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的历史演变
早在5000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在这里生产生活。直至3000年前,北至艾溪湖,南至青云谱风景名胜区。这个弧形地带形成了古代南昌居民的聚集区。
龚宇属于扬州。春秋时期属于吴。战国属楚。南昌位于吴楚交界处,这里是斗争的地方。《左传》记载七年(公元前553年),楚令殷子于推翻武氏。
秦属浔阳九江郡,郡址在寿春(今安徽寿县)
据《汉书》记载,前202年(汉高祖第五年),侯奉命在当地驻军,修建“灌溉城”,次年建城。城址为皇城寺,位于南昌火车站东南约4公里处,周长10里,有84级台阶,被称为“关颖城”,创造了南昌的城市建设历史。创造了南昌城市建设的历史,取名“南昌”,有“繁华南”、“繁华南”之意。
三国时期,这里是东吴的张羽县。291年(金元康初年)设江州(今江西九江),后迁浔阳(今江西九江)。晋南朝时,是张羽县和张羽县。这一时期,随着中原文化的南渡,南昌城大发展,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地图上的重要城市。
589年(隋开帝九年),在洪州设巴郡,607年(大业三年),复置郡。
622年(唐武德五年),平定地方割据势力林,复置洪州,设总府。625年(武德八年)改为都督府。贞观初属江南路,733年(开元二十一年)属江南西路。742年(天宝元年)改洪州为张羽郡,756年(至德元年)避讳唐代宗。张羽县改名为张钧县,758年(甘源元年),又改称洪州。建中年室(780-783),在江南西路设观察使。865年(咸通六年),升任我军镇南使。
五代十国时期,南昌的经济和战略地位越来越突出。交泰元年(959年),南唐首领李靖升洪州为南昌府,961年(宋二年),将都城由江宁迁至南昌,国号“南都”。
975年(宋开宝八年)改称洪州,1020(天玺四年)属江南西路。1030年(天盛八年),江南西路治所设在南昌。1163(隆兴元年),宋孝宗登基前是这里的封建国王,所以被提升为隆兴府。
龙兴路建于1277(元十四年),1284(元二十一年)改名龙兴路,1362(郑铮二十二年)建洪都府,次年建南长府。袁称龙兴路,后改为龙兴路。是江西包括今天的江西、广东的省行政公署,是全国最重要的十道之一。
1370年(明洪武三年),南昌、新建两县同城管辖,直至清末。
1914(民国二年)为豫章路。1926年(民国二十四年),北伐(蒋中正)军攻克南昌后建城。撤路分析:南昌、新建两县位于南昌,省直管。南昌成为军事首都和民国第二首都。1939南昌之战战败后,日本占领南昌,隶属日本“大东亚共荣圈”。南昌的建立和新建(锡山)县隶属于南昌市。(注:南昌县当时隶属新建县)
1949年5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昌,南昌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直辖市江西省的驻地。1949年6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南昌地区成立,辖南昌、丰城、新建、高安、清江、新县、进贤(8月从贵溪区划入)、奉新、安义、靖安(9月从九江区划入)10县。1955年,南昌设立东湖、西湖、胜利、抚河四区。1958增加青云谱区,南昌地区南昌(在李安堂镇)、新建(在米生镇)两县划归南昌市。1961新增郊区,南昌、新建两县划归伊春地区。1971,南昌和新建(在长堎镇)再次纳入。1980,胜利、府河区撤销。1981新增湾里区。1983宜春安义县、抚州进贤县隶属南昌。
2002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郊区更名为青山湖区,正式挂牌。
2004年,南昌市区划调整。桃花镇、胡坊镇联盟水产养殖场划入西湖区,汤山镇永和村、公园村、胡仙村、永西村、长巷村、七里村6个村划入东湖区,胡坊镇冷上村、太和村、热心村划入青云谱区,东湖区青山路街道办潘芳等7个居委会,西湖区上海路街道办洪岗等28个居委会划入青山湖区。
2065438+2005年8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南昌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同意撤销新建县,设立南昌市新建区,以原新建县的行政区域为新建区的行政区域,新建区人民政府驻长堎镇新建大道239号。调整后,南昌辖3县6区,其中市区由东湖、西湖、青云谱风景名胜区、青山湖、新建、湾里6个区组成。名字来源于南昌,意为“南国繁华”、“南方繁华”。南昌市有很多别名,如汉的张羽、唐的洪州、宋的龙兴、明的南昌等。1926年北伐军攻克南昌后,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