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怒族的信息

分类:社会/文化> & gt民族

分析:

人口是28759人。

民族概况

中国的怒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的碧江、福贡、公山三县,兰坪、未夕等县也有怒族居住。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怒族人口为28759人。使用怒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各地语言差异很大,碧江、福贡、兰坪的气话无法互通。没有国语,大部分使用汉语。

怒族自称“怒族”(碧江)、“誓昂”(福贡)、“阿龙”(公山),是怒江、澜沧江两岸的古老民族之一。他们是从早期居住在云南福贡和公山的土著人发展而来的,是唐代“路鲁曼”的一部分。但各地的怒族仍然保留着自称和自己语言的特点。八世纪以来,怒族地区属云南南诏、大理政权管辖,元明以来属丽江纳西族穆图斯统治。从公元17世纪开始,怒族不仅被隶属于丽江纳西族木石地区的未夕康普土千宗和叶芝土千宗统治,还被茶花女藏族土干宗雍和宫和兰坪土特白罗土司统治。此外,迁入怒江地区的彝族首领开始夺取怒族土地,甚至掠夺怒族为奴。辛亥革命后,1913年,兰坪县营盘街道成立了女丘养殖边境总局,先后设立了菖蒲筒(公山)管委会办公室和上帕(福贡)、枝子罗(碧江)两个殖民办事处。1918,统一到管委会办公室。1933年,* * *将三个民政厅改为公山、福贡、碧江三个行政局,直至新中国成立。

社会经济学

怒族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到了清朝,他们已经开始种植小麦和蔬菜,但他们仍然狩猎动物为食,他们的手工业也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当时的怒族与外界有着密切的交换关系,将黄连销往内地,内地各族商人将食盐贩运到怒江相互交换。1929之后,碧江的枝子罗、福贡的上帕等地被辟为正规市场,铜钱、纸币等钱币开始流通,怒族中也出现了一些季节性的摊贩。目前,少数石刀和石斧保存在怒族中,表明他们经历了石器时代。他们曾经使用木锄和竹锄作为农业生产的工具,有些人在16 ~ 17世纪开始使用铁制工具后还在继续使用。

怒族最早使用的铁器是刀和斧。在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模式下,他们用的是铁锄头。后来引进了铁犁,进行翻耕。但是山地农业还停留在刀耕火种或者锄地的阶段。公山地区怒族使用的铁制工具深受纳西族和藏族的影响。

碧江怒族的农业耕作技术比福贡和公山怒族更为粗放,早期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方式占绝对优势,这与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是一致的。福贡的地形和土壤比碧江好,而且交通方便,很容易买到农具。因此,犁耕技术比碧江更先进。碧江、福贡、公山的怒族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土地制度也不同。福贡地区的怒族,个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公共土地保留较少,但个体成员共有的集体耕地仍被保留。受藏族和纳西族的影响,公山地区的怒族生产力发展水平很高。有一个有地缘联系的村社,村社的土地所有权有两种:村社的荒山野林归村社所有;耕地长期属于个体家庭。此外,个体家庭之间还有耕地。由于铁器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使用,产生了一些剩余产品,从而使交换有了一定的发展。当时已经产生了员工,员工的工资分为实物工资和货币工资。怒族社会内外也有借贷关系。有两种贷款,实物贷款和现金贷款。大部分实物贷款是用于租借牲畜和谷物。与此同时,土地抵押和奴隶制也开始出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怒族地区的一些古村落还保留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公社的一些特征。不同形式的土地公有制和发展中的个人土地私有制在有血缘关系的个人家庭成员中得以保留。碧江家家和罗的家庭公社保存完好。他们以图腾为祖先。福贡怒族的亲属组织是提气,每个提气来自一个共同的祖先。根据血缘关系,形成了许多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群体。由于成员越来越多,在每一个“好身体”下,都形成了一种亲密的亲戚关系“好拉扯”。“阿莎”是家族公社的首领,负责处理公社内外的公共事务,调解成员间的纠纷,代表公社处理公社间的事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居住在土额、兰坪及少数散居在未夕县的怒族,生产生活水平与汉族、白族、纳西族相当,早已进入封建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怒族人民获得了解放,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1954年8月,成立怒江佤族自治区(包括怒族聚居的碧江、福贡、公山三县),1957年10月,改为自治州。1956 1年10月1,公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成立。中国* * *和人民* * *从怒族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帮助怒族进行社会改革,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40年来,怒族地区生产不断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以前连一颗钉子都做不了的公山县,现在建起了农具厂,怒江州有十几个行业的几十个厂矿。以前山坡旱地没有水利,现在挖了沟,开了梯田,粮食产量翻了一番。以前道路险峻,山对河封闭,交通极其闭塞。现在,修了几条路,修整了大量驿道,河上架起了钢索吊桥。怒族地区的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过去,怒族地区的文化非常落后。* * *统治怒江几十年,只培养了一二十个怒族小学生。现在县城有了中学,大部分村有了小学,80%以上的适龄儿童入学了。过去,痢疾、伤寒、霍乱和天花在怒族地区十分流行,但现在已初步建立了从地区到县、乡、村的医疗卫生网络,基本上控制了鼠疫疾病的流行,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的健康。

