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化运动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北朝时期,北魏统治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北魏政治措施最显著的特征是“中国化”运动。
北魏汉化运动集中在魏孝文袁弘时代。北魏初年,国家长期处于战乱状态,官员没有固定的俸禄,只靠战利品给予奖励。逐步统一后,没有战利品可分,很多地方官员贪污剥削人民,导致人民反抗。如果不实行更好的政治制度,就会危及国家政权的生存。魏孝文帝决定进行改革,改革的基本方法是发动汉化运动,吸收汉人的治国方针,改变鲜卑人的统治方式。
汉化的第一个措施是迁都南方。早在魏太宗拓跋思时,他就已准备将都城从平城迁到邺城,但并未迁都。到493年,魏孝文帝借口南侵来到洛阳,反复比较洛阳和邺城,决定迁都洛阳。这一想法一出,立即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出现了两次叛乱,但很快被平定。494年,魏孝文帝正式迁都洛阳,并于次年规定凡从北方迁到南方的,死后葬于河南,不得跑到河北,断绝了上层贵族想回老家的念头。
北魏时期,官职俸禄分配没有固定的名称和规定,魏孝文帝对旧的官制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他借鉴魏晋制度,完全按照汉人的统治,在朝廷设置中央文武官员,如三司、三公、尚书、中书等。地方官员还设置了刺史、太守、县令等。按魏晋旧制。各级官员的工资各不相同。官员领了朝廷的俸禄之后,不准搜刮钱财。如果他们在朝廷之外得到钱,那将是偷来的钱。如果他们达到一块布的价值,官员将被判处死刑。
这一制度实施后,腐败现象的发生减少了,对巩固统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北魏孝文帝汉化最彻底的表现就是禁止胡人的服饰和语言。明文规定汉人必须穿衣服,说汉语,禁止鲜卑语。尤其是对年轻人的要求很严格,不会说中文的不准当官。同时,不允许鲜卑人同姓通婚,要求鲜卑人与汉人通婚。这些措施很快消除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隔阂,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团结。此外,鲜卑人掌握汉语言文字后,会很快学会汉字,掌握汉民族的经典著作,这对提高鲜卑上层贵族的文化素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有意思的是,魏孝文帝还下令鲜卑贵族改姓汉人。496年,魏孝文帝改拓跋氏为袁氏,于是历史上的北魏皇帝就有了两个姓氏。自魏孝文帝,姓袁。他还把鲜卑人自拓跋珪、魏太祖以来的八个姓氏全部改为汉人姓氏,如邱慕龄改姓穆,陆姓改姓陆,何赖改姓何,独孤改姓刘,何娄改姓娄。
北魏汉化运动实际上是魏孝文帝的一次大规模改革。魏孝文帝的改革彻底改变了鲜卑族的政治、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使广大统治地区的统治者和人民融为一体,也使北魏政权迅速强大。魏孝文帝是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