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乐府介绍
(一)、乐府的含义
乐府有两个内涵。一个是正式名称。负责音乐。“乐”指的是音乐,“府”指的是官府,这是它的本义内涵。这一制度建立于秦朝和汉初。汉初有乐府令(前194 ~前188)。汉武帝时期,乐府的建制和职能有所扩大。西汉末年,哀帝即位(前六年),下诏“班乐府官”(《礼乐史》)。到目前为止,汉代还没有乐府建制。二是诗体名。起初指乐府官员收集的诗歌。后来把魏晋唐以来可以欣赏的诗词和模仿乐府古诗的作品统称为乐府。宋以后的词、散曲、戏曲,因其音乐性,有时被称为乐府。
(二),乐府的演变
中国素有“礼乐之国”的美誉,周代就有乐师。不过“乐府”二字可以在实物中找到。是1977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一口错金庸钟。钟把上刻有秦篆的“乐府”二字。见于传世文献,始于《汉书》。由此可见,汉乐府之名出自秦制。
从西汉惠帝到哀帝,朝廷常设的音乐管理机构是乐府和太乐府,行政长官分别是乐府令和太乐府令,隶属少府和封场。乐府主政皇帝和朝廷时通常使用的音乐不是传统古乐,而是以楚音为主调的流行曲调,如太祖汤山夫人的《安世芳之歌》(17章)、《大风之歌》。太岳主管郊庙音乐,这是上一代流传下来的松雅古乐。
汉初重点在太岳,乐府规模小,效果差。到汉武帝时,乐府的建制和职能都有所扩大。《李翰乐志》说:
到梁武帝的郊祀大典,.....就是受赵、戴、秦、楚的委托,设乐府,集诗,夜诵。以李延年为协律队长,引用司马相如等数十首人造诗。本文对《律律》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并谱成了一首19章的八音合奏曲。农历正月辛(农历上半月辛日)祭拜甘泉,让男女老少70人唱着歌,把庙堂惊到明朝。
《汉书·艺文志》说:
《孝经》自乐府建立以来,多采用歌谣,故有赵、戴、秦、楚风,皆以悲喜为基调,亦可观风俗,知云何事。
《李乐府》中的“李”字有重构、拓展之意,“乐府”的命名和设置并非始于吴代。据《汉书·关白公卿表》记载,汉武帝时期,乐府由汉初的一阶一程改为一阶三程。这时乐府的工作主要有两项:一是协调律法,作曲。把文人写的歌颂美德的诗词制作成音乐,或者制作新的歌词、歌舞,训练乐师表演,为统治者装饰太平、宫廷盛宴、庆祭、纵情声色等提供服务。二是收集民歌。采风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丰富乐府的音乐,同时通过采风“观风俗,知厚薄”来了解民情。据《汉书·礼乐志》记载,到他称帝时,乐府已有800多名员工,成为颇具规模的音乐机构。汉武帝至成帝的100年是乐府的鼎盛时期。哀帝“声衰”,即位,上书“停乐府之官”。“有829人,其中388人不能停下来,但他们可以被带到乐泰。其441人应不经法,或郑之声可以。”这也是西汉乐府诗大量散佚的重要原因。
东汉掌管音乐的机关也属于这个系统。一个是太岳音乐部,长官是太岳音乐令,相当于西汉的太岳音乐令,属于太常卿。一个是黄门宣传部,主管程华龄,属于少府。黄门之名自西汉开始提倡,与乐府关系密切。例如,西汉吴京不仅是著名的黄门鼓吹者,也是乐府的音乐监督者。到了东汉,黄门宣传部已经为皇帝的宴臣们提供了歌曲和诗歌,实际上起到了西汉乐府的作用。东汉乐府诗主要由黄门宣传部采唱,因而得以保存。
魏晋六朝时期,人们把乐府所唱的诗,原本汉人称为“歌”,也叫乐府。就这样,乐府从一个音乐器官的名称变成了一个具有音乐性的诗性名称。(非中国古代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79页)说:“六朝亦称文人乐府,不论其乐不乐也。”)文选除骚、赋、诗外立乐府,《文心雕龙》除明诗外立乐府,都把乐府作为一种新的诗风。但人们考乐府的重点还是在音乐上。
