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鲁迅学校的历史
让鲁迅中学师生骄傲的,是这所学校骄傲的历史。这是国立北平女子师范学校的旧址。被誉为人类灯塔的鲁迅先生,1923-1926在女子师范大学任教。学校内有保存完好的古迹,如鲁迅先生给学生讲课的礼堂、讲课的教室等。礼堂现在变成了“鲁迅生平展览室”。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广平女士是当年反对封建教育的“女师大潮”的中坚力量。在“三·一八”惨案中不幸牺牲的鲁迅先生的学生刘和珍和杨德群两位烈士是不朽的英雄。那“勇敢友善”、“永远善良微笑的老影”是所有师生永恒的宝藏。1931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毕业生为刘、烈士所建的纪念碑,依然矗立在校园的松柏丛中。碑上镌刻着民族英雄文天祥写的《宋正琦》中的一句名言:“齐威武凛然,万古长青。当其贯穿日月,生死必安。”
学校自1958迁入现校区以来,历届领导和老师坚持用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全体学生,以弘扬鲁迅精神为己任,以传承爱国主义传统为目标,立志在北京鲁迅中学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让鲁迅精神在鲁迅中学精神中飞扬,让催人奋进的爱国情结在鲁迅中学得到充分释放。
1977以来,学校明确将刘、杨烈士事迹和鲁迅先生在校工作战斗列为学校传统德育内容,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每年新生入学,第一个活动就是瞻仰烈士纪念碑,参观“鲁迅生平陈列室”;每年9月,高一新生将举行“刘和珍、杨德群大队”队旗交接仪式,3月18日将举行“继承烈士遗志,弘扬革命传统”主题纪念活动,高三学生将在纪念碑前举行庄严的“成人礼”。少先队员坚持站在鲁迅雕像和纪念碑前。
一所学校的历史可以让我们清楚学校过去的历史,我们当初选择的正确性,告诉我们我们的祖先如何奋斗,如何发展教育,通过上一层楼来激励我们。
校史代表着一所学校的历史、荣耀和成就。
我们应该以敬畏和学习的态度来看待学校的历史。某个领导的事迹可以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
我们可以从学校的历史中得到一些新的启示,并展望未来。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