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家式”金矿的建立
胶东地区金矿分布密集,特别是招远和莱州,以盛产黄金著称。山东省第六地质队在该区从事金矿勘查工作已有50多年,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找矿成果。20世纪60年代中期,突破了应时脉型金矿的束缚,发现了三山岛、焦家、新城、马塘、河东等“焦家”超大型金矿,开启了中国金矿找矿的历史新纪元。此后,又相继发现和评价了一批特大型和中型金矿床。例如,文诺。铺头箐171发现于1966,经过普查、详查、勘探等阶段,于90年代初提交给太太超大型金矿。1975,历经普查、详查、勘探阶段,于1993提交了大营各庄超大型金矿床;2006年9月提交寺庄深部超大型金矿,2008年2月提交焦家深部超大型金矿,2009年10月提交马塘深部超大型金矿。
焦家式金矿首次发现于渤海南部莱州湾沿岸的三山岛。山东省第六地质队于1966+0年6月在莱州市三山岛矿区开展了系统的地表地质工作,采集了104个金样品,初步肯定了其价值。随后转入普查勘探阶段,于1969年6月提交勘探报告,探明黄金资源61t,创造了国内超大规模。三山岛金矿的发现让团队的技术人员相信,矿石可以储藏在宽达百米、长数十公里的破碎岩石区域断层中,而且矿床规模往往很大,为区域断裂带找矿提供了范例。
焦家金矿区第四系发育,仅有零星出露。1967期间,山东省第六地质队在焦家村三花梨龙卜村开展普查找矿工作。经地表工程追踪,在区域性龙来断裂破碎带中发现金矿化。结合采矿遗迹和走访群众,工程揭露后在焦家村西北发现良好的金矿化,进一步证实了金矿体的存在,进而开展了矿床勘查工作。随着找矿工作的深入,沿焦家断裂发现了新城、马塘、东集、河东金矿床,为焦家式金矿的建立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1976至1977,团队在胶东金矿区域成矿条件研究的基础上,以焦家、新城的研究成果为例,编写了《山东省焦家式断裂带蚀变岩型金矿地质特征》研究报告,初步建立了焦家式金矿成矿模式。焦家式金矿在65438-0977年第二次全国黄金大会上正式确立为我国的一个矿床类型。
焦家金矿发现前,山东省金矿找矿一直没有突破。65438 ~ 0957年,国务院提出大力恢复和发展黄金生产后,在全省开展了系统的黄金地质工作。65438-0958年,地矿部山东办事处成立胶东第一地质队,在胶东地区进行金矿找矿。1957到1965这八年间,虽然投入了大量的工作,但找矿领域狭窄,观念陈旧,地质找矿效果不佳。发现黄金资源储量不足30t,平均每年只有3.5t。1965之后,山东省地矿局807队(山东省地质六队前身)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突破了寻找应时矿脉金矿的束缚,不断勘探,先后发现了一系列“焦家”金矿。20世纪90年代以前,山东省第六地质队先后在胶东西北部发现28个大型、特大型、中型金矿,提交黄金储量近900吨。
新类型金矿的发现,大大拓宽了找矿领域,大大增加了山东省乃至全国的黄金资源储量。焦家式金矿打破了“大断裂只导矿不找矿”的传统认识,深化了对金矿化的理论认识。可以说,“焦家式”金矿床类型的建立对中国金矿化理论和找矿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1985,山东省第六地质队“焦家新型金矿的发现及其突出的找矿效果”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2 165438+10月国务院决定对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队进行奖励,授予该队“业绩突出、无私奉献的英雄地质队”荣誉称号。
二、“焦家”金矿床的主要特征
焦家式金矿是指区域性大断裂中的构造破碎带(均匀破碎的碎裂岩)经热液蚀变矿化形成的一类矿床。该类型金矿床规模从小到超大型不等,尤其是资源量近百吨的超大型金矿备受关注。它以其矿床规模大、矿体形态简单、矿石类型单一、矿化连续集中、品位相对均匀、矿石易分离等特点,与通常所知的应时脉型金矿床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种类型的金矿在中国其他省区也有发现,已成为当今中国最重要的金矿类型之一。焦家金矿床的主要特征包括:
1)构造条件:金矿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主要产于断裂构造的交汇处或断裂带沿走向和倾向的转折部位,矿体多产于断裂下盘。
2)围岩条件:矿床产于中生代花岗岩与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的内接触带。
3)产状及规模:矿体呈层状、透镜状、脉状,与围岩无明显分界。矿体产状与控矿断层产状几乎一致,倾角较缓,一般30° ~ 50°,有侧向倒伏。矿体长度可达1300m以上,厚度1 ~ 30m,大部分在10m左右,延伸深度1000m以上,可形成大型和超大型金矿床。
4)矿物组成:主要金属矿物:自然金、银金矿和黄铁矿;次生金属矿物: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少量金属矿物:斜方辉铋矿;脉石矿物:应时、绢云母、长石和方解石。矿物组合可分为四个成矿阶段:金-应时-菱铁矿-黄铁矿阶段、金-应时-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主要成矿阶段)、黄铁矿-应时阶段和应时-方解石阶段。
5)主要有益有害成分:金、银、铜、铅、硫金品位:(3 ~ 13) × 10-6,含硫量:3% ~ 4%。黄金品位不高,但变异系数小。
6)结构构造:脉状、细脉状、浸染状,其次为角砾岩状、网状脉状构造。以粒状结构为主,其次为残余结构、压碎结构、网状结构、间隙结构、包裹体结构、乳滴结构、边缘结构等。
7)黄金成色:多集中在700-500之间,平均值为652.81,均方差为146.55,变异系数为0.22。表明金以中低成色为主,变化范围较大,这不仅反映了金矿床形成较晚,处于相对开放的中低温环境,也反映了成矿期次多,成矿期次和年龄复杂(李士先等,2007)。
8)矿石类型:矿石的自然类型:原生矿石和氧化矿石。原生矿石包括浸染状温石棉、细脉浸染状温石棉、裂隙状花岗岩和网状温石棉花岗岩;矿石工业类型:低硫银金矿。
9)围岩蚀变:黄铁矿绢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和钾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