到了唐代,乐府抛开音乐,注重其社会内容,掀起了一场新的乐府运动。元结的《系乐府》、白居易的《新乐府》、皮日休的《郑乐府》等。,都对音乐不感兴趣。于是,乐府变成了批判现实的讽刺诗。
宋元以后,有人单纯从入乐上称词、曲为乐府,留下了唐人所揭示的乐府精神实质。
总之,乐府本来是官方名称,后来演变成了诗名。包括乐府民歌和文人乐府诗。
(三)乐府诗的类型
《汉书·艺文志》记载了西汉28首歌诗,314首,全部为乐府诗。现在能看到的西汉乐府诗,可以认为是西汉时期的作品,有17章的《大风歌》、《安史坊歌》,19章的《祭郊歌》,18章的《钹歌》,还有少数其他民歌。其他乐府诗都是东汉时写的。(其中西汉民歌138,两汉民歌约40首。)
《乐府集》最早出现在南朝沈约的《舒悦志》中,后有南朝徐陵的《玉台新咏》、隋代王僧虔的《陆机》、吉冈的《古今鲁玉娥》、唐代吴京的《乐府古诗词解》、宋代郑樵的《通志乐略》。而乐府诗最全的是郭懋谦的《乐府诗》,收录了至五代不可靠作品中的歌曲和乐府诗,共计100卷,将汉唐乐府诗分为12类:
1,角苗歌。帝王用来祭拜天地、神灵(ZHι)和祖先的音乐。大部分都是赞美的话。如《郊祭之歌》《安石坊之歌》。
2.颜拍歌。统治者在宴会上使用的音乐。
3.崇尚歌曲。主要指用鼓、钹、笛、钹等乐器演奏的军乐。是汉武帝吸收的北方狄西戎等民族的新声音。如《钹之歌》。
4.吹歌。在马背上用鼓和喇叭演奏的军乐。汉武帝从西域传入时,协律校尉李延年创作了28首新歌(一章为一首)。
5.香河歌。这是一首美妙的民歌。和声是一种唱法,意思是“丝竹和谐”、“人声和谐”。
6.清商歌。语气比较明朗,因此得名。来源是相位和三个音(平调、清音、钢琴音)。
7.舞曲。分雅舞和杂舞。雅舞是郊区寺庙、院落用的舞曲,杂舞是宴席用的舞曲。起初多在民间,后来传入朝廷。
8.秦曲歌辞。音乐歌曲配古琴曲调。有五首歌,九句语录,十二道习题。乐府诗中收录的秦歌歌词,从唐瑜到隋唐,多为后人的伪作,尤其是题上古的文章,更不靠谱。
9、杂歌。《乐府诗集》说:“写杂剧的人,世世代代都在。或心灵的存在,或情感的感受;或宴饮之乐,或哀怨之怨;或诉说离别的悲伤,或倾诉出征的苦难;或因佛老,或因‘路易’:既收又录,故总称‘杂曲’。”
10,现代歌词。乐府从唐代开始演变为一般的诗歌,走向衰落。唐宋人所指的乐府中的现代曲,其实就是隋唐间的杂剧。《乐府诗集》说:“写近体歌的人,也是杂曲。因为出自隋唐,所以又叫“近体乐。”后人可能主张从乐府分类中删去近体曲的范畴,并入杂剧。
11,杂歌谣。歌,谣言,预言和谚语。
12,新乐赋词。是唐朝的新歌,写在乐府里没有音乐,或者暗含古题,刺美人,或者是名篇,没办法靠。
汉代乐府诗主要保存在《交妙歌》、《相和歌》、《崇歌》、《杂歌》中,尤其是《相和歌》。
(4)乐府诗的基因。
乐府诗的形成有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是历史和现实共同创造的结果。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这一点长期以来一直受到重视。写诗、献诗、收藏诗已经成为一种传统。汉代乐府诗之前,有《诗经》《楚辞》的繁荣景象。诗歌体制的变化与流行音乐的风格密切相关。汉乐府的诗,一开始都是乐府里的相关人员用音乐甚至舞蹈来演唱的。乐府诗在体系上与诗经、楚辞不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唱腔时的曲调不同。《诗经》的基本体式是四言体,楚辞的代表体式是离骚体,即每句话一般是六七个字,七言句的最后一个字往往是语气词。四、六、七个字可以通过加减或空格变成三五个字。汉高祖刘邦是楚人,酷爱楚音。他的《大风之歌》是用楚声唱的。楚生唱骚体诗符合楚人的习惯和口味,但也可以唱其他句子的诗。汉高祖唱给戚夫人的《天鹅之歌》是一首四言诗,用的是楚辞的曲调。《安世芳(17)唐山夫人歌》第七、八、九回均为三言诗,第六回为三七言杂诗:“海荡回水,贵人乐人怀。”大山崔,百会之,民多贵?贵而贤惠。“汉武帝《郊祀歌》共19首,其中四言诗9首,其余为三言或杂言混合,以三言或七言居多。汉乐府以楚生唱歌作诗,但不局限于骚体六七言,是楚生的一种变化。
