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阅读」真的靠谱吗?

最近几年,我又恢复了读书的习惯。从尝试每年挑战50本实体书,到爱上电子书,再到一起写日班和读书会,快读真的靠谱吗?

是的,《速读》的作者告诉你,阅读是有方法的。而且“快读”真的很靠谱。

这本书的作者是律师克里斯蒂安·格鲁宁(Christian Gruning)。

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格鲁宁一开始并不是一个热衷于读书的人,也是一个读书少、效率低的人。

但是后来,在准备律师考试的过程中,他发现其实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读书。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每个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在书籍的海洋中畅游。

于是,他把《快速阅读》写成了一本书,供大家分享。

看完这本书,我发现阅读背后是有底层逻辑的。

2.1阅读是眼动和脑动的结合。

经常能看到这样的人:我刚看完一本书,他已经看了二十本了。

除了阅读方法和技巧,这其实也说明了这类人的眼动比较发达。因为,读书,我们常说的“读书”,就是用眼睛扫描纸上或屏幕上的文字和图片。

而这种差异是因为有些人可能一次读十行;大多数人,一次几行。

但读书的意义不仅仅是用眼睛去浏览,更重要的是把书的内容内化在心里,外化在台词里。所以,读书还是一项脑力锻炼。

2.2阅读是有目的的。

当一个人漫无目的地读书时,那么,给他一百本书,他也读不完。

而当一个人带着目标去学习的时候,那么他不仅能入眼,还能入心。

例如,电影院是年轻人经常去约会的地方。在我尝试写书评之前,我老公带我去看电影。看完之后不知道电影讲的是什么。遇到不喜欢的事也能睡着。

但是当我试着写书评和影评的时候,我和老婆又去了电影院,我就不一样了。不管我喜不喜欢这部电影,我都会很认真地看。因为,我想从电影中找到有价值的素材,然后把它变成一篇文章。

读书也是一样。比如这段时间,我心情不好。这时候手里有一套笑话,看这本书绝对是狼吞虎咽。

2.3理解的池子有多大,阅读能力就有多强。

书的类别很多,经济、管理、历史、文学、漫画、国学经典、家庭教育、物理天体、科幻...

还是以我自己为例。看家庭教育的书对我来说相对容易,我看的也比较快。因为我最喜欢家庭教育类书籍,在阅读家庭教育类书籍的过程中,我逐渐建立并形成了自己在家庭教育领域的知识体系。

而我看科幻小说,比如刘的《流浪地球》和《三体》全套,特别费力,特别慢,甚至迷迷糊糊看完。因为我不喜欢科幻小说,也没有建立或形成这方面的知识体系。

所以,是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一样强。

2.4阅读速度和阅读量

在阅读的过程中,阅读的速度也受到阅读次数的影响。越读越快,越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对此我深有体会。2021,看完了64本纸质书,13本电子书。

一开始,我漫无目的地选书,因为我不知道我要读什么。但是后来我看的书越来越多,我发现家庭教育,国学经典,人物传记,经典电视剧原著,世界文学名著都是我的最爱。

阅读速度是一样的。我记得樊登先生曾经说过,“当你读完50本书时,阅读速度会不知不觉地加快”。是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我的阅读速度突然变快了。

在《快速阅读》一书中,格鲁宁将阅读整本书分为三个步骤。但是我觉得应该是五步。

3.1阅读前看清楚。

一个没有目标的人很可怕。同样,没有阅读目标的人也很可怕。所以,在阅读每一本书之前,我们都要明确自己的阅读目标。

比如快速阅读。我为什么要看这本书?这本书对我有多重要?我想获得什么信息?我将在哪里应用我所学到的东西?

是的,我想知道“速读真的靠谱吗?”。现在看来是靠谱的;同时,你也可以顺便写一篇评论或书评;能让我觉得是书评或者书评的,是我想得到的信息;我打算把我所学的应用于阅读和写作。

这是我读格鲁宁《快速阅读》的原因,也是我的目标。

3.2泛读全书,把握整体脉络

我其实有一个阅读习惯,就是打开一本书,先看它的序言、目录和后记。因为作者写这本书的真正目的就体现在这三个部分。

比如李跃儿老师在关键时期的关键帮助。这本书由六章组成。第一章,认识孩子;第二章,关键时期的关键帮助;第三章,如何选择幼儿园;第四章,如何适应幼儿园;第五章,爱情的误区;第六章,帮助孩子建立独立完整的人格体系。

其实这本书的重点是第二章,关键时期的关键帮助。

3.3快速阅读与反复精读相结合

每次读同一本书,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尤其是经典书籍,经常被阅读和更新。

2022年,我给自己定了一个阅读目标:主线是把李跃儿系列看十遍;子线也是有微信读书的电子书,还有365家长读书群里的书,当然还有其他纸质书穿插其中。

当然,我已经把《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读完十遍了,正在读第二遍《批判的帮助》。

是的,读的越多,体会越深。

3.4复习知识点,系统理解全书。

之前,我有看书划线的习惯;但是这两年,我变了。

因为每本书都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下划线会破坏对书中核心内容完整性的理解。

小说更是如此。

比如刘晶的中篇小说《父母之爱》,里面可能有名言警句,但真的没关系;真正重要的是,从央视综艺《故事的中国》中,我看到了《父母的爱》是对经典的致敬,是对父母的致敬,是对一代又一代守岛军人的致敬,是对一代又一代守岛军嫂的致敬。

3.5读取后,输出强制输入。

我一直认为,分享、写作、讲书、临摹是把输出强行转化为输入的最好方式。

是的,从2021开始,我每看完一本书就发一条朋友圈;从2022年开始,我每看完一本书,都会把它写成书评。

其实在交友和写书评的过程中,我把刚看完的书的知识点梳理了一遍,加深了对刚看完的书的理解。

另外,就是对共读群体的偏见。

有的人更喜欢自己看书;不过我觉得加入共读小组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如果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抚养孩子,一起讨论,一起成长,我们会学到更多,进步更快。

就像春节前我们365家长读书会第一季第一个月的复课周。

我选择了关键时期的关键帮助。我们聊到了育儿路上掉的“坑”,也分享了书中的知识点(关键时期的关键帮助),真的收获很大。而我恰好是一个1-2岁物质女孩的妈妈,我只是学以致用。

所以我对乱扔东西的孩子并不生气,而是让她在保证安全的范围内自由探索。

在这本书中,格鲁宁还提到了一些帮助你快速阅读的小工具。

比如对于容易连载的人来说,找把尺子是比读书更好的办法。还有一个视觉卡。知识卡和视觉卡是帮助理解知识点的最好方法。

其实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信息时代,辅助阅读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思维导图。

最后,不管是快读还是慢读,都要坚持做下去。因为读书是一辈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