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什么历史阶段?

在过去漫长的历史时期里,与艺术现实相比,美学思想和理论表现出更多的被动性。从最根本的发生学角度来说,艺术创作是某个时代、某个社会的理想和情感的反映,但理论并不总是被动地跟随生活,也可以是积极的、生动的。否则,理论的创造性和价值如何体现?正如恩格斯所说,“经济落后的国家仍然可以拉哲学的第一小提琴”。[1](P485)从19世纪到20世纪,西方美学理论的发展往往领先于艺术.

英国当代著名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曾指出:“在当代关于现代性、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争论中,‘文化’似乎是分析和理解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关键范畴。”[2](引言P1)从文化的角度看,艺术代表了文化的一种要求;理论,包括美学,代表了文化的另一种要求。虽然他们的表现形式和行动方式大相径庭,但在现实中却给人完全不同的印象:一个是真实的,一个是想象的,但艺术和理论的本质是一样的。它们都属于社会意识形态,都受到现实生活和经济基础的制约。所以这两个要求有相似性,也有共性。从文化的角度,我们可以考察艺术和理论,包括美学。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艺术与理论的趋同性和共同性也是人类全方位交流的要求。这种交往凸显了人的社会性,也正是这种需要为个人与整个社会的联系提供了最深刻、最直接的动力。交流的问题大概是20世纪艺术和美学面临的一个深刻的问题,因为交流的前提是人与人之间有对应,有更多的共同点。然而,我们正处于一个对立加深的时代。总的来说,20世纪是“一个机械的世界,一个由技术制造材料的世界,一个所有的语言都被用来传达,一切都被变形的世界,一个传统的生活方式再也无法维持的世界。对于这个世界,人必须努力去忍受。扩大自己生命情感的基础(LebensgefüHL)”[3](p 51),但人们对这个新世界的“容忍”滋生了忧郁、荒诞、厌倦、孤独、焦虑和绝望,这是近百年来不同寻常的生存体验。卡夫卡曾经生动地描述过这种孤独无聊的生活体验。左手可怜兮兮地摇着右手,“黄昏时分,因为无聊,我进卫生间洗了三次手”[4](P20)。这种情绪下的人,彼此之间有着严重的隔阂和对立。现代社会,一方面物质极大丰富,另一方面精神极度空虚无助。这是20世纪的世界。尤其是生活在发达资本主义世界的人的真实存在,而发达资本主义世界是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特里·伊格尔顿是这样总结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体从中间分裂出来,分为动物般的唯物主义和不可捉摸的唯心主义,要么太缺乏理想,太异想天开,要么脱离骨头,要么膨胀成堕落的欲望。”[2] (P198)

西方现代艺术和美学可以概括为浪漫主义文化时期的艺术和美学,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时期,或称古典艺术时期16、17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首先摆脱了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羁绊和束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中世纪对科学绝对没有兴趣。在其名著《科学与社会秩序》中,巴伯还列举了一份“值得注意的清单”[5](P55)9世纪至15世纪的科学发明,以说明科学的演进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断裂,但它确实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产生和发展开始的。科学与社会发展的互动越来越充分。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现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初步繁荣。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美学和艺术的发展在欧洲进入了浪漫主义阶段。从16世纪到19世纪,在文学艺术上,从拉伯雷到塞万提斯,从莎士比亚到巴尔扎克,从弥尔顿到歌德,从雨果到狄更斯,从托尔斯泰。美学上,以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和德国古典美学为代表。这是一个人多辈出、经典重叠的时期,同时也是西方传统文学创作和审美观念达到极致的辉煌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