当然,乐府诗形成的关键在于统治者的爱好和积极倡导。无论是出于和合之外的娱乐写歌,还是收集民歌体察民情,都在客观上推动了乐府诗的发展,为中国文学尤其是诗歌创作增添了新的活力,搭建了新的平台。在最高统治者,特别是汉武帝的支持下,他的妃嫔、朝臣和文学侍从都以能写乐府诗为荣。乐府诗以其新颖灵活的体系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
乐府诗的曲调有多种来源。第一,中国各地的音乐。如“和歌”“舞曲”。尤其是当时流行的五言歌谣。比如,六句中有五句是惠帝年间戚夫人所唱的《宋》中的五个字。他称帝时在长安流传的《殷商歌》、《邪路败良田》,是标准的五言诗。其次,少数民族地区的歌曲。如“鼓吹歌”、“横吹歌”。第三,来自于文学侍从的创作。比如作为协律的队长,李延年擅长音乐,能歌善舞,还能做出自己的新曲。《韩曙幸福传》说:“李延年,中山人,自幼受父母兄弟所养。我将受到长期坐法的惩罚,在监狱里给狗吃。”“延长好歌是一种新的变声。当时天地会在上面推广,要搞音乐,让司马相如等人做诗。阎念将继承弦歌所创作的诗歌,并为之作新歌。”李延年因此赢得了汉武帝的青睐。李延年通过平阳公主把她那能歌善舞的漂亮姐姐介绍给了汉武帝,并赋诗一首:“北方有美女,绝世独立。先照顾好城市,再照顾好国家。我宁愿不认识整个城市和国家,也很难再得到一个美女。”
乐府诗的产生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诞生的又一朵美丽仪式的奇葩。它不仅对《诗经》、《楚辞》进行了扬弃,而且引起了文人的浓厚兴趣,并加以模仿,在文人诗歌尤其是文人五言诗的创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汉代乐府诗的思想内容
班固虽然没有在《汉书》中记载西汉乐府诗的全部,但他描写了当时乐府诗创作和收藏的盛况,并对西汉乐府诗的总体特征作了精辟的评论:“皆感悲喜,皆因事而起。”这是西汉乐府诗的精髓和灵魂。班固的评论虽然是针对西汉乐府诗的,但同样适用于东汉乐府诗。班固所谓的“物”是广义的,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他所谓的“哀乐”也是广义的,几乎包括了社会群体中的各种感受。总的来说,汉代乐府诗的思想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普通人的痛苦和挣扎
班固在《汉书食史》中说:“穷人常穿牛马的衣服,吃狗的食物。”“把农房卖了,后代还债。”《汉书·龚宇传》说:“汉武帝征服了四夷,从民间收了回来。孩子三岁的时候输出了钱,所以老百姓就被困住了。至于孩子,那就很难过了。让你儿子七岁拔牙是可取的,这是输出金钱。”这种普通人生活的悲惨景象,在乐府诗中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一些人写道,龚毅遭到了抢劫和勒索。如《平陵东》:
平岭东,松柏同,我不知道谁抢了龚毅。抢了龚毅,在高堂下,付了一百万两去了。也很难走两步,怕看到追来的官员。我难过得流了血,就跟家里说要卖黄牛犊。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好心人,就是“龚毅”,被人无故绑架绑架,被勒索“一百万元”和“两匹马”。无奈之下,他只好传话给家里,向黄牛收钱赎回。虽然诗中没有明确说劫持者,只说“不知道是谁”,但“龚毅”被劫持到“高唐”(府衙),被“官员”追杀,可见劫持者一定与府衙有勾结。这篇文章是无辜受害者悲愤的控诉:官员贪婪暴力,压榨好人,甚至绑架劫持伤害百姓。
