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北宋的漕运——《宋史》卷二十二

北宋时期,中国的水运达到顶峰,每年运粮的数量达到空前的记录。其中,东南六路的储粮数量占总量的绝大部分,而北方的储粮数量却在日益减少。北宋水运水平高的原因,除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东南运河的畅通之外,还有当时中央集权政治的影响。一方面,北宋长期维持的庞大漕运对稳定中央集权政治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开封的美国城市经济也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它给曹娜广大地区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严重影响了这些地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自秦汉兴起以来,水运发展了一千多年。到北宋鼎盛时期,渠系人口密集,管理制度和机构发达。每年运粮进京的数量达到罕见的水平,不仅远远领先于前代,也超越了后世。为什么北宋的粮食数量达到空前的记录?那个时代的粮食是从哪里来的,有什么意义和影响?这些问题无疑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建国初期北宋漕运的数量、来源及变化。北宋时期,由于广大的南方地区尚未纳入版图,运粮范围仅限于北方地区。此时连接开封、东京、根草的主要水路是黄河、惠民河、广济河。所谓角不同。京藏只有京西、JD.COM几条路,但每年水运也不过百万万石。当宋太祖打开他的宝藏时,他通过汴河在淮南草米招募了几十万块石头。但总体水平不是很高,粮食运输年运输量在百万吨左右。宋太宗统一江南后,东南水运兴盛,每年运送400万石,大大超过北方水运。兴国六年,宋朝开始制定全国粮食运输的年运输标准:汴河运输粳米三百万石,豆类一百万石;黄河有五百万万石,豆子有三百万万石;惠民河小米400万石,豆类200万石;广河小米1.2万石,550万石。但这一定额标准很快被东南不断扩大的水运能力打破。唐太宗后期,东南地区年运水能力达600多万石。景德镇四年,道治二年至宋景德镇二年的东南漕运量为十年,供应六百万万石。这就是《稻米大纲》建立的起点。同时,广济河的运粮能力也提高到6200万石。也就是说,北宋在景德镇建立的国家,每年的运粮能力是东南600万石,北方200万石,共计800万石。就北宋而言,景德镇设立的年运粮额其实并不固定。事实上,由于粮食丰缺、河流良莠、水运系统、政局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年的粮食运输量不断波动,甚至在某些地区出现停顿。以东南水运的变化为例:仁宗鼎盛之初,荆湖、江淮粮米过多,但鼎盛四年后,江淮再遭灾荒,粮食产量大减。因此,当三个部门负责nat时。

