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街的历史文化

规定饮食

太平人以米、面、米粉制品为主食。水稻可分为粳稻、籼稻和糯稻。粳米又称米,可制成干、薄米;籼米又硬又饿,常做成干米,适合青壮年和体力劳动者食用。糯米常用来做蛋糕、酿酒,也可以煮粥,但不容易消化。平时,太平人习惯早晚吃粥,午餐,以米饭为主。农忙的时候,早上的粥里往往会加入其他米面制品,晚上半顿半粥。粥有两种:米粥和大米粥。另外,将大米和蔬菜煮成菜饭,配以黄豆、腊肉等辅料,再拌上猪油,又香又好吃。蛋炒饭变成了“蛋炒饭”。米制品主要有棕籽(糯米包粽子)、粽子、糕点、“面衣”、米花、炒米粉等。面制品主要有面条、饺子、馄饨、馒头、春卷、麻叶等。旧时太平农民以红薯、南瓜等杂食动物为主食。红薯去皮加糖煮成红薯,或者用清水煮成“红薯”。南瓜可以切成小块加水加糖吃,也可以和糯米一起煮成南瓜粥吃。有荤菜和素菜。肉类食品分为畜、蛋、水产品三大类。水产品是当地重要的副食品,包括鱼、虾、蟹、蛤、螺、蛤、鳗等。鱼类有鲤鱼、鲫鱼、鳊鱼、草鱼、青鱼、鲢鱼、白条鱼、鳗鱼等。吃法有鲜、腌、风干等多种,以鲜吃为最多。素食主要有蔬菜、豆类及豆制品、菌类、竹笋、水生植物、瓜果等。

宗教

第一,佛教

太平地区没有佛教组织或协会,其组织中也没有佛教信徒,但人们更普遍地信仰佛教。解放前,太平地区有关帝庙4座,武士庙3座,土地庙3座,寺庙20座。其中,有5-6座寺庙或寺院是修行者居住的寺庙,主持佛教仪式。这样的人被太平人称为“野和尚”。寺庙和尼姑庵是佛教信徒进行佛教活动的地方。比如观音的生日(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地藏王菩萨的生日(七月三十),都与寺庙烧香念佛有关。在1953发起的破除迷信运动中,大部分寺庙被拆除,住在里面的人都走了。然而,人民对佛教的信仰并没有改变。大多数人在正月初一和半月在家门口烧纸和香,以示对佛教的信仰。1980以来,宗教政策进一步落实,佛教信仰和实践逐步恢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就在原有寺庙的基础上集资建房,3-5间,10多位菩萨。去寺庙做佛事,渐渐恢复了。烧香拜佛的队伍日益扩大,民众对佛教的信仰也日益增长。

第二,道教

解放前后,太平地区没有道教组织,主持道教仪式的法师分别是太平法师、钟祥法师、望乡法师、西乌图法师和司徒法师。每个法师有10多个道士,互不交流,各行其是。太平地区法师和道士是分开的,他们都有家庭(称为道士群居)。他们平时穿着和普通人一样的服装,做事时只穿法师和道士的服装(赞田)。道士的职业可以通过世代相传,兄弟对兄弟,世袭和延长。法师是道士学的,然后是老师。道士擅长演奏乐器,熟悉斋戒仪式。靠唱歌画符号谋生。道士在太平的经营项目有斗米(早上一天,地里一天一夜),价格在20吨米左右。解放后,道教活动被禁止,道教业务逐渐减少。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大多数道士都重操旧业。太平镇有2-3个近20人的较小组织。极少数是老道士,大部分是懂乐理的新生代。

第三,天主教

解放前后,太平地区没有天主教徒。1968 165438+10月,原北桥公社的渔民转移到太平,渔民中的天主教徒也转移到太平,共70-80人。“文革”期间,教育活动基本停止。20世纪80年代初,天主教教育活动开始恢复。1985中正常进行。项城市建天主教堂后,成立了教会委员会,太平地区也有专门负责传递信息和组织活动的堂会委员会。目前,太平约有200名信教群众。每周都有信众乘船去相城教堂参加活动。在圣诞节(65438+2月25日)、开斋节(又称复活节,春分后的第一个星期天)、圣母节(15年8月)和感恩节,天主教徒必须参加宗教仪式。资金由参与者自愿捐赠。所有参加仪式的信众不戴帽、不抽烟、不吃零食、不吵闹,始终保持庄严肃穆的气氛。“天主教”有十诫(规),不准做坏事,如偷、抢、扒窃、拿、奸、骂等等。每天早上、晚上和饭前,基督徒都要祷告,以示对上帝的虔诚。天主教徒一般不嫁异教徒,嫁出去的媳妇也必须信天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