有人写道,孤儿被当作奴隶虐待。如《孤儿行》。《孤儿之旅》(又名《孤儿之旅》、《唱宋之旅》)描写了一个孤儿被哥哥和嫂子虐待,尝尽了人间的辛酸。这首诗开头写道:“孤儿生(生),孤民生(生于不幸的人生境遇),人生苦。”这个孤儿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过得很好。但父母去世后,他的命运发生了改变,成了哥哥和嫂子的私人奴隶。为了把家族财产据为己有,兄弟姐妹不在乎血缘关系。他们要么让孤儿出去做生意,要么命令他们在家做饭、看马、打水、养蚕、收瓜,却对他的冷暖无动于衷。他是:
头上长满虱子,脸上布满灰尘。.....手不对(què,皲裂),第一步下没有菲(草鞋)。Chuàng(悲伤,带结匆匆走)有膏,里面有刺;扯下刺蒺藜的肠子(脚胫骨后面的肉,月亮,就是“肉”字)伤心。.....冬天没有恢复,夏天没有单衣。
在这种牛马不如的生活环境中,孤儿们因为哥哥嫂嫂的严厉而“不敢抱怨自己”,只能暗自“哭如雨下”,结果我不禁绝望地感叹“还不如早点去地下”。这首诗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在揭露家庭内部的矛盾,指责宗法制度的弊端,反映普遍的社会问题。实际上,它揭示了当时地主富商剥削者的贪婪和残忍本质,间接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群众的悲惨生活状况和怨愤情绪。
有人写,穷,病,穷,很难生存。《女人的病》描述了一个贫穷而多病的家庭的悲惨遭遇:
女人生病多年,在给老公打电话之前,说一句话;不会说话之前不知道怎么哭。“这是一对疲惫的孤独夫妇,但我的儿子又冷又饿。我有过谨慎的生意(dáchī and),所以我会考虑的!
混沌说:当你握着它的时候,你没有衣服,你没有衣服。关上门,送孤儿进城。哭了就起不来了。向孤儿讨鱼饵。欲哭无泪,泪深施。“我无法停止悲伤。”探索你怀里的钱。初见孤儿,哭求母亲抱。徘徊于空屋,“行复耳!抛弃了就不要回去。(孩子又会像他妈一样死去,还是会留下?) "
这首诗描写了妻子儿女双亡,丈夫饥寒交迫,孤儿寡母的悲惨境遇,深刻反映了下层人民生活的痛苦。又如《葛炎行》说:“有两三个兄弟困在他的郡里。那么衣服应该由谁来补呢?新衣服是谁的?”受尽屈辱,常年劳作,却一丝不挂,深感“远行不如回家。”
有人写,不甘贫穷,甘冒风险。哪里有剥削和压迫,哪里就有斗争和斗争。汉武帝时期,民间发生暴动。新莽末年,有绿林、赤眉起义。东汉末年,有黄巾起义。《东门之旅》讲述了一个城市平民不甘忍受剥削和压迫,不得不铤而走险抗争的故事:
出了东门,不管归。要开始,我要难过。天使里没有一桶米,架子上也没有挂衣服。拿刀到东门,屋内母子拿着衣服哭道:“他家希望富贵,妾与你喂粥。”用(for)沧浪天(天,蓝天),所以下次用这个黄口。今天不是!”“咄(杜不是)!好吧!我来不及去了!白发在脱落的时候很难活得长久(在这种苦日子里很难呆得久)。"
这个平民家庭的生活面临绝境。男主不听“母子”的劝告和人情,最终走上了反抗之路。这首诗通过对家庭生活状况的说明和女主人公安于贫穷的劝阻,揭示了主人公反抗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表达了老百姓的共同心声。
(2)士卒的投诉和来电
自汉武帝以来,长期对外用兵。无论战争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最终的受害者都是人民。汉代乐府诗中的一些篇章,揭示了战争中士兵的惨重伤亡。如《城南之战》:
城南斗,北国死,野死无葬可吃。吴打电话过来:"来,做客!死在野外就不要埋了,腐肉还能逃!”水深刺激,蒲苇无形;枭骑斗死,徐彷徨。梁(在桥上盖房子),为什么是南?为什么是北方?你如何从南到北旅行?不弄个君子(战争中的军人,君主)能吃什么?愿为忠臣?子思(怀念战死者)粱晨(战死者的美称),粱晨是真诚的,可以想:早上出去进攻,晚上一去不回!
