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小题:三大转型时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型。
即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叫农业合作化运动。从1951到12,党中央发布了一系列决议,规定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到1956年底,经过互助组、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三个阶段,基本完成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全国96.3%的农民加入了合作社。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从6月1953 11开始,到6月1956结束。中国90%以上的手工艺人都加入了合作社。从1954年到1956年底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采取“和平赎买”的政策,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逐步把它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把所有制改造和人的改造结合起来,使剥削者成为自力更生的劳动者。中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业、农业和商业的社会改造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从具体的历史条件来看,三大转型运动确实有一定的“必然性”和“独特性选择”。这些“特定的历史条件”是意识形态的作用、执政党的价值取向、一边倒的立场、帝国主义的威胁和苏联模式的影响。但总的来说,这些具体的历史条件并不是构成历史必然性的严格充分条件,所以很难说在这些条件下发生的“必然性”就是历史必然性,在这些条件下发生的“唯一选择”也很难说是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唯一选择。一种至今仍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认为,三大改造运动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三大改造是历史的必然,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唯一选择。
“三大转变”的基础是“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所以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直接关系到对三大转变的评价。对这条路线有三种评价:一是龚育之提出:“这是既自然又重要的发展”;二是薛暮桥提出“基本方向正确,但为时过早或仓促”;第三,林蕴晖提出了“战略思想的重大转变”,认为它离开了中国国情,离开了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
目前,随着研究的深入,虽然还存在着基本肯定、基本否定、部分肯定等多种不同观点,但这样一场亿万人参与的运动,其生产力水平在大规模运动的岁月里并没有下降和迅速发展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实证化、具体化。
用265,438+20世纪初的历史眼光来看待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三大改造运动,应该说什么?一种曾经被认为绝对纯洁完美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建立不到30年的时间里,就成为束缚生产力的枷锁,难以坚持,所以要复兴当年已经被淘汰的经济成分,就足以说明问题。所以,问题不是三大改造运动是快是慢,是早是晚,是15还是3-5年完成。问题是通过三大改造运动建立起来的纯粹的“公有制”违背了经济发展的本质,问题是国家权力的运用消灭了当初不该消灭的经济成分,从而消灭了经济的活力。
随着新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深入,更多的学者对建国初期有7年左右历史的“三大转变”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研究。一方面充分肯定了国民经济复苏时期民间金融业转型的必要性,指出了转型工作中的不足和缺陷;另一方面,将1953之后的转型运动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工业化的主客观环境联系起来,分阶段、分行业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就“一五”时期的客观经济形势而言,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决定了建立高度集中的行政手段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而决定了三大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同时,三大改造的提出与工业化之间还存在着矛盾,即改造速度与改造目标脱离了生产力水平。三大改造对工业化的积极作用包括:在基本建设投资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保持了资金、物资的基本平衡和市场的基本稳定;在当时的情况下,帮助民营企业克服生产任务、原材料不足等困难。其负面影响包括:资本转型后,民营企业与原来的公有企业一样,难以进行独立的经济核算,影响了品种的更新、质量的提高和固定资产的更新;它减缓了农业的增长速度,也影响了工业化的速度等等。三大转变的正负效应在不同的年份是不一样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特别是前四年,积极因素是主要的;1957之后,负面因素逐渐占据主要方面,这种负面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突出。由于过去对三大转变二重性的探索不够深入,一些符合我国历史条件的做法和一五期间正确的宏观决策和合理实施所带来的成就,简单地套用社会化大生产需要摆脱私人生产关系束缚的总原则来解释;针对特殊历史条件对一些具体做法的意见分歧,简单笼统地归结为两种思想、两条路线、两条道路的斗争,导致我国理论与社会现实的偏差。还详细分析了农业合作化的背景和不同阶段。对具有不同行业特征的手工改造给予了不同的评价,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对象、方式和阶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评价,并力图通过微观的实证分析使论点具有充分的说服力。
就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和中国历史的整体情况而言,重要的是,不管早年或岁月中保留了多少私人成分,管理和计划方式如何灵活多样,总之,选择社会主义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