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经历过几次翻译高潮?代表是谁?

中国翻译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宋代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西学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

1.东汉至宋代的佛经翻译,代表人物有:玄奘、晋代道安、秦代鸠摩罗什。

从汉代到唐宋,佛教传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的儒道思想相融合。随着佛经的传入,印度的哲学、文艺、医学、天文学、算术甚至语言都在中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这一时期的翻译活动主要是为了传播宗教。

2.明末清初的西学翻译,以徐光启、李之藻为代表。

当时由于对外交通的需要,创办了四溢馆,培养翻译人员。明末,西学东渐,翻译更加活跃。但是这个时候,翻译的方向就完全变了。不再是印度佛经,而是欧洲天文学、几何学、医学的经典。中国翻译史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3.西方翻译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以鲁迅和严复为代表。

鸦片战争后,中国有识之士感到有必要向西方学习,翻译活动逐渐兴起,形成了中国翻译史上的又一个新阶段。五四运动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现代时代,翻译的重要性远远大于以前。中国新文学的崛起离不开翻译。

扩展数据:

由于时代不同,严复对“信、达、雅”这一翻译标准的阐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多年来,这三个字从未被我国翻译界所抛弃。原因如下:作为翻译标准,这三个字简洁、有层次、突出;其中,“信”和“达”更为重要,而其中,“信”尤为重要。

因此,有些译者仍然以这三个字作为今天的翻译标准,只是有人赋予了这三个字新的内容和要求。比如,他们认为“雅”不再是严复所指的“尔雅”和“带有汉前文字的句法”,而是“保留原作风格”的问题。总之,严复为中国的翻译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