这是一首悼念阵亡将士的诗。前11句以乞魂的方式写战争的惨烈,后9句以提问的方式赞美阵亡将士。全诗充满了悲壮的气氛,描绘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灾难和对农业生产的严重破坏,有力地控诉了军国主义者的罪恶。
按照当时官方的规定,汉代的兵役制度是:23岁为正规军,1岁为禁卫,1岁为物资官、骑士,50岁免服兵役。但统治者长期军国主义,这一制度却难以推行。第十五次征兵,暴露了汉代兵役制度的不合理,写了一个老兵回乡后无家可归的悲惨场景:
十五岁参军,八十岁才回来。每个村民都说:“家里有谁?”“前方是皇族,多松柏。”兔子从狗窦入,野鸡从梁上飞。在中庭,绿谷诞生,在井里,吕魁诞生。五谷当饭吃,葵花当汤喝不知道煮一会儿谁对汤和饭感兴趣。出门向东看,眼泪落在衣服上。
这首诗是充满血泪的控诉。这位在国外服役65年的老兵在80岁时“开始归来”,归来时看到的是亲人逝去、家庭破败的悲惨景象。全诗以五言句式,通过对对话、动作、环境的描写,展现了老兵们归队后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后两句更是回味无穷,耐人寻味。老兵的经历是当时社会的缩影。
战争和徭役带来的不仅仅是生命的毁灭,更是对背井离乡的参与者的精神伤害。他们思念亲人,有些人甚至家庭破裂。汉代乐府诗中的一些思乡歌曲就是由此而产生的。如《古歌》:
秋风飒飒愁杀人,出入。谁在位子上,谁不着急?让我秃顶!胡一带风大,为什么不修树?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衣服也慢了下来。头脑不会说话,肠子里的轮子转。
这是对胡地探险的自诉。离家越久、越远,关于家的悬念就越强,“忧”、“忧”、“思”的感受就越深。《挽歌》说“谁也不愿回家”,所以只能是“挽歌可作哀,远望当当归”。《东光》也有“诸军东奔西跑,早早离去,多可悲”这句话。这些都是发自心底的怨念的呼唤。
(3)、男人和女人的悲痛和仇恨
男女之间的悲愤和仇恨,一直是人们所青睐的。自汉武帝以来,封建礼教和宗法制度的枷锁日益加强。一些为女性设计的维护男权的规章制度,如“三从”、“四德”、“七往”,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三从”是指在家服从父亲,嫁给丈夫,丈夫死后服从儿子;“四德”,又称“四行”,指德、言、容、功;“七去”,又叫“七弃”、“七出”,指的是无子、色欲、纵欲、疏于姨妈、谈吐、偷盗、嫉妒、恶疾。所以在这种环境下,女性敢于跨越界限,冲破束缚,无视父母的命令和媒妁之言,要求婚姻自由和两情相悦。当然,也有很多女人的伤心抱怨和抗议,抱怨和抛弃妻子。爱情婚姻题材的作品在汉代乐府诗中占有很大比重,其中不乏佳作。这些作品大多来自民间,或者出自下层文人之手。主角往往是女性,她们的感情往往是坦诚的,大胆的,挑衅的。
有的写的是相亲相爱,志在必得。如《商邪》:
邪恶!我想认识你,我会长寿。山中无陵,河中竭,冬有雷震,夏有雨雪,天地合,才敢与君同在!
