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历史?
咸阳历史咸阳是中国著名的古都之一,距今已有235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素有“秦都”、“陵寝”、“明城”之称,是国内外历史文化名城。渭河和泾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四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中国民族农业始祖后稷,教百姓在这里耕种庄稼,“耕种,使地宜”,“从漆(今漆河)过渭河,以用材”。至今武功县仍有“焦家台”遗址。尹家村遗址位于秦都区西南部,是陕西省最大的新石器时代原始村落遗址,总面积约654.38+0.5万平方米。有许多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如夏梦村、黄山宫、杨度村、上鲁茂和王绍台。自十二年(公元前350年)迁都于此,故以“地处九军山之南,渭北,风景秀丽”而得名。秦惠文、哀武王、赵翔、孝文、庄襄五代,秦始皇于公元前221统一中国后至秦末,咸阳为战国秦、秦都城,达144。从西汉、辛莽、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到隋唐,咸阳一直是长安的门户和都城的重地。明清以来,这里一直是西北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封建制度建立后,咸阳曾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秦始皇以咸阳为中心,修建了通往全国各地的道路网——直路和飞奔路。同时,文字的统一、计量的统一和火车轨道的统一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咸阳是中华文明史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民风淳朴独特,民俗、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民间社火、皮影戏、剪纸、刺绣、草编、玻璃工艺等深受中外游客青睐。特别是各种民间工艺美术着重刻画咸阳人的形象,乡土气息浓厚,是黄土高原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这些栩栩如生的艺术品,不难看出咸阳人的淳朴和豪爽。咸阳北部山区剪纸风格淳朴,南部平原地区剪纸线条流畅多变,各具浓郁的地方特色。特别是旬邑剪纸大师Ku舒兰的作品,造型粗犷朴实,构图饱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的思想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咸阳民间刺绣种类繁多,是集实用性、装饰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工艺品。其特点是色彩鲜艳,构图多变,针法细腻,韵味流畅。陕西被誉为“中国电影的发源地”。咸阳皮影戏是用牛皮和驴皮雕刻而成的民间工艺品。它有2000多年的历史,具有强烈的夸张性和装饰性。有了音乐,有了歌唱,有了动作,就可以表演了,这就是所谓的皮影戏或轻皮影戏。咸阳皮影戏集关中的皮影戏时间长,造型大,表情生动,雕刻精细,色彩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