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夏朝历史中央电视台考古

夏朝的遗址其实是有的,只是没有办法考证,因为我们至今没有发现夏朝的任何文献。虽然国内大部分考古学家认为二里头遗址是夏朝的都城,但仍然有很多反对的声音,甚至质疑夏朝的存在。

因为中国传统文献中有很多关于夏朝的记载,但该书成书较晚,也没有公认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证据,比如夏朝同时期的文字作为自证,所以近代史领域一直有人质疑夏朝存在的真实性。

而且国际公认的“文明”有几个主要特征:文字、金属冶炼、城邦(城邦)、宗教礼仪,等等。都没有得到田野考古的证实,特别是关于夏朝存在的出土文物和夏朝本身使用的文字都没有发现。

随着二里头遗址的不断发掘,学者们注意到,二里头文化遗址在豫西、晋南的分布与历史文献中夏人居住的地方大致一致。其次,通过碳十四测定,二里头文化早期遗址约为2395年前1625年,相当于夏朝的公历年。

因此,二里头文化被定为夏文化。据中国学者考证,在二里头遗址,有一号宫和二号宫,规模较大;同时陪葬的还有丰厚的“奴隶主坟”。国内大部分学者也认为此地在古代是都城,但二里头遗址到底是商业都城还是夏都存在争议。

反对意见主要来自国外。文献方面,国外学者在解读《尚书》、《竹简年表》、《钟》关于夏朝的内容时,指出前者成书于西周,夏朝是统治者为周朝灭商寻求合法性而杜撰的。后者是一部魏国史书,成书于战国中期,距离夏朝至少1000年,可信度不太高。

其中一个最关键的原因就是至今没有发现夏朝的文献。在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发现了数十种文字符号,它们被认为与殷墟甲骨文有关。但是,这些简单的文字并不能证明二里头遗址属于夏朝。著名学者徐中书甚至反对把这些符号当作文字,指出在夏朝,更多使用的是绳结和木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