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岗起义第一枪、第二枪、第三枪是谁开的?
中学课本对黄花岗起义的描述:黄兴连开三枪,拉开了黄花岗起义的序幕。于是,黄兴凯打响了黄花岗起义的第一枪、第二枪、第三枪。
1911 4月27日下午5时30分,广州起义爆发,林觉民、方圣东等敢死队100余人攻打总督衙门,其余三路均未采取行动。他闯进巡抚衙门后,发现巡抚张逃跑了,就放火烧了巡抚衙门。起义军撤退时,被巡防营阻拦,多名革命军死亡,黄兴右手两指骨折。
但是他忍住疼痛,用他断掉的手指的第二个扳手继续射击。眼见清军逐渐包围,黄兴遂下令三路突围,率部一路厮杀。突围中,队伍四散,只剩下黄兴。他乔装打扮后,逃到广州河南革命机关女同志许,并由她护送赴港就医。广州起义失败。
接收烈士后,得到72具遗体,一起安葬在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起义虽然再次失败,但在全国起到了极大的革命激励作用。黄兴是起义的总指挥。他无所畏惧,身先士卒,在海内外华侨华人中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扩展数据:
孙中山和黄兴,这两位中华民国的最高缔造者,常被称为“孙凰”。晚清大部分重要的革命团体和活动都是由这两人策划和组织的。1905年,孙中山建立的钟惺会和黄兴建立的华兴会在日本东京合并成立中国同盟会。在同盟会的成立大会上,黄兴提出“应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无须经过选举程序”,孙中山升任总理。
1907年,光复会的章太炎、陶以潮汕起义失败为由,要求解除孙中山的宰相之职,另聘黄兴,黄兴拒绝。最终,光复会退出中联。1909年秋,陶等人起草了《孙文之罪》,再次向孙中山挑战,要求改选同盟会总理。黄兴用尽全力反抗。黄兴在给孙中山的信中,表达了“陶等人虽强硬,吾兄应以己力拒之”的态度。
在辛亥革命前的几次“太阳落山”中,黄以“我不一定要成功”的信念,坚定地拒绝了名利的诱惑,其无私宽容的态度赢得了民国乃至后世大多数老兵的尊重。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黄花岗起义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