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研究西汉历史可以参考什么书?

《子同治鉴子同治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长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有记载的历史始于魏烈王周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止于五代以后的周世宗贤德六年(公元前959年),涵盖16个朝代,每年记载的详细历史共计1363年。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编辑本段]引言

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政治家子同治鉴及其助手刘攽、、范祖禹、司马康等。,已经编纂了19年,是一部史无前例的通史编年史。在这本书中,编者总结了许多可供统治者借鉴的经验和教训。书名的意思是:“鉴于过去,应该依靠治理”,即以史为鉴,加强治理,所以叫《资治通鉴》。

《子同治鉴》共294卷,约300万字,《考义》和《目录》共30卷。《子同治鉴》记载的历史界限,从魏烈王周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开始,到贤德周六年(公元前959年)结束,共1361年。全书分十六个朝代,即《周记》五卷、《季芹》三卷、《汉纪》六十卷、《吉炜》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戚迹》十卷、《季梁》二十二卷、《陈纪》、《隋纪》十卷。

《子同治鉴》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方面,以及对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的评价。《子同治鉴》的目的是通过描写关系到国家兴亡、民族兴衰的统治阶级政策来警示后人。

司马光(1019 165438+10月17-1086),字,号迂。生于宋真宗天玺三年,卒于宋哲宗元佑元年,享年68岁。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在世界上被称为苏水先生。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生活在仁宗、英宗、宗申、哲宗四个朝代。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同治鉴》。司马光是一个温和、谦逊、正直的人,他推荐的黄(1030-11165438)是一个军城俗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福建省兴化市军城镇义前街福溪巷(即莆田市城西雷山巷110号,其故居犹存)。北宋景祐大理寺进士黄冲之子。黄自幼受其父、宋进士、保文阁大理寺法官影响。他努力学习,勤奋上进。祐四年(1052),福建中举,次年进京第一试。经宫考仲进士得二甲第一名,传世。受到司马光《文国公论》的推崇,在太常寺做过大臣,担任过枢密院助理,人品堪称儒家之下的典范,一直为人们所景仰。

[编辑此段]赞子同治剑

自《紫同治剑》问世以来,历代帝王、将军、文人墨客和各行各业的达官贵人都在为之奋斗。无数帝王、圣贤、学者、现代政治家、思想家、学者对《资同治鉴》进行过评价。作为历代君王的教科书,除了《史记》之外,几乎没有一部历史著作能与《资同治鉴》相提并论。

如今,了解司马光和他的书,学习和研究《通鉴》,有助于人们认识这部书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有助于我们批判地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传统,有助于人们以史为鉴,积极创造新的社会和文化。

[编辑本段]历史背景

《资同治鉴》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历史著作,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和阅读。这本书是北宋司马光编辑的。北宋经过中唐以来的长期混战,实现了国家统一,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学术文化得到繁荣。同时内政弊满,帝国军势弱,局势不稳。这是一个充满活力,压抑,进步,虚弱的时代。当时的君臣,仁人志士,老百姓,考虑的大多是如何生活,如何寻找出路。所以有人鼓吹“柔道”治天下,说祖宗之法不可改变;有的锐意改革,实行政治改革;过着艰苦的生活,被迫铤而走险,起义造反。掌握文化知识的人,尤其是历史学家,如欧阳修、司马光、范祖禹等,往往在现实面前回顾历史,试图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史为鉴,更好地解决现实矛盾,以便能够治国安邦。其中,司马光主编的《通鉴》宗旨最为突出,最具代表性。

[编辑本段]这个名字的由来

中华书局出版的司马光《资同治鉴》书名的由来,是宋神宗认为该书被赋予了“观其过去,有治道之资”的书名。由此可见,《紫同治简》之名既是史家经营历史的自觉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历史为政治服务的自觉表现。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生于河南光山县,北宋陕西夏县涑水村人(今山西省运城市安义镇东北),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好学,特别是《春秋左氏传》。

