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占鳌原型:历史上有余占鳌吗?

历史上没有余占鳌这个人。

余占鳌是莫言小说《红高粱家族》的主人公。余占鳌既是土匪头子,又是抗日英雄。他是一个具有独特个性和民族精神的人物。

他是一个强壮硬汉,性格带有粗犷暴戾的民间色彩,有着原始的正义感和对生活的热情。余占鳌是集善、恶、美、丑于一身的典型人物,他的形象是当代文学史上中华民族精神的成功展示。

扩展数据:

余占鳌形象分析:

余占鳌,北方高大红高粱孕育的硬汉。虽然他没有载入史册,但正是这些人创造了历史,锻造了民族精神。他是一个真正的农民,他杀了一个和他母亲通奸的和尚。

做了一个卑微的轿子。一次偶然的轿子经历,让他不顾一切地爱上了“我奶奶”戴凤莲。莫言赋予余占鳌原始的爱恨情仇,爱到超越伦理道德的地步。

余占鳌劫富济贫,从来不害老百姓,沉迷于在高粱地里和“我奶奶”性交。《野性》粗而不俗,描写了“我的祖母”和“我的祖父”的突出的本质

它是反封建、追求幸福的象征,也是“我奶奶”和“我爷爷”为人性自由而反抗封建道德的精神,是《红高粱》人物原生态最突出的表现。

余占鳌有一种动态美。人们倾听的是被摧毁和压抑的人性的呼唤,是灵与肉斗争的呻吟,是值得铭记和缅怀的民族精神积淀的警示。

一种只有生长在红高粱土地上才能体会到的关于人的价值、民族精神、伦理道德、历史进程和整个人类生命本质的哲学。

莫言将这些深邃的哲理融入到余占鳌对自由和原生态的追求中,使余占鳌在原生态艺术中闪耀出独特的人性光辉,呼唤人性之美。

余占鳌的人物原型:

1927加入中国。不久,他被分配到中共山东省委工作。1929年4月调任中共青岛市委常委,5月代理青岛市委书记。

7月2日,中共山东省委被破坏。经共青团青岛市委同意,曹克明、党、徐宝铎组成中共山东省临时委员会。8月,任改组后的临时省委常委、巡视员。

165438+10月到威县考察,担任新成立的威县县委书记。1930年5月,他投敌,率领魏县国民党警察,于当月6日拂晓,逮捕了魏县县委委员余、张子彬,极大地破坏了魏县的党组织。

1937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山东八区第六游击总队队长、莱阳县县长,后任第六保安总队队长、昌邑县县长,苏茹战区第二游击纵队第五支队支队长。

三民主义青年团鲁东交通分站主任,卫青青年团主任,保安十三大队准将,国民政府军委调查统计局军事专员,保安十大队准将,山东亭三十六纵队司令员。

抗战胜利后,该部奉命改编为山东警备第二旅,任军委第十一减灾区办事处副旅长兼高级参谋。后来在中国国民党中央训练团高级班受训。

毕业后回到青岛,任国防部山东省登莱青区人民志愿军副团长。1949年夏天去了台湾省,不久退役。1971年去世。

百度百科-余占鳌

百度百科-曹克明