因此,黄河的水运萎缩了。仁宗皇帝在李清南,黄河水运在三百万石时减少消耗。其他人?四年,宋廷发函黄河废粮,所以只是三河粮。仁宗至民国时期,由于河道淤积问题日益严重,广河交通流量变得不稳定。在历庆年间,每年要减少粮食65,438+0,000,000石。经过两年的平整,河道得到了改善,粮食供应量达到了740万石。贾?六年间,惠民河粮食运输比全年减少654.38+0.5万石。平治二年,惠民河粮食锐减至26.7万石。中国北方粮食数量的记录只能在这里找到,北宋后期没有。从上表可以清楚的看出,北宋运粮大部分来自东南,而北方地区的运粮不仅数量少且不稳定,而且属于杂粮。就像宋人说的,广济河运来的粮食大部分是杂玉米豆,但全是马饲料,而汴河运来的糯米和小麦都堆积在太仓。所以宋人也说各国都位于地河,其实是有利于东南的。北宋东南地区的粮食供应主要由当时的东南六路提供,即淮南路、江南东路、西路、镜湖南路、北路、两浙路。东南路上的粮食也有相对固定的数量和运送目的地。以春华四年为例。据史料记载,道道每年运石620万颗,其中运往阙的有485万颗,运往京畿的有1.35万颗。淮南1.5万石去阙,咸平200万石,卫民50万石,太康;江南东路99110000石,至阙7455438+00000石,至周公245000石;江南西路1,208,900石,1,089石去阙,20万石去南京;湖南六十五万石去阙;湖北三十五万石去阙;浙江250万石,阙84.5万石,陈40.3352万石;251,648石邱勇。总的来说,这种数量和位置的规定反映了北宋东南六路漕运的负担和运输情况。二、北宋粮食供给高的原因。北宋的粮食供应量不仅远多于汉唐,也少于明清。北宋水运水平高的原因不仅在于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东南运河的顺利开发,还在于当代中央集权政治的影响。众所周知,中唐以后,中美经济中心南移。到北宋时,东南经济发展迅速,其中农业成就倍增,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是唐朝的两倍多。那时,谚语苏湖是熟悉的,世界是足够的。以苏州为例。北宋中期,范仲淹曾感慨地对仁宗说:我知道苏州日。检查账本。一个州的土地,纳税人3.4万公顷,利润3万公顷。亩产稻谷二至三石,占稻谷七百多万石,东南每年缴纳的六百万石来自一州。北宋东南部发达的农业生产为当时漕运的剧增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与北宋都城长安唐安、开封相比,避免了漕运线上三门峡的危险,与明清北京相比,大大缩短了与东南的距离。因此在水运方面获得了极其优越的运输条件。有惠民、金水、张五、汴水四条运河,分为支流和先惠天一条,形成一个运河系统。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自北宋开国以来,驻扎在开封及其周边地区的军队往往占到天下皇军的半壁江山,达到两万多人,而宋朝的兵制是募兵制,所以天下的兵都留在京城。而一切都给了县令,而且不是军统,是农民。这些饿师的存在,必然对运粮有很大的依赖,这是目前的趋势。国以兵为本,兵以粮为命,粮以运粮为本。宋人甚至毫不夸张地说:所谓拍祠堂之类的,不花钱。那些花钱大手大脚的人在打架。所谓水运,就是看有多少兵。此外,再加上中央官僚机构臃肿,官员数量远大于上一代,使得其对漕运的需求巨大。正如智者所评论的,官那么多,人无数,这就是国家小米贵的原因。在上述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的影响下,北宋运粮现象长期居高不下,从而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可圈可点的一页。北宋漕运的意义及其对北宋庞大漕运长期维持的影响。一方面,它对稳定中央集权政治起着重要的物质保障作用,对繁荣开封城市经济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也给广大曹娜地区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严重影响了这些地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北宋东京以人口众多、城市经济繁荣而闻名。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我无需赘述。现在,这里分析一下它与粮食运输的关系。关于北宋东京的官方人口,有很多不同的记载。如果按照通常的100万人计算,已经大大超过了上一代。宋人说比汉唐都城繁华十倍。虽然夸张,但无疑比汉唐时期要好。据统计,东京居民加上守备部队和家庭的人口约为654.38+0.5万。如果排除军人及其家属,人口应该在165438+万左右。165438+百万人消费多少食物?按照宋代的一般说法,人均消耗粮食,成年人每天至少两升,未成年人每天一升,所以成年人和未成年人每年的口粮分别为7.2石和3.6石。例如,一个五口之家有三个成年人和两个未成年人。东京所有居民每年消耗约633万石粮食。除了日常口粮,还有其他方面的食物消耗,比如酿酒和副食品业。换句话说,东京消耗的食物总量将在配给数量上进一步增加。在东京的居民中,皇室、贵族、官员、工匠及其家属,加上军队,构成了食物的主要消费者。其余居民所需的大部分食物由商人满足。所谓商贾从江淮的根据地粳稻迁到京城,要他们发大财。北宋政府对此普遍采取鼓励的态度。比如大中祥瑞之初,船公司就租用了一些客船来运输粮食。真宗认为商人逐利,如果这样势必阻碍贸易,怕他们抬高粮价,下令禁止占用商船。之后颁布诏书:听商贾而迎食,不禁官司。然而,商人提供给东京市场的食物并不是一个稳定的常数。它会随着各种因素波动甚至暴跌,最终影响首都人民的粮食供应。从统治者的立场来看,东京是北方时代的统治中心。

在这方面,粮食运输的支出无法准确统计,但以美国在东京的人口来看,其数量必然相应增加,这是毋庸置疑的。由于粮食运输的大力支持,东京的粮食供应在中国基本上是稳定的。换句话说,庞大漕运的存在,客观上有利于开封,对保持和增加商人和市民,尤其是中小商人和普通市民的数量有积极意义。在宋太宗,郭子博士李珏指出,朝廷通过每年的漕运,将两个都城的粮食价格提高到10元,这对贾治有利,但对军队和农民不利,流民可以养活自己。这很说明问题。这也反映出中国古都不同于西方历史上的城市,具有浓厚的封建政治色彩。所以宋朝南渡后,开封失去了统治中心的地位,从而切断了粮食的供应,繁华的东京及其工商业衰落了。北宋时期,每年通过水路运输的粮食超过7800万石,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最高水平。然而,这种看似繁荣的现象背后,隐藏着封建中央集权国家机器越来越大,越来越腐朽的事实。比如腾博云云,万船相连,封号相连。它们是从太仓、陈辰、北京等地运来的,成千上万的箱子显示价值数百万美元。当你加入一个团体,你被委托,但当你不给食物,你就会腐烂。在“京畿”和“岗如”的褒扬下,对曹娜农民进行掠夺的是北宋政府,尤其是六路东南地区。宋代有诗:寒村家家忙,稻牛得米清田。出钱煮小米,叫老婆,半夜输小米到官仓。有什么大不了的?有什么大不了的?没必要变得邪恶。北宋就像一个装不下的脑袋。它通过水运吞噬了农民一年的血汗,甚至造成了东南地区的财政困窘。很少有县是同龄的。正因为如此,南方虽然水、土、肥丰富,但稍有饥荒,必然会出现饥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正如当时人们指出的:我还是拿的太多了,对不起六件事。在此期间,谁能在你不熟悉的时候隐藏饥饿呢?难怪连北宋的封建文人都发出这样不满的呐喊:世人谈水利,我却担心汴水的进步,汴水的进步也是如此,从来没有孕育过。民役口腹,民竭油膏。人们失去了公权力,却不敢接受小米。我要封锁汴水河,我要糟蹋官船。请给我,让我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