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水利工程

水谷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65438+6900万立方米。根据计算,游仙段水能理论储量为2.9万千瓦。65438年至0974年,由省、地、县水利水电部门勘测设计,在攸县苏洲梓人桥修建了苏洲水轮泵站。当年5438年6月+10月开工,水谷干流被截断。1978年7月建成投产,建成360米长的浆砌石重力坝,25座钢弧形闸门,9座水力自动翻板闸门。工程控制流域面积4620平方公里,年均流量约30亿立方米,兼有灌溉和发电功能。配备15液压泵,净水头高度34.5米,总涌水量5立方米每秒。配备8台发电机组,共计2500千瓦,其中50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4台,125千瓦水轮泵发电机组4台。农田需要水的时候主要是抽水,需要水少的时候主要是发电。年平均抽水量约18万立方米,灌溉茶陵县菜花坪镇、虎踞镇4万亩农田。年平均发电量约为11万千瓦时。1977年7月,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来攸县参加全国南方水稻工作会议。在省委书记毛志勇、王治国的陪同下,他考察了苏洲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现场。1978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谭震林专程回老家考察农业机械化,并驱车前往苏洲抽水蓄能电站。当他看到湍急的河水被送进几十米高的水渠时,他笑着说:“没有机械化,河水从哪里上山?现在这里的农民不怕干旱了!”2009年6月5438+10月,吉水通坝水利枢纽工程全面开工。工程控制流域面积6115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166立方米每秒。大坝设计为11孔弧形钢闸门,净宽14m,高8m。正常蓄水位海拔72米,设计三台发电机组装机,1.5万千瓦,年均发电量5723万千瓦时,年通航能力50万吨。静态投资2.45亿元,预计2013年建成投产。通坝工程建成后,不仅增强了攸县的能源自给能力,还为县城打造了一个水上休闲景区。

吉水经过攸县县城,县城一直对吉水毫无防备。记录显示洪水已经多次淹没了这个县城。同治版《攸县志》记载:“道光徐兵(1826)六月二十五日大雨,陵县产水饺。27日,洪水突然到来。城里的水有七尺深,周围漂浮着成千上万的人。衙内人去楼空,倒塌了,很多农房被冲走了。知县夏向康复君和严道贤详细报告,他们都来探望。在陈语安道复任之前,我就知道江绍宗下乡调查去了,可是到了夏天,他居然死了。”21世纪,经过前期规划和准备,攸县于2001,1,1开始修建县城防洪堤,2008年完成北保护圈3265m防洪堤建设,201,1完成南防洪堤建设。姜维河县城风光带以防洪堤为基础,全长231.5米,总投资1.2亿元。有贯穿全境的滨江大道,3米宽的花岗岩人行道,1,31,68平方米的绿化带,7个大小广场,面积3795平方米。铁路桥下,有花池、健身场、观景台。汛期,河水汹涌澎湃,波澜壮阔;远远望去,峰峦起伏,层林叠翠,文明古塔若隐若现。滨江大道与王越东路交叉口,假山陡峭,岩壁裸露,瀑布奔流而下,水花四溅,叮叮当当。假山池中的水长满了菖蒲,棱镜晶莹剔透。在橡胶厂至跃进码头的堤上,每150米修建一座码头。夏天,人们可以去河里游泳,乘船去钓鱼,在河中心撒网。夜晚,堤上的高杆灯照亮河滩,人们在月光下嬉戏纳凉。跃进码头至渭水一桥之间有很多景观,如文化景观墙、双龙明珠墙、康婷、长廊等。精美的人文景观墙,生动地描绘了攸县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远远望去潭州的对岸,竹丰粮重,米沉,令人心旷神怡,成为城市的一大景观。攸县的水更迷人,更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