中书》也说:“而三庆先于四庆。乾隆五十五年进督竹盒时,称之为‘三庆徽’,是徽州阶层的鼻祖。”吴子舒在《随缘诗注》中更具体地指出,“闽浙总督吴娜拉命浙江盐商联合安庆回民祝李”。后来很多徽州班陆续去了北京。著名的班有三清、四喜、春台、和春。虽然和珅创建于嘉庆八年(1803),晚于三清十三年,但后人仍称之为“徽州四班进京”。
乾隆、嘉庆年间,北京文物丰富,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各剧种艺人云集。北京舞台上的昆曲、京剧、秦腔是对立的。惠班来京,首先致力于“京秦结合”。当时秦腔和京剧基本同台演出,“京秦不分”(《扬州画舫录》)。徽班发扬博采众长的传统,广泛吸收了秦腔(包括部分京剧)的剧目和表演方法,继承了许多昆曲剧目(并排演了昆曲《桃花扇》)及其舞台艺术体系,因此在艺术上得到迅速提高。
徽班本身的艺术特色是它能在平衡之争中胜出的主要原因。声腔方面,除唱黄儿调外,“连五方之声,成同”(《阳光下看花》);剧目方面,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表演方面,简单真实,业务齐全,适合广大观众的欣赏要求。
在表演安排上,根据《中国梦》,四个徽州班“各擅胜场”。三清以“轴心”(近日接新戏)获胜,四喜以“曲子”(擅长唱昆曲),和春以“巴子”(擅长演武侠剧)获胜,春台以“孩子”(以童灵为称呼)获胜。重视艺术和管理,能充分发挥专长,进步很快。到道光后期,徽班在北京取得了优势。《中国梦》说:“今乐部安徽人最多,吴人不如之。蜀中无名人。”他还说:“戏班必须在徽州演出。”广德楼、广和楼、三清园、清远乐园等最大的剧场也将以徽班为主。“徽班成长发展的过程,也是它向京剧转化的过程。这一演变的完成主要以回汉合流、皮黄交融为标志,形成了西皮、两种口音的板腔唱腔音乐体系,逐步完善了唱、读、奏演奏体系。米应贤(又名米),湖北崇阳人(指安徽人),是最早随同徽班进京的汉调演员。生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在春台加入徽班,在嘉庆前后进京演唱。他表演出色,擅长红剧,名声极长(见李登其《中国梦》《频谈》)。它被认为是中国著名演员余三胜的开创者(当时曲艺的歌词里有“亚运会要以米为先”这句话)。道光年间(1821-1849),来京加入徽班的汉调演员逐渐增多,包括王洪贵和刘莉。苏海安居士《燕泰赵鸿记》(约作于道光十二年前)说:“京师仍楚调。”其中的音乐家,如王洪贵和李,都声称自己是新时代的人。“楚调是汉调,汉调是西皮调。可见西皮调当时在京流行,王洪贵和刘莉的《善是新声》推动了西皮调的创新发展。在回汉演员的共同努力下,西皮和逐渐融合。开始不同的戏,根据不同的出处分别唱西皮或黄儿;后来有的戏同时唱西皮和黄儿,甚至在同一个唱段里先唱黄儿后唱西皮,可以相互协调,融为一体。罗管(源于徽调《泥河》)就是一例。音韵方面,形成“中州韵、湖广韵”的格律形式。有京鄂混声,分别用京鄂两个调,尖,按《十三弦》押韵。黄儿的伴奏乐器,经过反复多次,终于在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弃用了笛子,与西皮统一使用了胡琴(曲调不同),但在唱吹时仍按徽班传统用笛子伴奏。
道光末年,西皮戏大量出现,徽班与皮黄并行演出也很普遍。据道光二十五年出版的杨敬亭《斗门略》记载,三清班的程长庚、四喜班的张二奎、春台班的余三胜、刘莉、春班的王宏贵等,如《捉放曹》、《定军山》、《击鼓曹》、《扫雪打碗》等。从那时起,它就被与京剧舞台上常见的传统剧目相提并论。另一种观点认为,京剧是在谭鑫培成名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形成的。究其原因,当时的皮黄戏曲从音乐、表演到唱腔的声韵都有严格的规范。在此之前,也就是程长庚时代,它还属于徽调的范畴。
同治六年(1867),京剧传到上海。新建的满庭芳剧院是从天津请到北京的,受到观众的欢迎。同年,谭贵茶园通过北京三清班邀请了一大批京剧名角演员,包括夏(润之父)、熊金贵(童之父)、花旦冯三喜(冯之父)。都定居上海,成为以上海为中心的南方京剧一家。后来,更多的京角相继南下,如周春奎、孙菊仙、杨月楼、孙春恒、黄月山、李春来、刘永春、梆子花旦田纪云等,使上海成为与北京并列的另一个京剧中心。
在此之前,上海在咸丰初年就有昆班和徽班演出。京剧进入上海后,也出现了京徽同台、京昆同台、京梆子同台的情况。这对南戏特色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杰出的徽剧演员王洪绶(子)到沪后经常参加京剧演出,并带来了《徐策进城》、《扫松下之书》、《雪抱蓝关》等徽剧。融入京剧,并把徽剧主调之一的“高拍子”融入京剧音乐,还把徽剧的一些红戏及其表演方法吸收到京剧中。这对扩大京剧剧目、丰富舞台艺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此外,梆子艺人田纪云在上海的艺术活动也影响了南派京剧的发展。他的《花灯戏》《斗牛宫》,实在是后来“机关戏联台”的矫枉过正。从光绪五年(1879)开始,谭鑫培六次赴上海,后来的梅兰芳等著名演员也经常在上海演出,促进了北派与南派的京剧交流,加速了京剧艺术的发展
在京剧进入上海之前,也就是咸丰十年(1860)以后,随着出差和戏班演出,迅速传播到全国各地。比如天津及其周边的河北地区,就是京剧传播最早的地区之一。道光末年,余三胜活跃在天津(他和父亲死后葬在天津);丑角演员刘赶三,先在天津做票房,后赴京“下海”。孙菊仙,老演员,曾经是金曜的票友。山东是徽州阶层进出北京的必经之地,而山东商人又是北京经济活动的重要力量,所以很早就有京剧表演在山东出现。早在乾隆年间,安徽艺人就进入曲阜孔府演戏。安徽、湖北、东北三省也是京剧传播较早的地区。到20世纪初,南有福建、广东,东有浙江,北有黑龙江,西有云南,都有京剧活动。抗日战争时期,京剧在四川、陕西、贵州、广西也有很大发展。
1919年,梅兰芳率剧团赴日演出,京剧第一次传播到海外。1924年再次率团赴日演出,1930年梅率剧组20人访美,大获成功。1934年应邀出访欧洲,赴苏联演出,引起欧洲戏剧界的关注。从此,京剧在全世界都被视为中国的戏剧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