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区域地质调查简史
(中国地质史专业委员会地质学会顾问)
一,中国古代学者的地质调查
在中国区域地质调查中,明代地质学家徐洪祖(1587 ~ 1641)应该是第一个以徒步为主,特别是系统调查喀斯特地貌和温泉的西南地区地质调查。它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科学遗产,奠定了中国洞穴科学的基础。
二、外国地质学家在中国的考察及其报告参考
我国利用现代地学方法进行地质调查,起源于外国人。1840鸦片战争后,各列强以各种方式向中国派遣地球科学家,其中影响最大的有:
(1)英国金斯米尔(1837 ~ 1910),1861年来到中国,去过香港、广州、上海、汉口等地,对矿物学、汉学有所了解,并于1868年。1887被山东省省长聘请去勘测大运河的北段。于是对中国的黄土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倡水成说,反对风成说。回国后于2月23日在伦敦地质学会作了“中国地质”专题报告,1888,有一定影响。
(2)大卫(1826 ~ 1900),法国植物学家,1862年来华。他主要在内地游历,游历了西藏东部和蒙古,收集了大量的动物、植物和矿物标本,全部赠送给巴黎博物馆,出版了《中国游记》和《蒙古游记》。
(3)大卫(David,J. P. Armand,1826 ~ 1900)于1926年来到中国。他的主要活动地区是藏东和蒙古,收集了大量的动植物化石标本,其中有些是新种、新属,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全部捐赠给博物馆收藏。
(4)美国地质学家庞培理(1837 ~ 1923),1863来到中国,1865回到美国,1866发表了《中国地质考察报告》1863 ~ 65438。他在考察中发现,我国东部沿海山脉走向为NNE—SSW,从山脉构造角度看,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他受“黄陵背斜”概念的启发,将这条构造线命名为震旦纪线,又称“震旦纪上升系”,开创了中国地质构造学中的一个专门名词,影响深远(详见吴凤鸣《1840 ~》1911 ~ 1949年来华的外国地质学家,《中国科技史料》第655卷和11,3号,1990)。
(5)1868年再次来华的德国人李希霍芬(1833 ~ 1905),精心设计了覆盖中国18个省(区)的7条考察路线,从1872返回至1882。他把“震旦系”一词引入中国的地层系统,建立了“震旦系”。“五台系统”对中国古地层研究影响深远(见吴凤鸣:一个德国人写的《中国地质学》,地质勘探先驱报,2005年6月5438+10月65438+10月01)。
(6)美国地质学家理查德·威利斯(1857 ~ 1949),1903 ~ 1904在中国做地质调查,1907 ~ 1913在中国发表。
(7)奥匈帝国地质学家洛川于1877年至1880年在中国进行了地质考察,并于1893年至1899年出版了《施氏尼关于东亚的科学考察报告》,共三卷(见吴凤鸣:《中国早期地质史研究的特点》)。
(8)俄罗斯地理学家、苏联地质学家奥布鲁切夫(1863 ~ 1956)从1892年四次来华,对东北、西北地区的地质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出版了《从恰克图到伊宁》、《祁连山概述》、《中亚、华北与中国祁连山》。
(9)瑞典地理学家、地质学家斯文·赫定(1865 ~ 1952)曾于1885 ~ 1930五次来华,其中主持了“中瑞西北科学考察组”,考察范围包括中国西北地区的西藏和新疆。已出版《穿越亚洲》(1893 ~ 1897)、《西藏》(1898)、《穿越喜马拉雅山》、《西藏的发现与探索》(1909)、《探索者自传》(65438+)。1901年的一次偶然机会,沉睡已久的楼兰古城遗址被发现,出土了中亚希腊化艺术风格的竹简、钱币、东方丝绸、西方毛织品、木雕等残片(见《吴凤鸣:创业、发展与贡献》,《中国矿业报》2007年2月65438期)。
(10)德国地理学家斯坦(1862 ~ 1943)于1900年和1906年考察了西北地区,并于1912年出版了《中亚和中国西部探险记》。
(11)日本人有小川奈那卓吉、横山又二郎、小藤文二郎,其中有
1)石井万次郎三次来华,进行长江和汉水流域的地质考察。
第一次是在1912,在大冶、宜昌、三峡地区;
第二次是汉口、岳州、长沙、资江流域1913至1914;
第三次在应城1915,鄂皖边区;
1910发表《楚蜀山地地质论》调查报告。
2)野田圣次郎于1912年来到中国,以东京地球科学协会的名义在华南进行地质调查。调查报告发布于1917,标题为《支那地质调查报告》分两卷,内容包括:三峡地区和鄂东南(大冶、阳新地区)。勘察区内的火成岩分为花岗岩和花岗斑岩。将湖北划分为鄂北、宜昌、鄂西、鄂中、鄂东五个构造区,并分别阐述了各区域的地质构造特征。南支地质图编制于1920。
(12)此外,10“科学考察组”来华进行地质矿产勘查。
1) 1866 ~ 1868法国儒教-博尔特越南代表团入华;
2) 1877 ~ 1880匈牙利科学考察组;
3) 1892俄罗斯波塔林领导的“蒙古与中国调查团”;