宋仁宗(赵真1010 —1063,北宋第四任皇帝)宝元元年(1038),司马光20岁,进士第一科。宋英宗(赵书,1032-1067)接替了他以前的顾问医生宋神宗(赵旭,1048 -1085)。

北宋熙宁三年(1070),司马光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知晓永兴军。次年,被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十五年,专编《资同治鉴》。哲宗即位,仍在朝任职。元丰八年(1085),任尚书仆从兼侍郎,主持朝政,废新党,废新法。几个月后去世了。谥号文国公、史,赠书《司马集》。

司马光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他的学术研究上。其中,最大的贡献是主持编纂了《子同治鉴》。《子同治鉴》是中国最大的编年史,共294卷,贯穿古今,起于战国初期朝鲜、赵、魏分晋时(公元前403年),止于五代末年(侯亮、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止于后周灭(宋太祖)前(公元959年)。作者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按时间顺序记录了这1362年的史实。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解释清楚,让读者对历史事实的发展一目了然。

司马光从英宗叶平三年(公元1066年)到宗申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用了19年时间,用了大半辈子的时间编撰《子同治鉴》。他在《资治通鉴》中说:“昼不足,夜次之”,“本书精力尽矣”。

司马光写了很多。除了《子简》,还有80卷《通鉴李》, 20卷《陆》, 6卷《关白公卿表》。此外,他在文学、经学、哲学甚至医学方面都有研究和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话》、《注古文经典》、《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亦舒》、《游山》、《续诗》、《医问》、《冷水故事》、《经典》、《司马文官集》。历史上,司马光曾被视为儒家三圣之一(另外两位是孔孟)。

在政治观点上,司马光主张法制永不改变,政治思想保守。他曾说:“先王之法,不可更改”;在他看来,周王魏烈德任命晋朝大夫魏思为诸侯,是对“先王之礼”和“祖宗之法”的抛弃。王安石是政敌。

关于作者:

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玺三年(公元1019 117十月)。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是光州光山郡的县令,所以封他为“光”。司马光家世代为官,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大夫、天庭阁,一直以清廉善良享有盛誉。

受父亲影响,司马光从小聪明好学。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书读不尽,不知饥渴。”七岁就能熟练的背诵《左传》,能够清晰的说出200多年的历史轮廓,说明他从小就对历史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

第一,司马光砸缸

另外,还有一件事让小司马光在九州名声大噪。有一次,他和朋友在后院玩耍。院子里有一个大水箱。一个小孩爬到坦克边上玩,不小心掉进了坦克里。水箱很深,看来孩子要没顶了。当其他孩子看到不对劲时,他们害怕地哭着喊着跑到外面向大人求助。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朝水缸重重砸去。“砰!”水箱坏了,缸里的水出来了,被淹没在水里的孩子得救了。小司马光遇事淡定,从小就像个大人。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司马光砸罐子”的故事。这个偶然的事件让小司马光名声大噪,东京洛阳都有人把它画成画,广为流传。

第二,名利双收早。

宋仁宗宝元初年(1038),年仅20岁的司马光考上了进士第一科,可谓早早成功。但他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大胆提出:“圣人在世,必行仁义,以德示人,不足以域外流弊。”这句话反映了年轻的司马光不求功名,立志以仁建功,成为圣人。此后,他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司马光一向简朴节俭,不喜欢奢侈浮华的东西。进入进士考试后,皇帝摆了婚宴。他是宴会上唯一没有戴红花的人。他的同伴对他说:“这是神圣家族的礼物。你不能违背你的命令。”直到那时,他才插上一朵花。到了晚年,这件事被司马光写进家训,教育儿子司马康要注意节俭。