这是一个痴情女人的自白。第一,她对天发誓,她愿意爱对的人,让她的爱永不褪色。这和《诗经·汪锋·车》中的“信不信由你,犹如行将就木”是一个调子。那么,从侧面来说,我假设列举五种罕见的、极不正常的自然现象,来表达我对爱情坚定不移的决心,每一种在正常情况下都不会发生,更不可能五种同时出现。痴情女子对爱情的坚贞无与伦比,她对火的热情因为火山的喷发,河流的决堤,已经不可阻挡。这首诗是情歌中的杰作。唐代敦煌曲子词中有一首《菩萨蛮》诗,列举了六件与此诗相似的事,可视为姊妹篇。
有的写一种相思两地愁。如《长城窑洞饮马》:
江春草绿,一望无际的向远方延伸,让我思念远方旅行的丈夫。远在他乡的老公可以不整天想他,但很快就能在梦里见到他。梦见在我身边,突然感觉(醒来)在异乡。在不同的县,湛转(多次卧病在床,或指丈夫行踪)不符合。死桑知风,海水知寒(死桑无叶能感受风吹,海水无冰能感受寒)。这是比较的方法,意思是夫妻两个分开很久了,虽然不言而喻知道相思之苦。大家一开始都是妩媚的,谁来替谁说话!
客人远道而来,留给我一对鲤鱼(木函一底一盖,鱼形)。胡二煮(开)鲤鱼,里面有尺子书(古代没有纸,字母写在一尺一寸的木板或绢上,所以叫“尺子书”)。跪久(跪直表示尊敬)读一本平淡的书,书里却是什么样子:多说饭,多说长相思。
这是一首五言乐府诗,又名饮马。萧统的选集名为《古乐府诗》(佚名作家之作),徐陵的《鱼台新诗》名为蔡邕的《乐府诗》。一般认为是民歌。李善《文选注》曰:“因征戍客饮其马于长城下泉,妇人思之,故称‘长城石窟之旅’。”这首诗不涉及“长城下窑洞饮马”的事,应该是用原调填的歌词。东汉时期,征兵制和官巡都很盛行。所以,诗中提到的旅行家,可能是征兵人员,也可能是服役人员,也可能是周游官员的学者。这首诗以思考女性的口吻抒情。前半部分写“想”,后半部分写“书”,通篇写“彼此记得”。诗中使用了第一人称,物以情动物,春思、夜思与秋思紧密相连,借助比兴和朱利安将主人公深沉、真挚、悲伤、缠绵的相思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有人写爱情受挫,由爱转恨。如“思考”:
我想念的人,在遥远的南方。为什么要问遗产(wèi)君?双珍珠玳瑁(dàimào,动物名,龟,壳光滑文艺,可做装饰品)发卡,配玉光彩夺目。文君有他的心脏,所以他可以烧了它。风一吹就毁了它,烧了它。从现在开始,不要再错过对方了!相思君爵!我下定决心要和你断绝关系,但是我想起我们第一次见面时的甜蜜,我就害怕。胡公主(叹气)!秋风吹来(风吹来)晨风吹来(晨风,鸟的名字,也就是山鸡,经常在早晨呼唤配偶。Si,s和,是“思维”的错误。意思是求偶失败鸟儿哭),东方一瞬间就知道了(东方高大,东方洁白,天空渐亮)。
女主角思念远在海南的爱人,准备了珍贵的礼物送给对方。她一听说对方有二心,就把礼物摔碎烧掉,“当风吹起它的灰烬”说:“从今以后,不要相思!相思君绝!”诚然,她爱得热烈,恨得刻骨铭心,她的选择既痛苦又果断。
有人写无辜的人被抛弃,怀念旧情。如《上山拔草》:
上山摘杂草,下山见老伴。龙跪下来问老人:“那新人呢?”“虽然这对夫妇不错,如果不是老朋友的话。颜色差不多,但是爪子不一样。”“新人进门,所以老人进门(gé,侧门,小门)。”“新人工织(jiān,黄丝,便宜值),所以人工织(白丝,贵值)。每天织一匹马(长四尺,宽二尺四寸),织五尺以上。与其吃素,不如做个新人。"