4) 1893罗布罗夫斯基的《中亚探险记》;
5) 1895法国组织“中国经济调查团”;
6) 1899俄罗斯中亚科学考察组;
7) 1899 ~ 1901年蒙藏考察组;
8) 1900中亚华西探险队(斯坦);
9)1921 ~ 1935年,美国Musem自然史的康特亚洲Epede因不平等条约而遭到国内学术界的反对,只在蒙古地区考察;
10) 1923 ~ 1935中瑞双方共同组成中瑞科考队,由斯文·赫定(1865 ~ 1952)担任瑞方团长,袁复礼院士担任中方团长。在瑞典出版了《中瑞探险报告》,80年代出版了50多卷,对代表团的成就已有专门研究。
(13)几所重点大学从中国聘请地质学家;
1)1917 ~ 1918年,北京大学聘请美国地质学家g .亚当斯教授地质学、矿物学、矿床学等。,并在1917捐赠了160册。1920年,聘请美国地质学家A. W .格拉保(1870 ~ 1946)为系主任,讲授古生物与地层学,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古生物人才。
2)北洋大学聘请美国人N. E .德鲁克在教学之余,在《地学杂志》上发表《论地质的组成与地表的变化》;
3)1935年,中央大学聘请匈牙利地质学家H. Backes为大地构造与沉积学教授,赴四川进行地质考察;
4)山西大学聘请了E. T. Nystrom,东南大学聘请了瑞士学者A. Parejas,广州大学聘请了O. Jacke。
笔者已经在中国科技史料1990发表了外国人在中国进行地质考察的专题文章,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中国学者开创了中国的地质调查。
虽然中国的地质事业起步较晚,但开创地质事业的中国地质学家都是由西方国家著名大学的著名地质学家培养出来的。他们都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地质实践经验,“师出高徒”,为我国早期地质调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清末最早的留美学生邝荣光(1863 ~ 1965)于1872年赴美,在拉斐特公学学习地质采矿,1881年被召回。回国后在开平煤矿和林城煤矿当了总工程师。1910年,《直隶地质图(1∶250万)》、《直隶矿产图》、《直隶石碑》发表在中国地质科学学会主编的《地学》杂志上,这是中国第一张古生物图(见吴凤鸣:中国古生物与地层学研究早期史料)
②吴仰曾(1862 ~ 1939)毕业于伦敦皇家矿冶学院。他是1881年被召回的120子弟之一,1886年被李鸿章重新派往英国,18。回国后在开平煤矿、热河银矿工作,1895年被派往南京附近煤矿、铜矿从事地质工作,1897年被派往浙江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他在奉命勘探湖北大冶银矿时,尝试采用先进的新技术,提出线深30尺以下就有银矿可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张采用西方的方法。
在上述矿区担任过总工程师、矿务局局长,说明他具有现代地质冶炼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其他还有邝炳光(1863 ~?),等等。
(3)1898-1809鲁迅和顾朗在南京路矿校学地质时,曾在附近煤矿实习,采集了一些色彩斑斓的岩石和矿物,保存在鲁迅博物馆(见:鲁迅三大地质著作导论,地质史丛书(一),65438+。
(4)张(1877 ~ 1951)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于1909年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地质系,师从著名的藤田文二郎、横山又二郎。1910年,为了写毕业论文,我利用假期收集资料,在杭州的富阳、临安、于谦、天目山进行地质调查研究,写了毕业论文《浙江杭州的地质学》。原文是英文手稿,在东京理科大学有145页,有地形图,岩石显微图,古生物。我国著名地质学家黄院士有一本,并给予高度评价:“可作为我国早期区域地质调查研究的典范”(见:张,我国地质事业先驱,《中国科技史料》第15卷,第1期;《张传》,《中国近代科学家传》第3卷,1994)。
(5)丁文江(1887 ~ 1936),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1906年考入英国剑桥大学,1908年转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地质学(主科),19168。乘滇越列车进入云南至昆明,走云贵湘邮路,过马龙、沾益、平邑,进入贵州,经一子孔、猫儿河、郎岱、安顺,到达桂阳。从桂阳经龙里、贵定、清平、黄平、施秉、镇远。一路上,他用指南针测量草图,用气压计测量海拔。他在偏远地区进行了第一次地质调查,获得了岩石标本、图片和化石标本。
1913年,他在主持中国第一所培养地质人才的学校——地质学院时,特别重视野外实习,提出每周去野外实习一次,作为必修课。当时张、翁、丁文江等老师在京领导西山及其周边地区地质调查,在老师的指导下,集体测得1: 65438。
