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风水是迷信还是科学?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寻求身心合一、社会和谐的生活环境。风水文化中许多关于人居环境的思想得到了周易专家和中国文化专家的认可。几千年来风水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已经深入人心。
然而,和其他民间信仰一样,风水也得到了不同的评价:有人认为这是完全的迷信;有人认为它与自然科学兼容;也有人认为它既有科学的一面,又有先验的一面(超越经验的范围,无法被经验证实或证伪,源于康德)。当然,对于更多的普通人来说,风水是一个“如果你相信,你就会拥有;不信就有”。古往今来,风水对中国人的文化生活影响很大。比如中国封建王权的象征——故宫的布局,就体现了中国古代“阴阳五行”的原则:所有的城市设计都是基于阴阳相互对应,金、木、水、火、土五行分布。若外殿布局奇,谓之五门三朝;故宫是偶数,叫两宫六寝;方位上有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有五种颜色:蓝、黄、红、白、黑。
今天的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是香港自由贸易港的象征。当时,为了防止楼前建筑破坏风水,汇丰银行在香港买下了楼前直至渡轮码头的整块土地,开发成公园,取名“皇后花园”,以保持其风水优势。据说汇丰银行的收入也在稳步上升。国外,美国早在1976年就有了风水博士;日本有110多所大学开设了风水课程。在国内,东南大学于1996年率先开设了“建筑风水学”课程,物理系教授李世成作了“易经”的讲座,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在房地产项目设计、商铺选址、租房等方面,请风水师“看风水”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中国的“风水”一词,最早见于晋代郭璞的《葬书》:“气,乘风而散,界水而止;古人聚而使之长存,事迹止,故谓之风水。”这其实是风水最早的定义。
风水学的根本基础和核心思想来源于《易经》中的阴阳哲学。风水起初是中国古代先民选择居住环境的一种实用而简单的技巧。结合五行、八卦、十二点、二十四山方位的编码,作为理论基础和操作方法,以中国人特有的关于宇宙吉凶的观念,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外界和谐、平衡、循环的理念。风水的基本取向与中国几千年来“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审美观基本一致。所谓“家是人的根本,人以家为家。”居安思危,则居昌吉;不安则家衰。“可见,中国古代人民为了世世代代安居乐业,不得不重视风水,想尽办法寻找风水宝地。从风水学的背景来看,与我国“以农立国”的目的有关。古人非常重视“背山面水”,既方便了生活,又使环境优雅。山后面的土地最肥沃,有利于农业耕种。古代风水其实是一种环境观察。
经过多年深入系统的研究,天津大学建筑系教授王起恒认为,风水的核心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精髓。他的研究成果表明,风水学实际上是一门集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伦理学、美学于一体的全面系统的建筑规划设计理论。
清华大学建筑系景观研究所所长孙凤岐也认为,风水不全是迷信。我们的祖先已经研究出一套经验理论,这些理论是有科学依据的。古代风水理论非常注重人与建筑、环境的关系。
"风水可以说是一个古老的环境概念."导演孙凤岐举了北京四合院的例子。“如果你注意观察,你会发现从四合院里出来的人脸色红润,不像在楼里呆久了,脸会变黄。这是因为四合院的建造有科学依据,有利于长寿。住四合院的人每天至少有一半时间可以在户外,通风对住楼房的人来说是个问题。不要说风水好让人发财。如果一个人的健康都不能保证,还有什么精力去赚钱?”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风水学这门集天文地理、研究自然和人、涉及门类众多的综合学科,在长期的流传和演变过程中,被人为地掺杂了许多神秘甚至夸张的成分。同时,由于习俗、观念和保守心理的影响,其真正的精髓很少代代相传,导致歪理邪说盛行,误导世人。客观来说,这也成为风水被视为迷信的主要原因。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教授蔡达峰也认为,风水作为一个研究对象,从民俗学和建筑学的角度来看,具有研究价值;从本质上来说,古代的一些风水已经失传,今天所谓的“风水”和古代的风水在内容上有很大的不同。现代风水学已经基本去除了迷信的成分,但是还有一些属于文化心理层面的东西,这可能也是现代风水学难以科学衡量的一个方面。但严格来说,风水布局如果能满足人的身心健康,也是科学的成分。如果我的回答能让你满意,希望五星采纳我的回答。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