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阳朔西街的历史文化

西街是阳朔最有历史意义的街道。西街创建于1674。它东临漓江,西临东陵,西临连笔峰。用当地槟榔大理石铺成,黝黑发亮,清代遗留下来的低矮砖房,白墙红窗,透着岭南建筑的古朴典雅。

当时十字路口是县城繁华商业中心的一部分,四大商业都位于十字路口的一角。有经营日用品、烟酒的万,有经营南货、土特产出名的陈公兴,还有浦同昌、远安商号,都是阳朔商界有实力的粤商、大款。此外,当地商人刘来兴在阳朔的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抗战胜利后,十字街商业中心逐渐衰落。

早期的西街西段有城墙围着,所以没有像今天这样直接下到公路旁的高泽峰下。从西街出城,要经过江西会馆对面的一条小街,叫西横街,拐到主西门。所以西横街其实是西街的一部分。

后来修了桂林到荔浦的路后,为了方便从西街出城,从城墙上拆了一条直达的路,旁边建了最早的汽车站。当时为了适应潮流,从东到西的路段改名为西马路。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叫西街,文革时因为避开了“西”字,意为“东风压倒西风”,改名东风路,直到1982才恢复旧名。

阳朔西街是阳朔最早的中西文化接触和融合的地方。基督教于1917左右传入阳朔,由李绍庚夫妇传教。那地方是租在西街东部的一间民房里,几十个人入了教。当时负责桂柳段(用中文名)的英国传教士陈法炎,经常路过阳朔,都到李先生家拜访,并在西街江西会馆门口拉手风琴、唱诗,招徕群众,传道,引得满街的人群。所以阳朔西街的人是最早接触外国人的。

李绍庚夫妇早年就读于梧州剑道学校(联盟圣经神学院在梧州设立的学校)。毕业后,他们到各地传道授业。他们在20世纪30年代定居阳朔。七七事变后,沦陷区的难民纷纷南逃。当时广西省政府成立了“难民救济委员会”,阳朔也相应设立了分支机构。出于对主义的热爱,李先生积极参加救济工作,负责难民接待。有一天,难民登记簿里发现了上海商务印书馆英文校对马泽生。可惜的是,在李先生思考国难的时候,有用的人才都成了难民。通过面试,请他当家教,给孩子教点英语,解决孩子的生活问题。当时西街的一些企业主闻讯后也送孩子来学习。由于咨询的人逐渐增多,马老师把班级搬到了广东会馆(马泽生是广东番禺人)继续授课。所用教材是钟政书店出版的,当时在桂林中学广泛使用。这是阳朔历史上的第一堂英语课。在班上,一个叫李春茂的人英语进步很快。很快,他为西街的西林照相馆设计了中英文广告牌,被誉为西街第一块英文招牌。

国民政府南京中央研究院的部分机构也南迁阳朔,大部分落户西街尽头的体育馆后面的孙中山纪念馆,继续从事研究工作。其中,历史与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文化水平较高,非常热爱体育运动。他们经常与当地人一起举行篮球和足球训练和比赛。

另一个南迁到阳朔的群体是国民政府官员外语补习班。该班专为国民政府培训驻外武官和军事代表及翻译人员而设,有英、法、德、日、俄五种语言。教师主要来自中国,也有一些外国人受聘授课。中国著名科学家李四光、竺可桢等都曾在外语课堂上授课、讲课。一时间,连笔山顶和西街上外语声四起,又是另一番景象。

外语班在阳朔办了半年左右,然后搬到重庆,抗战胜利后搬回南京。

此外,还有迁居阳朔的“敌国人民避难所”。他们是德国、日本、意大利和其他国家的国民。驻扎在桂林的美英联军人员经常来阳朔,西街成了多国人员的集散地。当时的阳朔县从2500多人飙升到1万多人,人员混杂,中西合璧。这是阳朔西街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当时前往阳朔的各界名流包括何香凝女士、宋将军、柳亚子、郭沫若、茅盾等众多革命家和文化名人。艺术大师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黄都曾在西街生活过,他们都创作过以阳朔和漓江为题材的画。

著名爱国侨领在参观阳朔时,在西街与一位名叫陈的小学生亲切交谈并合影留念。当时媒体称赞他为“爱国华侨在祖国遇到同胞,陈晨一家在相亲中碰巧遇到硕诚”,为西街增添了一段佳话。

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关系处于良好阶段。50年代中期,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一些援华专家也不时来阳朔参观,这是解放后第一个来阳朔参观的外国人。当时苏联著名油画家马克西莫夫和一些摄影师都去过阳朔。苏联的《鳄鱼》画报和《苏联画报》等刊物都刊登过阳朔水东门码头和西街街巷的美术作品和照片。

20世纪60年代,来阳朔旅游的外国人较少,但有一些代表团作为贵宾来阳朔旅游。其中最重要的有越南的胡志明主席、丹麦的伊丽莎白女王、尼泊尔的蒂比斯塔和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他们在阳朔码头上岸后,大多步行游览西街,阳朔人民自觉地在街道两旁夹道欢迎。最常去的是西哈努克亲王。

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近40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访问过西街。有无数外国客人是议会领导人、副总统、副总理和内阁部长。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卡特、老布什去阳朔,在西街溜达。卡特和他的妻子甚至在街上骑自行车观光。他们都称赞阳朔的风景和民俗。1998 7月2日克林顿总统参观阳朔渔村和西街后,国内外掀起了一股阳朔西街热潮。