同年,他与德国人f·索尔格、王希斌等赴太行山区和郑泰路沿线进行地质调查,填制了沿途地质图,进行了系统的地质工作,后来编写了《郑泰铁路沿线地质矿产报告》。
1914年经农商部批准,赴云南东部进行地质调查。一年时间,他的足迹遍布滇东、滇北,重点是个旧的锡矿和东川的铜矿。测量了个旧县地质图、个旧附近地质总图和个旧锡矿区地质汇总表。出版专著《云南东川铜矿》,撰写《关于完善东川矿政的意见》;跨过金沙江后,对四川会宁、会理地区的地质矿产进行了调查。众所周知,云南、四川、贵州三省交界地区,地形复杂,自然条件恶劣,十分艰苦。每天收集大量的化石和标本,绘制各种地图。同时对西南地区的地层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云南曲靖的妙高山地层是当时中国唯一可以称之为志留纪的地层。此行成果纠正了法国德·普拉德的错误判断,为建立滇东地层体系奠定了基础。1922年向13国际地质大会提交论文《滇东构造地质学》。文中列举了赵龙山脉、扬子弧红色高原、鲁南山脉、长江变质杂岩、东川侵蚀平原、牛栏江褶皱山脉、宣威高原、东经104以东边界山脉和罗平高原。
1928期间,受铁道部委托,受广西政府邀请,勘查川广铁路路线,勘查广西矿产资源,范围广泛,包括中北部,重点是河池、南丹锡矿和黔江周边煤田,特别强调地质构造和地层系统的调查研究。由他主编的《徐霞客游记》的出版和实践考察,被誉为20世纪的徐霞客。
1929年,有一支由地质调查所组织的力量,在西南地区再次进行地质调查,由丁文江任总指挥,力量雄厚,有黄、赵亚曾、李春雨、曾世英、谭希畴、。
检查人员从北京出发到重庆,经桐梓到遵义西行,再向东到贵阳,经都匀、独山,进入广西南丹,经平旦返回贵阳。这次地质调查规模最大,是他三次边疆调查中的最后一次,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地质调查。
青年地质学家赵亚曾(1898 ~ 1929)在这次考察途中,于6月5438+0929+015日在昭通县福德盛客栈不幸被土匪杀害。参见《捧着赵》第7号
“三十本书一直在等着你,
赵就更加语无伦次了。
如何吞下一千磅的骨头,
成《天南万里尘》。
1929年8月3日给胡适的信中阐述了这次远征的目的、内容和成果,信中说:“我这次去西南,抱着几个愿望。首先是把广西和云南的工作联系起来——我去年在广西,有了相当重大的发现...这个发现也证明了我之前在云南观察的很大一部分。要彻底解决各种问题,必须去两省交界的贵州。秦渝铁路是打通川粤交通的必经之路,也就是解决西南经济问题的必经之路。.....我觉得唯一的办法就是在贵州。.....铁路只到半山腰,大顶、迁西都有值钱的煤田...借此机会从根本上解决秦渝航线,对西南地区的交通和经济做一个具体的规划……”(参见吴凤鸣: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地学先驱,《中国矿业报》,2000年6月3日)。
(作者另发表丁文江《中国新文化运动中一场科学与玄学论战的故事》,作为科学派领袖)。
在1913 ~ 1916的教学过程中,地质所非常重视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在老师的指导下,21 ~ 22名学生三年走遍全国,分别进行地质调查,获得大量地质资料,张、翁两位老师主编的《地质研究所大三学生教育札记》1916中华书局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批自己培养的地质学家进行地质调查的成果,也是第一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彰显了我国地质事业在开拓时期的水平。
全书*** 6章:
第一章用图表反映调查研究的范围;
第二章地层系统:从太古宙(余)、元古宙(余)、寒武纪到第三纪(古近纪)、第四纪;
第三章讨论火成岩及其时代;
第四章是构造,主要是煤田构造;
第五章,矿产,主要是煤和铁矿,结论中特别论述了金属成矿理论,突出了编者的高水平;
第六章是结论,概述南北地层、不同时期地质历史的变迁、中国矿产与地质的关系。
文章附有两位主编的序言,阐述了学生们三年艰苦学习、艰苦野外实践的历程。《地质研究所大三学生支教实录》是由来自全国各地的90多份地质调查报告汇编而成,是全体师生三年野外地质调查的结晶。
参加地质实习的有:王竹泉、谢、叶、谭希畴、、周赞恒、朱廷虎、李洁、徐维满、徐元模、刘、吕祖印、、童步英、唐再勤、马、、刘、赵如军。其中11 ~ 13人分配到地质调查院,充实了该院的力量,该院能够有计划地开展全国地质调查工作。在新中国成立后的33 ~ 36年间,中国地质调查事业取得了令人称道的丰硕成果(见吴凤鸣:“详见下文)。
1996年,为庆祝其80周年,出版了《地质调查历史回顾(1916 ~ 1950)——历史评论与贡献》,这是一部权威论著。从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地质事业创建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老一辈地质学家的创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