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伦,一位伟大的英国诗人,因为参与了某次革命而死在了另一个国家。

乔治·戈登·诺埃尔·拜伦(1788-1824)是19世纪上半叶伟大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鲁迅先生称赞他是以反抗为宗旨的诗人中的“元老”,他那激昂雄壮的诗篇不仅有力地支持了法国国民大会。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影响很大。然而,这位当时闻名于世的诗人却于1816年4月永远离开了故土,流浪在异国他乡,直到1824年4月在希腊迈索尔去世。只是在他死后,诗人的遗体才被运回英国安葬,但他的心却是永远的。我爱你,虽然你有那么多缺点。“拜伦在离开家乡后,在意大利威尼斯含泪写下了这首感情真挚的诗。

可见诗人对祖国的眷恋之情犹存,但为何在1816离开了故乡,一去不返?对此,世界各地的文史专家争论了很久,也没有得出结论。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麦考利认为,英国上流社会的名声是无常的,这最终导致了拜伦的离去。拜伦181809第一次出国漫游,先后去了葡萄牙、西班牙、马耳他、阿尔巴尼亚、希腊、土耳其等地,11年底回国。这次旅行持续了两年多。

这开阔了拜伦的眼界,他的所见所闻使他产生了诗意。途中,他写下了长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的第一章和第二章。这些诗在中国出版后,震动了欧洲诗坛,拜伦成为英国第一流的诗人和社会上受欢迎的人物。尤其是那些伦敦的年轻女士们,常常以能和诗人一起喝酒跳舞为荣。他们痴迷于诗人的名声、地位和英俊的青春。

为了寻求解脱,拜伦于1815年6月与米尔班克小姐结婚。但一年后,这段草率的婚姻以妻子离家而告终。消息传开,拜伦发现自己一夜之间倾家荡产。把婚姻制度的神圣不可侵犯视为信条的中产阶级齐声谴责拜伦的残忍,上流社会的沙龙视之为魔鬼怪物。诗人被关在门外。这与《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刚出版时的情况大相径庭。拜伦感到困惑和难以忍受。中国学者范仲存在《英国文学史大纲》中也说,《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前两章出版时,拜伦“一觉醒来,名声大振”,享有数年不凡的声誉。

另一方面,人们认为拜伦是因为他的政治信仰而被英国统治阶级抛弃的。吴福恒主编的《外国著名作家传记》中的《拜伦》一文指出,拜伦的传记作者竭力掩盖拜伦与英国统治阶级的隔阂,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拜伦在议会的大胆演讲和他的诗歌表现了政治和宗教自由。这些都让统治阶级越来越讨厌他。于是他们在诗人的私生活中制造各种“丑闻”,挑拨他的妻子与他离婚,煽动舆论称拜伦为叛徒、国王的诽谤者、道德的破坏者、拿破仑的讴歌者等等。,并使诗人在社会上处处受苦。对此,拜伦认为:“如果那些窃窃私语、私下讨论和谣言是真的,我不适合英国。如果不是,英国不适合我。”所以,从表面上看,拜伦最终是因为受迫害而不得不离开英国。"事实上,他被英国统治阶级驱逐出了自己的祖国。"苏联学者耶里斯特·拉托娃写的《拜伦》一书也持类似观点。叶指出,拜伦自1809进入上议院以来,就表达了对封建专制主义和贵族寡头反动统治的深刻痛恨。梦想在英国建立美国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上议院大声疾呼为工人破坏机器的活动辩护,这些都让他成为英国统治阶级的眼中钉,急于摆脱。于是有人私下议论拜伦,劝他改变政治观点,否则会受到政治迫害。拜伦不肯屈服,他说:“他们最多只是让我离开这个社会。我从来没有奉承过这个社会,也从来没有对这个社会满意过。”最后,诗人

最后,家庭和婚姻理论的变化。亨瑞·托马斯和达娜·李·托马斯合著的《英美著名诗人传》认为,拜伦不是那种喜欢结婚的人,他的妻子米尔班克是英国社会中的一个平庸的女人。她幻想按照自己的形象改造拜伦,这是拜伦无法忍受的。因此,米尔班克请了一位医生来给拜伦做检查,并迫使这位诗人承认自己精神错乱。这一尝试失败后,1816年,米尔班克带着年幼的女儿离开拜伦,要求分居,并放出拜伦与同父异母的妹妹奥古斯塔乱伦的谣言。于是拜伦这位因长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而登上文学巅峰、在伦敦声名鹊起的奇才,最终因婚姻生活的破裂而一落千丈,成为众矢之的。

作者认为以上的解释都是合理的,其实不然。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既是事物发展必然性的表现,又是这种必然性的诱因。

现实中偶然因素的作用。那么,促使拜伦决定永远离开英国,去异乡生活的必然和偶然因素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