另外,司马光对父母特别孝顺。当他被任命为冯的时候,他的父亲在杭州做官,所以他要求在苏州换一个新的法官,这样他就可以更接近他的父亲,赡养他的父母。

司马光还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他担任并州总判官时,西夏人经常入侵这里,成为当地的一大灾难。于是司马光向上司庞吉建议:“建两座城堡控制西夏人,然后在这里招人种田。”庞吉采纳了他的建议,派郭恩去处理这件事。然而,郭恩是个愚蠢的人,他一夜之间就领兵渡河了。因为他不注意防守,所以被敌人消灭了。庞吉为此事被免职。司马光觉得很遗憾,三次上书朝廷自责,要求辞职,但未获允许。庞吉死后,司马光拜妻子为母,把庞吉的儿子当亲弟弟养大。当时人们一致认为司马光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第三,实际应用

紫同治剑内页

进入仕途后,司马光依然潜心学习,试图古为今用。他通晓音乐、历法、天文和数学,尤其致力于儒家经典和历史的研究。当时距离北宋开国已近百年,危机重重。司马光具有浓厚的儒家思想,他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政治,努力救国。

1?对忠臣的直接忠告

司马光性格直爽,在政治活动中也能坚持原则,积极执行有利于国家的决策策略。在举荐贤人、申斥汉奸的斗争中,他也敢违龙颜,宁愿直接去死,在朝廷与皇帝争论时,也不顾个人安危。

仁宗患病之初,皇位继承人尚未确定。由于担心提及继位会触犯患病皇帝的禁忌,巨人对此守口如瓶。司马光之前在并州任大将军时三次提到这件事,这次当面告诉仁宗。仁宗没有批评他,但他还是迟迟不写信。忍无可忍,司马光又写道:“我过去给你的建议,要马上实行,现在却没有声音。一定有小人说陛下正值壮年,为何一下子做出如此不吉利的事?”那些小人没有远见。他们只是想在着急的时候有一个亲近的王子作为他们的继承人。还有‘定国老’和‘天子’之类的祸事层出不穷。“仁宗看后大为感动,很快立英宗为太子。

英宗不是仁宗的亲生儿子,只是一个宗室。司马光料到他继位后,一定会追求亲生父母。后来英宗真的命大臣们商量应该给亲生父亲什么样的礼遇,却没有人敢开口。

司马光写了一封信说:“儿子是继承人,不要怕个人亲戚。普王按惯例应该叫黄渤。”这个意见与当权部长的意见不同。御史台6人据理力争,均被免职。司马光为他们说情,没有得到任何恩惠,就要求和他们一起被贬。

在司马光的政治生涯中,他始终坚持这一原则,被称为“社稷之臣”。宋神宗也感慨地说:“如果司马光这样的人一直在我身边,我就可以不犯错误了。”

2?高谋远略

司马光经常写信陈述自己的治国理念,一般把才、礼、仁、信作为保证国家的根本措施。他曾说,修心有三把钥匙:仁、智、兵;治国也有三大信条:善用人,奖有功,罚有罪。司马光的思想是完整的,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朝廷下诏在陕西征兵二十万,民心大乱。司马光认为此举不妥,向掌管军事的韩琦请教。

韩琦说他想突然增兵20万来吓唬敌人。司马光认为这只能是一时的欺骗。而且清朝的时候,人民已经被征兵制和守边吓到了。韩琦说不会用普通人来守边,司马光表示不相信。十年之内,事情如司马光所料。

仁宗(赵真1023-1063,北宋第四代皇帝)宝元(1038-1040)初中进士,英宗(赵书,1064-1067)继位其前劝谏大夫和宗申(赵勇,1067)。他在政治上是保守派,顽固反对王安石变法。因此,他曾自诩为西京御史台(御史台之首),隐居洛阳十五年,专事编撰《子同治鉴》。哲宗(赵旭,1086-1000)以尚书左辅社(绮)(秦时设,后分,即副丞相)的身份继位,即位后立即废除新法,几个月后去世。谥号文国公、史,其作品被收藏于司马。

司马光勤奋好学,一生大部分时间致力于编撰《子同治鉴》(共十九年,从英宗叶平三年至宗申元丰七年,1084年)。他在《资治通鉴》中说:“昼不足,夜次之”,“本书精力尽矣”。