西街是中西文化的完美结合。历史上,除了少数商店外,西街的大多数居民都是农民。长期以来,他们保持着“半乡半店,可商可耕”的半商半农状态,使西街人形成了在城里豁达,在村里忠厚的双重性格。虽然西街已经成为阳朔主要的旅游服务街,但西街的人们仍然保持着他们淳朴的性格。西街依然保持着古朴迷人的古色古香:一条深蓝色的石板路,两排清代遗留下来的低矮砖房,飞檐走壁、雕梁画栋的江西会馆,透着淡淡的古色古香,散发着浓浓的古香。走进西街就像走进一个整洁的农家庭院。你会受到热情的接待,你会买到中国风味的物美价廉的商品,你会品尝到美味的中西餐,你会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在西街,你不用担心被“敲竹杠”。人们说西街充满了优秀的中国古代风俗。

70年代初,阳朔县正式对外开放。很多西方游客在欣赏完漓江风光后,来到阳朔,偶然走进西街,发现在秀美的山水之间,还有这样一条迷人的小街。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这些西方人在西方国家出版的旅游指南中写下了他们对西街新奇而肤浅的印象。上世纪80年代,自助游蓬勃发展,西方自助游者纷纷来到西街。这些被西部闹市的喧嚣和快节奏的工作搞得身心疲惫的西方人,似乎在这里找到了一个可以休息的港湾。许多西方游客迷恋西街。有的在这里住几天,有的住十天一个月,有的甚至住半年或几年;两年来,每年都有超过10万的自助游客来到西街。西街的名声越来越响,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具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和鲜明西部特色的一条街。

西街是中国最大的英语角。虽然西街学外语已经60多年了,但是真正掀起学外语的热潮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外宾的增多,西街人为了做生意和应付西方游客,自发学习英语,男女老少都参加。65438年到0993年,一个叫欧文的年轻人独自来到阳朔寻求发展。他被这里的外语氛围迷住了,认为这里是世界上外语教学最好的地方。通过不懈的努力,他创办了一所私立巴克兰商业外国语学校。6年后,学校已初具规模,拥有包括外教在内的500多名师生,培养了大批外语实用人才。同时也为外国人提供了一个学习中国和东方传统文化艺术的理想场所,受到了中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巴克兰的口语训练营和机房都在西街。美国亚西国际教育咨询公司也在阳朔安营扎寨。这些学校和单位为阳朔和桂林提供外教,培养商务英语人才。

1999暑假期间,阳朔县政府邀请疯狂英语教学法创始人李阳先生在阳朔开办“英语夏令营”,600多人蜂拥报名。由于名额限制,许多人别无选择只能来了。当时整条西街的餐厅、酒吧、咖啡馆都是人头攒动。他们在阳朔向外国游客学习语言,讨论中西文化的异同。这期间有万名国内游客前来观光,让原本安静的西街着实热了一段时间。

在西街,大多数经营者都懂英语,经常可以看到西街的人用英语流利地与西方游客交谈或聊天。即使是七十多岁的妇女或十几岁的孩子也可以用英语与外国人交谈。很多西方游客表示,来到西街没有异乡感,不用画脚就能和当地人交流。西街的英语环境也吸引了很多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和一些准备出国的人到西街练习英语,享受不出国的英语环境。一些专业权威人士参观了西街后,认定西街是目前中国大陆最大的天然英语角。

西街是跨国婚恋的温床。东西方的文化交流逐渐改变了保守的传统观念,尤其是婚恋观念。许多街道的年轻人已经接受了爱没有国界的观念。还有,由于更多西方人的到访和接触,街头人似乎也逐渐淡化了“本地人”和“外国人”的区别。更重要的是,很多西方人经常来西街或者长期住在西街,让西街的少男少女有机会接触和了解西方少男少女,有条件培养他们的感情,导致跨国婚恋的故事频频发生。90年代10时期,跨国鸳鸯就有100多对,其中西街的男生或在西街打工的娶了洋老婆,女生嫁了洋老公,还有几对是来西街当上门女婿的西部男生。西街很多人稍有空闲就忙着出国探亲,并豪迈地说,有了便捷的交通和通讯,去欧洲探亲比过去去县城还容易。一些在西街做不起女婿媳妇的西方人,干脆把家搬到西街长期居住。到2 012年底,已经有2 0多个外国人在西街定居或做生意,西街上相当多的西餐厅都是外国人开的。因此,人们给西街起了个绰号叫“地球村”。

西街已经成为阳朔新的文化景观。近年来,西街的“洋现象”成为媒体追踪的焦点。中央电视台和一些各级甚至西部有影响力的媒体,大量向人们介绍西街,让人心痒痒,想去看看西街。很多人利用假期扶老携幼“看西街”;很多国外学校组织英语“夏令营”“冬令营”,成群结队的学生涌向西街。西街的人们以他们的淳朴和忠厚,像接待外宾一样接待这些来自附近和农村城市的“老乡”。一些很少遇到外国人的人,第一次来西街往往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其实要去西街,任何担心都是多余的。西街人很体谅“老乡”,凡是用外文标注的地方都配有中文;如果你想和外国人交谈,试试你的外语水平,只要你向店主或服务员说明,他们就会热情地为你“牵线搭桥”;如果你想吃西餐,服务员还会告诉你怎么拿刀叉,怎么切牛排。一个第一次来西街的东北姑娘说得好:“外国人来这里就像在家里一样,所以我们中国人还在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