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举人,银进士,穷书生”,历史上真的是这样吗?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分为五级:子弟考、大学士考、乡试、通考、宫试。
儿童考试是最基本的地方县政府考试。两次通过县政考试的人,就成了孩子,可以称之为秀才。
专科考试在地、州的专科学校举行,分为年度考试和部门考试两级。参加年度考试的必须是青年学生,通过后就成为学生,俗称学者。科学考试是对学者的进一步评估。只有通过了,你才能参加下面的考试。如果失败,可能会被取消学者资格。
到了这种程度的书生,就算脱离了平民阶层,还能叫什么?书生?享受某些特权。见到官员不一定要下跪。如果你犯了罪,在你被定罪之前,你不能像普通人一样惩罚它。你必须向学术官员报告,然后才能处理它。而且是免粮(免税)。成绩优秀的叫学生,成绩差的叫增生,朝廷给银给粮。
乡试又叫大比,三年一次,即所谓的秋微。分三场,分别在8月9日,12日,15日。过了就是举人,有资格做官。他可以选择一个官员作为候补,也可以继续考进士。
考定于省考后次年二月九日至十五日举行,又称春卫、礼卫。通过的都是进士,可以参加最后一关的宫廷考试。
进宫考试在考试一个月后的3月15日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因此,达到这一级别的官员也被称为皇帝的弟子。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会发现,秀才的等级低于举人和进士。法院虽然有一定的补贴,但和付出比起来不算什么。在古代,纸笔和老师都很贵,放弃一个秀才不容易,连一个普通家庭都可能被拖垮。?穷书生?这个标题很贴切。
到了举人这一级,情况马上就变了。因为举人不仅可以做官,还可以保护家庭。
《儒林外史》中金范当选后,为什么很多有钱人带着钱、房产、土地来投票?甚至还有人自愿去当仆人?因为可以避税。
秀才只能免他,举人可以免一家,朝廷给的补助更多。也就是说,只要中了奖,就能立马发财。就算他不去做官,不出意外的话,躺在功名簿上也够吃一辈子的。
进士是另一种情况。能考中进士的,都是有学问有抱负的人。这些人加入官场必然想往上爬,但在北京这种地方,进士根本算不了什么。如果你想出人头地,你必须到处跑,赚够钱。
事实上,如果举人想做官,他和进士的情况是一样的。甚至因为他出身不高,找不到好的职位。没有他家人的支持会很困难。但不当官的话,成本不会太大,钱也不愁。
所以呢?金举人,银进士,穷书生?这种说法是基于一种假设,即举人只有在不做官的情况下才能成立。举人做官的话,比秀才还难。但无论如何,科举是古代最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