《子鉴》是中国最大的编年史,共294卷,贯穿古今,起于战国初期朝鲜、赵、魏分晋时(公元前403年),止于五代末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灭(yìn)(下周前)。作者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按时间顺序记录了这1362年的史实。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解释清楚,让读者对历史事实的发展一目了然。

紫同治剑取材广泛。除了传记史(所谓“正史”)之外,还利用大量杂史、选本、笔记等相关著作考证史实,摒弃“傅锐”等超自然材料,删繁就简,宏观到本质。

这本书由上帝命名并作序。此外,司马光还整理了《将军镜考证》三十卷、《将军镜目录》三十卷,以供参考和复习。刘舒还写了《通鉴外传》,记载了从东Xi到周代的历史。

《通鉴》的编纂为我国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史料,是继《史记》之后的又一部史学巨著。但就其编纂的目的而言,正如题目所言:“鉴于过去,应利用资源治理道路”,为了使后代的统治者能够吸取前代兴衰的经验教训,所以侧重于政治和军事,而缺乏对社会经济变迁的记载。

就作者而言,他的正统观念很强,这充分体现在他的《陈光曰》(见《通鉴》史评)中。他主张法律制度永远不会改变。他曾说:“先王之法,不可更改”;在他看来,周王魏烈德任命晋朝大夫魏思为诸侯,是对“先王之礼”和“祖宗之法”的抛弃。同时,他也把人们的思想活动,尤其是统治者的政治活动,看作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些观点当然要贯穿在镜子里,所以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不能不去关注。

还有一点说明司马光很有军事眼光。

西戎将派名山助朝廷捉敌。司马光撰文反对。他认为名山力量不足,可能不可原谅。就算侥幸赢了,如果治标不治本,以后还会有另一次原谅。而且,如果名山失败了再来找我们不被接受,穷途末路突然占领边城求生,成为我们的灾难。皇帝不听他的劝告,从此西方硝烟四起。

司马光是政治上的老派。他与主持变法的王安石分歧严重,多次上书反对新法。他说:“刑法上新建的国家用轻典,混乱的国家用重典。这是贬低世界,不是改变规律。而且,治理天下就像对待房子一样。坏了就修。如果损坏不严重,就不需要重建。”

司马光和王安石,就一心为国而言,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措施上各有偏颇。王安石主要着眼于当时的财政和军事问题,通过大刀阔斧的经济和军事改革措施解决燃眉之急。司马光认为,在坚守的时期,应该通过伦理规范的整顿,把人的思想约束在原有的制度之内。即使改造,也必须安全,因为“重建房屋需要好的工匠和优秀的材料,而现在两者都没有。如果我们要拆掉旧房子,盖新房子,恐怕就没地方给我们遮风挡雨了。”

司马光的想法虽然保守,但实际上是一种基于“宋”的改革策略。王安石变法中的偏差和用人不当,证明了司马光在政治上的老练和稳健。

第四,写《紫同治剑》

写历史也是司马光从政治上治国的一种方式。1071年,王安石为丞相。在政见不同、合作困难的情况下,司马光请求留在西京的国史台,退居洛阳研究历史,希望通过编撰史书,从历史的沉浮中提炼治国的经验。

早在仁宗嘉祐年间(公元1056 ~ 1063),司马光担任天章阁侍候制度兼助理讲师时,就看到天下每一个房间都堆满了史书,一个人即使穷其一生,也看不到。于是他渐渐有了写一部系统简明的通史的想法,让人们看了之后能明白几千年历史的沉浮。他的想法赢得了他的好友、历史学家刘舒的赞同和支持。

宋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司马光向英宗赠送了二十五卷自己的史书《历图》,两年后又赠送了八卷《同治》。英宗看后很满意,要他继续写作,并上书成立书店,供给费用,补充人员,专门写作。受此启发,司马光召集当时著名的历史学家一起讨论该书的目的和大纲,并把该书在刘攽、刘舒、魏晋南北朝、范祖禹和隋唐五代之间进行了划分。最后,司马光汇编了他的书,他的儿子司马康是校对员。

