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摆脱梅兰芳的束缚吗?
陈凯歌的新片《梅兰芳》上映时间不长,围绕这部电影成为热议。无论多么不同的意见,在人们嘈杂的争鸣中,大概都有一些共同的声音。比如有人认为影片后半部分没有前三分之一精彩迷人,戏剧张力似乎不足;有人认为主角梅兰芳在人物塑造和性格挖掘上不如十三燕、邱、孟晓冬等配角,使得整部电影在人物布局和人物分析深度上失衡。甚至有人说,如果把人物关系看做一场乒乓球比赛,那么进攻方似乎总有几个配角,而作为主角的梅兰芳往往只是处于守势,让人很难清晰地触摸到人物内心的挣扎和犹豫。这种失衡和断裂其实可以归结为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看待传记中的“虚构合法性”。?传记应该兼具历史性和艺术性。历史擅长记东西,艺术擅长写情怀。历史需要脚踏实地,艺术需要展翅飞翔。传记片作为一种历史叙事,必须尊重客观史实,人物笔记必须以历史证据为依据。时间、地点、人物、因果、语境都不应该无中生有。作为一门艺术,还要求充分发挥艺术家的主观创造性,以个性化的眼光穿透历史的硬壳,触摸历史人物的生活节奏,剖析其思想肌理,与古代圣贤展开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做出与众不同的艺术判断和审美阐释。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有时很难把握两者的关系,造成了现实与虚构的两难境地,常常让创作者在两者之间徘徊。?一般来说,有些文献中有一些历史细节记载得很清楚,当事人又能提供充分的证据,通常不会给创作者留下太多的虚构空间。但有些历史文献模糊不清,当事人和见证人的差距众说纷纭,往往成为创作者施展创作才华和想象力的广阔天地。尤其是在人物性格、意志、心理、情感的刻画上,真正能发挥自己的艺术长处,弥补《史记》的不足。作为一部艺术电影,与其像历史教科书一样,用冰冷客观的笔触再现历史人物的侧影,不如用激情澎湃、逻辑清晰的视听语言勾勒出人物延伸的轨迹,为人物的思想活动和深层的内心世界提供感性、生动、独特的审美阐释。?这篇文章之所以谈《梅兰芳》中的失衡与断裂,并不是因为剧情与历史真相有太大差异。相反,似乎没有足够的篇幅让作者对梅兰芳这一历史人物进行深入分析和个性化解读。为什么观众会觉得电影一开始,年轻的梅兰芳和老戏骨十三燕打得很精彩?真的是因为这个场景没有历史依据,完全是艺术虚构的产物。反而便于陈凯歌摆脱历史的规定性,在想象的天空飞翔。借助极具戏剧性的冲突逻辑,这个故事被赋予了“梨园传奇”的美学品质,给观众带来了舒适酣畅的视听享受。而《梅与孟之恋》《赴美演出》《留须留清志》的最后几段,却因为史料佐证而不得不远离传说,回归正史,在人物内部动作的勾勒上也难免处处如履薄冰,丝毫不见第一段的自由与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