文化和艺术

怒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1957年初,发现了怒族古画——石窟壁画和摩崖画。在碧江县的一个洞穴的洞壁上画有洞穴壁画。上面有七幅画,如太阳、鱼、鸟、牛马等。画作用红色颜料绘制,笔触简洁,线条粗犷,形象生动。在一些石壁上也有这样的岩画。据学者推测,这幅画属于史前原始绘画艺术,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怒族的诗歌大多是即兴创作,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他们的曲调有一定的节拍,内容广泛,形式完整,配以琵琶、笛子、口弦、葫芦笙。有两首广为流传的歌曲:《猎神祭》和《愁神之歌》。此外,还有其他反映农业生产的曲调,反映男女爱情的求婚曲调《婚歌》,表达悼念死者的哀歌曲调。在民间传说中,流传很广的有大力士阿红、毛英冲等,讲述了怒族先民与自然顽强斗争的故事。盲人求医和仙草赞美真善美,鞭挞残暴邪恶,充分体现了怒族善良、互助、感恩的美德和对恶势力的痛恨。

怒族是一个热爱歌舞的民族。他们的舞蹈内容非常丰富,大多模仿动物的动人形象,如猴舞、鸡舞、喜鹊舞、鸟王武等。,有的表现生活场景,反映生产活动,如锅庄舞、洗衣舞、秋收舞、割麦舞等。,此外还有琵琶舞和跟舞。舞蹈动作粗犷豪放,敏捷有力,节奏分明。无论是庆祝还是哀悼,怒族人都可以通过唱歌和跳舞来表达他们真诚的思想和感情。比如婚宴上,老人唱的婚歌,首先是从人类起源开始唱,分为创作、谈情说爱、牧羊、剪羊毛、喜宴等章节。

社会风俗习惯

怒族男女服饰多以麻布为材料,女性一般穿麻布长袍,胸宽及踝,衣服前后接口处装饰一块红边布。年轻女孩喜欢在亚麻长袍上加一条围裙,在裙子边缘绣上各种花边。男人一般穿亚麻长袍,宽胸及膝,腰间系一条布带或绳子,腰部以上前部收起来方便装。怒族男女讲究装饰,女子用珊瑚、玛瑙、珠子、贝壳、银币等。做漂亮的头饰和胸饰,戴在头上和胸前。耳朵上戴珊瑚耳环,喜欢用绿布包头或花头巾。男人留着长发,裹着蓝布,裹着亚麻绑腿,喜欢在肩上挎着弯刀、弩和箭包。怒族的主食是玉米和养子。公山北部的怒族也向藏族学习种植青稞、燕麦和吃青稞面。受藏族生活方式的影响,一些怒族人有时吃酥油糍粑。除了鸡、鱼、猪、羊和牛肉,还有野味。怒族一般喜欢吃用蔬菜煮的浓米粥,在里面一起煮野味,味道鲜美。Nu男女喜欢喝酒,酗酒。怒族的房屋分为两种:木屋和竹屋,是在木桩上铺设木板或竹席而成。一般有两个房间,在外面招待客人,有壁炉,上面放铁鼎或石鼎做饭。里间是主卧,存放食物,外人不得入内。

建国前,怒族的婚姻以一夫一妻制为主,少数族长和富户也有一夫多妻制。住房转让制度在各地比较流行。男方结婚后,在父母家附近盖了新房,与父母分居,分到少量财产。但小家庭在生产生活中仍然保持着与父母和整个家庭的农耕互助义务。最小的儿子和父母住在一起。父母去世后,留下的土地、牲畜、房屋主要由小儿子继承。血统是按父系计算的。碧江怒族实行的父子姓名制是计算世系和财产的重要标志。公山的怒族有重丧的习俗;福贡、碧江女的祖先是火葬的,有宗族墓地。目前埋葬。

宗教信仰

怒族还保留着较多的原始宗教残余,信奉万物有灵论,追求自然崇拜,巫术是常见的宗教迷信仪式。一些怒族人信仰喇嘛教或天主教和基督教。

(摘自《民族工作全集》主编千里原)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