宗申即位后,认为《通志》比其他史书更易阅读和借鉴,于是召见司马光,大加赞赏,并赐书名为《资同治鉴》,说它“鉴于过去,有治理道的资源”,并亲自为该书作序。宗申还送给司马光3400册英迪旧书作为参考。写书的笔、墨、纸、砚、食、宿等费用均由国家提供,这为司马光写书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促进了这部史书的编纂和修订。到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这本书终于写完了,前后修改了19年。

《子同治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时间跨度从五代后的周威烈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周宪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全书共294卷,另有30卷和30卷考证。这本书有很多可供选择的材料。除正史外,还使用野史杂书320余种,选材十分严格,力求真实。这本书所描述的内容确实更加详细可信,也一直为历史学家所推崇。而且《通鉴》言简意赅,生动流畅,简洁凝练,既可以作为历史作品来读,也可以作为文学作品来读。

《资同治鉴》的写作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司马光写史治国的初衷。它不仅为统治者提供了参考,也为整个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清代学者王明诚说:“这本书是天地之间不可或缺的,也是学者必读之书。”《通鉴》和《史记》一样,被称为历史瑰宝,广为流传,启迪大众。而研究者也代代相传,使之成为一门特殊的学问,即《通鉴》。

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司马光的苦心经营。在洛阳的十五年间,他几乎耗尽了所有的心血。写完书,他走到皇帝桌前说:“我现在骨瘦如柴,眼睛昏花,牙齿少,神经衰弱。我只是转过身,忘记了我刚刚做了什么。”我把全部精力都花在这本书上了!“司马光经常为了编书废寝忘食。有时候家里实在等不到他回来吃饭,就把饭送到书店,要催好几次才吃。他每天修改的稿子有十几尺长,上面没有一个草书,都是一丝不苟的楷书。这本书完成后,只有两个房间堆满了存放在洛阳的残稿,可见他为这本书付出了多少心血。

司马光一生著述甚丰,包括本朝的《子同治鉴》、《通鉴历》八十卷、《吉谷录》二十卷、《关白攻清表》六卷。此外,他在文学、经学、哲学甚至医学方面都有研究和著述。他的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话》、《说文解字》、《说文解字》、《说文解字》、《说文解字》、《说文解字》、《说文解字》、《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等。

动词 (verb的缩写)司马相公

《资同治鉴》成书后,司马光升任资政殿学士。他在罗隐生活了15年,世界上每个人都认为他是真正的首相。百姓都尊称他为司马相公,司马军师这个名字妇孺皆知。宗申死的时候,司马光去参加了葬礼。侍卫见了,都说:“这是司马相公。”无论他走到哪里,人们都在街道两旁欢迎他,以至于马不能前进。百姓对司马光说:“不要回洛阳,留下来帮助天子,拯救百姓。”

等到哲宗即位,太皇太后掌权的时候,司马光已经是经历了仁宗、英宗、宗申的四朝元老,颇有威望。他建议王太后畅所欲言,于是成千上万的人写信讲故事。当时全世界的人都在观望,希望革新政治。但也有人说:“三年之内不能改变始皇帝的政策。”结果只改革了一些小事堵住了人的嘴。

在这一点上,司马光直言不讳地写道:“先帝之法。好吧,就算是永恒也改变不了。王安石和吕惠卿制定的制度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祸害,应该像救火和抗洪一样迫切地加以改变。而且,太皇太后是以母亲的身份改变了儿子的法律制度,而不是儿子改变父亲的法律。”这样才能统一大家的意见。因此,保甲派被废除,没有建立保武。废除市场计量法,无息出售全部储存物资,免除欠款;JD。COM的铁钱和菜盐法都恢复了原来的制度。