这部乐府诗集未收,鱼台新诗称“古体诗”,太平玉兰引为“古体乐府”。这是一个被遗弃的妻子和她死去的丈夫在路上偶然相遇时的问答短语。整个一问一答就是一章,应该算是一首乐府古诗。被抛弃的妻子勤劳、能干、顺从,但还是被抛弃了。这种美好的毁灭,表现了当时女性在婚姻中的悲惨遭遇和对自己命运把握的艰难。被抛弃的妻子被抛弃的原因和写这首诗的意图一直有争议:一是因为丈夫喜新厌旧,揭露和谴责丈夫喜新厌旧,却抱怨新不如旧的资产阶级心理(如果是这样,新人的命运肯定不会比旧人好);另一方面,由于弃妇无子女,弃妇与旧友都依恋旧情,所以丈夫也隐约流露出被迫离婚的悲凉心理,并对宗法制度的迫害进行了揭露和谴责。
有人写被抛弃,坚决拒绝。如《白头歌》:
爱情应该像山里的雪,纯洁,像月亮上的云一样明亮。我听说你有两颗心,所以来和你分手。今天就像最后一次聚会,明天就要分手沟头了。今天是最后一次聚会,明天早上在沟边分手。)御沟上,沟水东西流(把沟水东西分开,比喻恋人的拒绝,说东流,就是东流,东西偏,表示爱情一去不复返)。当我决定带着国王远走他乡时,没有像普通女孩那样哭泣。满心以为嫁给一个心有灵犀的人,可以相爱到老永远幸福。竹竿如何卷,鱼尾如何[](由“竹徙”组成,上下结构,音shιshι,羽毛湿)。鱼竿在摆动,鱼尾像湿羽毛。古诗经常用钓鱼来形容男女的求偶行为。)男人心重,何必用钱刀(钱币,古钱币形似佩剑,故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乐府诗集》属于《祥和阁词曲选曲》。卓文君为司马相如欲娶另一名茂陵女子而写的《西京杂记》似乎是附呈的。诗中的女子明艳清纯。当她得知对方有两颗心时,毅然与他“割舍”,提出了“愿得一心,不离不弃”的爱情理想。这首诗和思想是《诗经·冯伟·孟》中所体现的婚恋观的继承者。
另外,《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诗中写男女之情的代表作,也是汉乐府诗的代表作。这两首诗是咏叹调。(详见第4节)
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国的女性是忠于婚姻爱情的自由、平等、纯洁、和谐、完美的,并为此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但是,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往往是受害者,也是受害者。
(4)权贵的傲慢与清廉。
汉朝统治者的生活极其颓废奢侈。《相见恨晚》描述了一个有两三个兄弟,中子为侍郎的富贵家庭生活。在这家,金为门,白玉为厅,厅中有酒,主张以大使之名。鸳鸯排成一排,仙鹤哼唱,两个女人在织棉花,小女人在调乐器。富贵淫逸非比寻常。“鸡鸣”说:“四五个兄弟都是助手。”《长安有狭邪》云:“长子有两千石,中子有孝。童子无官职,衣在洛阳。“一个家族有很多官员,官职不限于侍郎(宫中侍卫或皇帝身边的侍从,俸禄400石,是皇帝的亲信大臣,地位特殊),还有2000石的高官。即使是没有官职的“小子”,也有官服,可以在京都洛阳做“衣冠臣”(这是卖官卖衔生的怪胎)。见《后汉书桓帝史》、《灵帝史》)。强者的傲慢可见一斑。以上三首诗,表面上看,有一种欣赏富贵人家的情调。事实上,它们是讽刺宋玉的一种方式,每句话都是赞美和嘲笑。这三首诗表现了一个富裕家庭的气氛,在中国文学类似题材的创作中具有典范意义。
韩乐府的诗里也有赞美那些清廉爱民如子的官员的篇章。例如王浣《雁门太守行》说:
拥护人民,支持人民。俗人凶仁。以文武之术,人料贫富。.....贤哉贤哉,吾郡王君..
王浣是东汉和汉武帝时期的一名官员。这首诗赞美了他为官的成就。
(5)、人在生与死的旅途中。
生死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