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兴国寺的历史人文主义
太平兴国寺始建年代无从考证。现在院内有一块石碑,是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立的,是“赐平安兴国寺”碑。由于年代久远,风吹雨打,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能分辨出三分之一的字迹。可能由于字迹潦草,此碑文未被清代和熊的《浚县金石录》收录。据浚县文化人物傅先生介绍,碑文详细记录了当时有一座没有名字的寺庙,所有僧人上报朝廷,北宋皇帝给寺庙起名字的过程。对这块碑文颇有研究的傅先生告诉记者,跳过难以辨认的字迹,仍然可以告诉我们,太平兴国寺自晚唐、五代、十国时期就已存在。太平兴国寺在唐代不叫寺庙,叫尼姑庵,后称兴国寺。直到太平兴国第三年(978年),宋太宗赵光义以自己的头衔授予“太平兴国寺”称号,并立此碑以资纪念。五代十国时期,浚县战乱频繁,太平兴国寺屡遭废弃。天成、乾佑、广顺年间,太平兴国寺多次修复。
太平兴国寺是中国唯一以皇帝名字命名的寺庙。北宋皇帝赵光义与太平兴国寺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让他给这座古寺冠以这样的称号?当地流传着一个故事:
传说赵光义攻入幽州时,被敌兵追赶。赵光义受了重伤,逃到了黄河岸边,但他没有乘船过河(当时黄河还没有改道)。赵光义身负重伤,前面是汹涌的黄河,后面是敌军。他的生命岌岌可危。这时,兴国寺里的和尚冒着生命危险把他救回寺里,轮流照顾他,每天给他吃药。在太平寺僧人的精心护理下,赵光义的伤很快痊愈。为了送赵光义过河,和尚们几经周折,找到了靠在河上打鱼为生的父女。饱受战乱之苦的父女听说大宋元帅要渡河,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父女俩划船送赵元帅过河。由于水急,他们被游牧民发现了。游牧民随意向船上射箭,老渔夫身中数箭。弥留之际,他还不忘叮嘱女儿把赵元帅送到彼岸。古玉忍受着父亲去世的痛苦,划着双桨,终于把赵光义送出了虎口。后来,赵光义登上王位,成了皇帝。他听说有一座没有名字的寺庙,不忘救命之恩,就用自己的名字给寺庙取名太平兴国寺。太平兴国三年(978),立碑《太平兴国寺故事》,纪念这段经历。太平兴国寺从此名声大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