司马光晚年多病,除非新法彻底废除,否则死不瞑目。于是他写信给吕公著说:“我把我的身体托付给了医生,把我的家庭托付给了我的儿子,只有国家大事没有托付。我今天就给你。”于是我写了一封关于免罪法五害的信,请求皇上废除,请求废除长平的升迁;边区战略主要是与西戎媾和;还建议建立十科推荐教师法。法院采纳了这些建议。

司马光任尚书左侍郎时,废除青苗法。两宫皇太后允许司马光行动。当时司马光功勋卓著,权力无边。就连辽国和西夏派出的使节也不得不问司马光的身体生活。他们的君主对镇守边境的将军们说:“司马光是宋朝的宰相,你们不要轻易闹事,把边境搞砸了。”

司马光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带病处理各种事务,夜以继日地工作。别人劝他注意身体,他却说:“生死有命。”临死的时候不省人事,一直在说胡话,全是国计民生。

元佑元年(公元1086),司马光去世,享年68岁。太皇太后闻讯后,亲自与哲宗前往吊唁,追认司马光为太师、文国公,谥号为“郑文”,并赐碑“忠、诚、德”。北京的人们听到噩耗,都停下手中的工作,前去哀悼;岭南凤州的乡亲们也在准备祭祖;首都及周边画了司马光的画像祭祖,吃饭时一定要为其祈福。

六、最后的结论

司马光一生忠孝节义,礼义廉耻。他生活在和平之中,有法律,行为有礼貌。司马光在洛阳时,每次回夏县老家扫墓,都要去看哥哥司马丹。司马丹快八十岁了。司马光不仅像父亲一样尊敬他,还像照顾婴儿一样照顾他。

司马光一生中从未说过一句谎话。他评价自己说:“我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但我对自己一生的所作所为问心无愧?所有的人都钦佩并相信他。陕西洛阳的人都是受他的德行影响。他们做错事就说:“司马君真的知道吗?"

司马光生活清廉简朴,不喜奢华。史书中记载了许多关于他的小故事,作为美谈流传下来。就连他的政敌王安石也钦佩他的品德,愿意做他的邻居。据说司马光的妻子去世后,家里没钱办丧事。他的儿子司马康和他的亲戚们主张借点钱把丧事办得更招摇一些,但是司马光不同意,并且教育儿子,节俭应该是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不要轻易借钱。最后,他典当了自己的一块地,匆匆安排了葬礼。这就是民间流传的司马光《经典葬妻》的故事。

司马光的人品、德行、学问、学史,历来为人们所推崇。然而,人们赞扬和批评他的成就。

当保守党执政时,他们赞扬他们的成就。宋哲宗还命保守派院士苏东坡题写墓碑,千言万语赞不绝口。

维新派执政时,司马光不仅政绩斐然,还被列为汉奸。宋绍圣年间,钦差大臣周铁首先评论说“文公(司马光死后谥号)谤帝废法,罪该万死”。朝廷不仅剥夺了所有爵位,还推倒了竖立在其墓前的巨大纪念碑。王安石的学生张春、蔡京执政时,为了报复司马光等人废除新法,将他们和309名朝臣列为“元佑汉奸”,要在朝廷和郡县设立“汉奸碑”。然而,在纪念碑的拐弯处,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石匠安民对蔡京说:“我是个傻瓜,不知道立碑的用意。“可是司马相公夸他正直,现在却要把人列为汉奸,我实在不忍心。”蔡京气得要责罚他,弄得女儿一边哭一边求饶:“不敢违抗大人的命令。”只有小人有一个要求:在碑上刻匠人名字的时候,不要把小人安民的名字刻在上面,以免留下千年骂名。“蔡京仔细一想,司马光虽有错,但为人正直,享有威望,于是改变主意,把司马光排除在汉奸之外。

可见司马光的人格不仅为百姓所称道,甚至被对手所折服。在封建时代,司马光是孔子的第三位圣人,排名在孔孟之下,在孔庙也享有配。时至今日,人们仍然记得历史上有一位“须水先生”,他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编辑此段]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